论“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汽车新闻 2019-11-1075未知admin

  论“新帝国主义在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形势与政策 专业: 年级: 工商管理 2015 级 学号: 姓名: 论“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018 年 2 月 1 号,在美国国务卿即将造访拉丁美洲,美国后花园的时候,他在奥斯丁大 学的

  形势与政策 专业: 年级: 工商管理 2015 级 学号: 姓名: 论“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018 年 2 月 1 号,在美国国务卿即将造访拉丁美洲,美国后花园的时候,他在奥斯丁大 学的相关记者招待会上,当面,直接,大声的向媒体表示,“中国是新帝国主义。他们是最大 的掠夺者”。 他的观点总结为 :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表现的简单描述就是利用廉价资本做诱饵,一切 看上去都很有吸引力,但是背后却是需要另外一个国家为了短期收益而牺牲长期的独立。 因此,我想讲一下我认为的,在不同的时代,何为帝国主义。 (一) 旧时代的帝国主义表现在霸权与侵略。 十九世纪的帝国主义列强在 1840 年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此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帝国 主义侵略。在这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侵华势力变化自 19 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 其中英国侵华势力最强,是侵华的急先锋。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美国侵 华势力急剧增长,并提出了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不再追随西方列强。 19 世纪中晚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工业垄断地位,综合国力强大,在侵华中占绝 对优势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实力相 对下降,这一时期,美国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德日也积极争夺中国 一战后至 20 世纪 40 年代,英法实力空前下降,德国遭到严重打击,减轻了对中国的掠夺。 一战后至 20 世纪 40 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的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到严重削弱,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而美日经济实力发展迅速。实力对比的变化,使得在争 夺中国的问题上, 美日成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二战后至 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成为侵华的最 主要国家。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成为资本主义第一强国。二战后至 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是侵华的最主要国家。其后便是日本,中国因此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八年 抗日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害,时至今日中国人民都不能忘怀的伤害。 因此,在旧的时代里,中国是完全的受害者。 (二)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时代,帝国主义就表现为金融掠夺与劳动力吸纳。 先分析一下金融掠夺的问题,最明显可见的是铸币税,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性储蓄持 续流向发达国家。这其中最引人触目的,是自 1990 年代后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外汇储 备的大量增加。 以官方外汇储备能够满足多少个月的进口支付来衡量,全部发展中国家的外汇 储备规模从 1995 年底的 4 个月增长至 2014 年底的 11 个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则从 7 个月 暴增到 21 个月。相形之下,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一直维持在二至三个月的低水平。 这种资本大规模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情况, 与新自由主义信条的承诺完全相反, 后者却是承诺资本将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显然,发展 中国家普遍吸取了 1997-1998 年东亚货币和金融危机的教训:面对全球经济的日益金融化,一 国需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抵御金融投机、保护货币稳定。但是这样做不是没有代价的。在储 备回报率长期走低的情况下, 积累外汇储备实质上就是向储备货币发行国交纳铸币税,这构成 了经济剩余从广大发展中国家流向金融霸权国家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情况最为极端, 除了世界市场金融投机压力之外,还得面对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舒纳 布所提的“货币错配”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中国有着最大量的贸易顺差,然而人 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却不足以支撑这个的顺差,因此不得不持续积累外汇储备。更 加糟糕的是,迫于贸易伙伴要求中国减少贸易顺差的压力,中国不得不让人民币在 2005 年之 后的近十年间持续升值, 而升值预期又导致大量“热钱”涌入, 进一步推高了中国的外汇储备。 货币错配的成本不仅是经济剩余外流让中国受到巨大损失, 而且它还严重制约了中国制定独立 的货币政策的空间。 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和衰退期间, 发展中国家更加受害于金融霸权和金融掠夺。 自 2008 年以来, 发达国家不断推出的量化宽松导致天量“热钱”流向发展中国家,这些货币流通量通 过金融杠杆被进一步放大,造成发展中国家严重的资产泡沫。在 2015 年以后,“热钱”又从 发展中国家回流发达国家,再次通过杠杆效应,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资产泡沫破裂。全球金融霸 权操作下的“热钱”流进和流出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例如 2015 年中国由于资本外 逃流失外汇达 6000 至 8000 亿美元, 当年 A 股市场的股灾和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都在很大程 度上与“热钱”的流动有关。好在中国迄今基本上仍然能够管控资本账户的核心项目,因此与 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受到的损失还不算严重。 麦金农和舒纳布归纳了中国领导层应对“货币错配”的政策取向,在 2008 年以后,中国 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和放开国内金融市场的步伐。 然而,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既有霸权格局之下, 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间霸权运作导致金融投机活动加剧,中国的上述政策取向问题丛生。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放开国内金融市场让“热钱”流动更加方便,导致国内资产市场剧烈 波动。更加糟糕的是,金融投机活动严重地挤压了生产性投资,促使中国的实体企业也越来越 投机化。中国的领导层由是面临两难选择:如果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经济秩序不变,那么人 民币国际化即使是最好的结果,也只是通过中国经济的金融化从全球金融霸权中分得一杯羹, 即是让中国完全融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而更加可能的结果是中国被世界金融霸权所俘获和劫 掠。 在讨论劳动吸纳之前,需要先弄清楚“掠夺性积累”的概念。这由当代最负盛名的马克思 主义地理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戴维· 哈维所建造的,主要是指通过系统性的金融投机活动来攫 取利润,包括“掠夺、欺诈和偷窃” 。与此同时,哈维还提到了“掠夺性积累”的另一可能途 径,即是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纳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与文献中的“新国际分工”论类似, 都是指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追逐廉价劳工的特点。 正是在新自由主义的作用下, 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劳动力供给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劳动 力需求的扩张速度, “逐底竞争”于是冒现,各个发展中经济体必须竞相压低工资水平(以及 环境保护水平)以维护产业竞争力。当代资本主义正是靠着这样的利润创造和利润攫取,才维 持了如此长时间的金融化过程。 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说,中国主要是属于被剥削者,而非剥削者。再者,中国政治-经 济的本质迄今还是以生产导向为主, 这就构成了对新自由主义的顽强抵抗,也抵消了新自由主 义所导致的全球范围的生产性投资不足、危机趋向。也正是这个本质,通过促进中国自身和广 大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投资,成为抵抗全球范围的投机导向的重要力量。 (三)中国并非新帝国主义,而是一直在抵抗帝国主义。 近年来中国领导层倡议启动了“一带一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发展银行等一 系列国际合作机制以重塑世界经济图景。这些国际合作机制的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在让 金融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式下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而不是加入现存的、投机导向的全球金 融霸权。 中国寻求替代当前资本主义系统性积累逻辑的努力能否成功, 这不仅对中国至关重要, 而且对全世界的发展前景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的新一代大学生,一名生存在这样一个“和谐”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意识到新 帝国主义的新式侵略,加强忧患意识,还应该理性爱国。当然,美国国务卿的“控诉”我们不 用马上反驳, 但我们在认识到了当中国愈发强大的时候,那些来自老牌帝国主义的打压会时不 时的出现,可是世界总的形势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在现在这样一个贫富差距巨大,战争还 未消灭的时代,作为渺小的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利于这个社会为祖国,为社会,为自己出一 份力,这是每个人的需要思考与付诸行动的。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