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文化新闻 2019-11-0159未知admin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是以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亚洲,从大西洋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二战时期的盟军日子过得远没有轴心国好,各种物资短缺,使得二战时期的食品配给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各国都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二战开打,欧洲各国王室也受到了波及,被纳粹德国征服的小国国王们纷纷站队。有人留在祖国鼓舞民众,有人投靠敌寇擅自投降,有人转战国外继续抗战……

  反法西斯同盟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 VS 法西斯轴心国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等

  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之后中国政府向国联求助,却并未得到国联的积极回应。当时西方大国普遍奉行绥靖政策,意图通过纵容法西斯的行径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态势。

  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并埃塞俄比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在经过7个月的抵抗之后,因西方国家的出卖和两国实力差距过大,埃塞俄比亚寡不敌众,最终沦陷。这次战争进一步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软弱无能,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的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长枪党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葡萄牙的支持,最终亲法西斯的佛朗哥势力获得胜利,重新在西班牙复辟帝制。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国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国并吞了奥地利。接着,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面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并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爱德华·达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国

  的慕尼黑开会,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意志第三帝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德意志第三帝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展的步伐。

  苏联对英、法两国更加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1939年,苏联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由此,在与苏联商讨了瓜分波兰和东欧势力范围,得到苏联的中立保证之后,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这一条约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1922年10月,意大利王国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王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王国开始建立。

  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一大党。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之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与日本签订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意志第三帝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意志第三帝国。《凡尔赛和约》就是20年停战的协议。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它的作用只是帮助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巩固了战后世界体系。受英法两国的操纵,它缺乏对侵略行为的有力制裁,并且由于美国的缺席,进一步削弱了它的职能。到二战前国际联盟已经形同虚设,无力阻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原本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退出了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

  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波兰覆亡。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击丹麦和挪威,5月10日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 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 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军队以550多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为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苏联军队猝不及防,节节失利,苏联大片领土沦陷,苏联军队和武器装备也损失惨重。

  1941年9月6日,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军队在斯大 林的 领 导 下 奋 力 抵 抗 ,粉碎了德国军队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1942年初,苏军展开反击,歼灭德国军队50万人,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线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欧洲之际,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 展,企图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国不得不做出反应,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等国也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战争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

  1941年11月,德国军队已经占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业区。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英美两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 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升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之前,由于法西斯势力不断壮大,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逐渐改变了“中立”态度。并且加强对英国、苏联等各国的援助。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 。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国 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对法西斯的斗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1942年6月,日本军部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以一艘航空母舰的代价摧毁日本四艘航空母舰,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从而使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变为防御,美军则由防御转变为进攻。

  在苏德战场,莫斯科战役之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国军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

  1942年7月17日,德国军队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对苏联进行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队拼死反抗,使德国军队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国军队大量的有生力量。 苏军集中兵力,对德国军队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分割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更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后, 1943年7月德军发动库尔斯克战役企图夺回战场主动权,但没有成功。

  在北非战场,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近逼阿拉曼,开罗告急。1942年1月,英国军队在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1943年4月,北非德意军队投降。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及其随从人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声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将坚持对日本作战,直到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给中国。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首脑在对德国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 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代号“ 霸王计划”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1944年6月6日,280万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从此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8月,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

  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猛攻柏林。最终,以损失了40余万人的代价攻克柏林。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时任副总统杜鲁门接替总统职位。

  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展开猛烈的进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国等国家的抗日武装也在亚洲各地展开了反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精神,规定该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为确定战后东北亚秩序的基础性文件。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围歼了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关东军,同时,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2\3,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1\3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

  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约占180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

  7000万人按死因可分为三类:一是死亡的军人;二是死于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三是死于战争相关原因的人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人死亡人数合计约有1800多万(不含死亡的俘虏);死于交战各方刻意杀戮的平民和战俘大概也有1800多万(其中80%以上死于纳粹德意志第三帝国之手);而死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等的人数则在1500-3000多万(这个主观性比较强,看所在国怎么划定相关原因的范围了,中国和苏联等国后来都大幅调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数,正因如此二战死亡人数便有了5000~7000万的变化)。比如中国所列的伤亡数为3500万,其中死亡占1800万,而在这死亡的1800万人中属于前两类死因的人数大概占20%,苏联前两类的死亡人数则要占到死亡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国死亡的1800万人中还包括了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发饥荒而死亡的300多万人以及其他非沦陷区各种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为战争导致救援无力灾情扩大,把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而抗战胜利后不久中国所公布的死亡人数为800多万,统计标准有所变化。

  军队在战争中的损失(减员)一般由死亡、伤病、被俘、失踪等几部分构成,而军人的死亡又包括阵亡、因伤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为例:苏军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死亡为681.7万(阵亡占76%,因伤致死占16%,因病、事故等死亡占8%),被俘或失踪为445.6万,伤病累计为1832万人次(受伤占82.9%,因病减员占16.6%,冻伤占0.5%)。另外,军队所处的战争态势不同,其损失的构成便有极大差别,以苏德战争期间的苏军为例,苏军的历年月均损失为:1941年71万,1942年61.4万,1943年65.5万,1944年57.3万,1945年70万,相差并不太大,损失最惨的1941年与损失最轻微的1944年之比不过为1.24倍,但其历年损失中死、伤、俘构成比例却有天壤之别,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踪人员月平均为49.6万,1942年为27.1万,1943年19.2万,1944年14.7万,1945年18.6万,其高低之差达3.37倍以上。一般来说,处于进攻的一方其伤员所占比例较大,而败退的一方,由于其伤员无法及时撤出,或最终成为俘虏,或因得不到有效医治而死亡,因此败退的一方其损失中死亡、被俘人员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围的部队最为典型,如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28万德军,除了3万多伤员空运出围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所遇也有类与此,一个个的岛屿成了已丧失制海权的日军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绝大部分守岛日军的归宿。

  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苏、美、英、法、中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制度的创建,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联合国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在战后初期新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成为战后国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经济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关于告发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从1945年开始对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进行了国际审判。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从1946年开始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了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及其司法实践,对战争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法院于1946年在海牙设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首先,在亚洲的东部,中国、越南、朝鲜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扩展到中东、北非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外,非洲国家几乎都取得独立。拉丁美洲战后民族运动也在深入发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胜利,影响尤为重要。60年代以来, 亚非拉总共有104个民族独立国家,其中新独立国家达69个。这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结束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民族独立国家的普遍出现为发展中国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 。

  战后世界政治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和发展的集中表现。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及随后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标志。其中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60年代印度支那三国人民抗美救国斗争,70年代拉美国家发起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斗争,还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斗争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震动了当时的世界,极大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格局的时代。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形成了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从两大阵营的对峙到两极对抗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遣美国军事人员 。标志着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执行 “冷战” 政策和东西方之间特别是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等国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华沙条约” 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由此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长期对立的局面。

  美苏在战后分别以“世界宪兵”和“世界革命中心”的特殊地位自居,使大批国家处于不平等的依附地位。后来 ,被控制的“盟国”和“兄弟国家”情况虽有较大变化。但也未能完全摆脱受制境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在战争开始向有利于反法西斯联盟转化的同时,三大新技术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保障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电子技术群的发展。雷达、声纳及其它电子通讯器材的改进与应用,飞弹技术群的出现、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核技术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尤其是近几年来,美化其对外战争,为其对外战争侵略翻案的议论甚嚣尘上,日本首相、内阁官员及参众两院议员,下至数目众多的民间组织、民间团体乃至个人,掀起了这场美化侵略战争的运动,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亚洲各国的警觉和强烈的反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战争手段空前增多、战争样式空前丰富、战争空间空前广阔。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禽兽一般的日军如同地狱里逃出来的魔鬼,在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展开血腥大屠杀,连续6周烧杀淫掠,到处尸体成山,血流成河,到处是尸体腐烂、烧焦的气味。(南京沦陷)美国贝尔吉阿米尼在《天皇与日本国命》里说,“唯一活着的动物是一些狗,由于吃多...

  罗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国际体系变迁的影响[J]. 昭通学院学报, 2015(5):60-65.

  李铁城:《联合国五十年》(增订本),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5年版, 第25~47页。

  沈善荣.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影响[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1(8):134-136.

  张小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9):7-12.

  杨泽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影响[J]. 法治研究, 2015(6).

  王晓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97-101.

  日林, 罗长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结和经验教训[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85(10):57-58.

  李元奎, 李建韬, 王庆玉. 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J]. 军事历史, 1997(6).

  钟伦荣. 科学技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3):108-109.

  陈海燕.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3):34-42.

上一篇:色情肉文网站 下一篇:卡帕西亚号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