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城市更新——胡同深处有剧场

文化新闻 2022-07-05144网络整理知心

文化赋能城市更新——胡同深处有剧场

 

77剧场 受访者供图 

  走在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夏日的阳光洒在青砖灰瓦上。在毂击肩摩 、行人如织的街角,77文创园宁静 地坐落于此,与周边民宅融为一体,时而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进出,轻快与自在弥漫于空气之中。

  位于美术馆后街77号的77文创园,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胶印厂。在北京“控增量、促减量、优存量”的城市更新思路下,这里也悄然产生 了转变 。

  走进77文创园,红砖墙面的小楼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大烟囱、烫金模切机等工业遗迹被保存 下来,链接着曩昔 与现在。据说,好些胶印厂的白叟 时常还来园区逛逛,寻找年轻的记忆。2012年开端 革新,2014年5月正式表态 ,77文创园自创建 之初就是以影视、戏剧为核心 内容的主题文创园区。这与其所处的地舆 位置和周边人文情况 密弗成 分。

  沿着园区里迂盘旋 转的钢梯来到楼顶,眼前名顿开 ——与园区一街之隔有中国美术馆、三联书店,向西是北大红楼旧址,向南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向北则是中央戏剧学院。“我们在调研中觉察,周边戏剧、影视资源异常 富厚 ,于是斟酌 将园区定位与东城区推进‘戏剧之城’扶植 成长 的偏向 相契合。”77文创园运营方、东方道朴公司总司理 李明说。

  77文创园园区自己 是围合型,运营者甚至在筹划 之初就融入了“剧场”概念。园区里的主要文化地标——77剧场,前身是一个机修车间。运营者在原有建筑构造 基本 上进行加固并加以改建,使之成为相符 当下运营条件的现代剧场。剧场重达3吨的大门可以整体抬升,能够让四面封闭 的剧场变身为三面围绕 的开放式空间。这样一来,77剧场就酿成 了舞台,整个庭院就成了不雅 众席。为了强化“剧场”概念,运营者还在剧场两侧的红砖小楼外墙上新增了铁锈阳台,看起来就像是剧场里的小包厢。

  在北京市优化营商情况 和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的支持下,77剧场于2018年拿到演出资质。据悉,该剧场可容纳200多名不雅 众,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部分 演出单位 等文化运动 曾在这里举办 。而这只是77文创园戏剧生态中的一环。这里还包孕贾樟柯工作室、无用生活空间、单立人文化等多家知名企业,它们聚合出园区鲜明的主题生态,并推动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合作。

  77文创园是北京老旧厂房腾退应用 、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东城区近年来积极应用 老旧厂房等疏解腾退空间扶植 文化家当 园区,扩张 “胡同里的创意工厂 ”成长 模式。目前,该区共有文化家当 园区42处,总面积跨越 7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跨越 5000家。除77文创园,还推出了首创非遗咏园、大磨坊文创园、新隆福文创园、雪莲·亮点文创园、南阳·共享际等项目,成为全国老旧厂房转型成长 文化家当 最聚拢和最具范例示范意义的区域之一。

  从功能 城市到文化城市,是国内外城市成长 的一个突出规律 。“正是由于文化的牵引,城市能力 更好地传承曩昔 的物质遗存、空间和记忆,并使之活化为满足现代生产生 活需求的新家当 和新场景。”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家当 技巧 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认为,文化在城市更新历程 中施展 着异常 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汗青 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厚 ,有着成长 文化家当 的天然优势。宋洋洋表示 :“北京在老旧厂房、老旧街区革新中,探索出一种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特色模式,即尊重原貌、厚植文化、跨界融合、场景多元的模式。”

  当前,文化家当 园区已进入转型升级、谋求高质量成长 的新阶段,既需要强化存量更新,拓展文化家当 承载空间;又需要园区打开“围墙”,与商区、社区、街区融合共生,实现文化生产、商业消费、城市生活的有机统一。“要用文化把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街区,从需求和供给 两端 全面激活。”宋洋洋说。

  在北京市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下,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文化家当 园正成为城市更新的承载地、文化科技融合的立异 地、优质文化企业的聚拢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

  城市是栖身之所,也是心灵安顿 之处。文化家当 园不仅让北京老城焕产生 机,也付与 城市居民更多美好生活的空间和可能。期待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探索,让城市、情况 、家当 协同成长 ,让文化的芳香 滋养更多人。(记者 赖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7月04日第07版)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