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新春路丨奔赴团圆——听旅途上的人们讲述回家的故事

文化新闻 2023-01-16117网络整理知心

  新华社合肥1月15日电 题:奔赴团聚——听旅途上的人们报告回家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屈彦、杜宇

  一月的合肥白日很短。下战书5时,天色渐暗下来。刚上完最后一个夜班的刘春意,带着两大包行李,早早赶到合肥火趁魅站,守候踏上回家的路程。

  “我一放工就给家人都打了电话,女儿会在趁魅站等着接我回家。”刚下夜班的刘春意满脸疲劳,却满眼幸福。

  2023年的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后的第一个春运。不着边际的游客,在踏上回家路程的那一刻,怀揣的是回家的高兴、对团聚的期盼和对新年的柔美期许。

  刘春意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在合肥一家大型工场事变,本年是第四个年初。对他而言,本年的春节有非凡意义,女儿要成婚了。返乡前,他特意买了一双新鞋子,给女儿和老婆各筹备了一个新年红包。

  四年里,他每年回家一次,平常按期给老婆转钱装修田园的屋子。“前几天,老婆汇报我,屋子装修睦了。”刘春意打开谈天记录,一段段地向记者播放着本身新屋子的视频。

  对刘春意来说,这个春节喜事连连。在短暂的谈天进程中,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克制不住的笑意。

  登上K594次列车,5个小时后,刘春意将和家人团聚。

  T36次列车月台上,一对老伉俪分外惹人注目。头发斑白的老爷爷肩扛编织袋,手提两个塑料袋,老奶奶背着双肩包,拉着小车蹒跚跟从。在合肥客运段乘务员辅佐下,他们把行李在车上安置好。

  老伉俪是合肥市庐江县白山镇人,子女家在天津,女儿策划着剃头店,儿子在一家工场事变。

  这位孙爷爷和老伴朱奶奶3年没和家人团聚了。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解后,老两口抉择本年春节去天津:“孩子们都想趁着春节多挣点钱,孙子又太小,我们已往还能帮他们搭把手。”

  这次过年,老两口筹备富裕:“我们带了4只鸡、4只鹅、4只鸭、10多斤香肠和两条鱼。”

  孙子出生至今,老两口只在手机视频里见过,还没有抱过。“我们那边也不去玩,只想在家陪孙子。”朱奶奶笑盈盈地说。

  卧铺车厢中,儿子拨来的视频通话固然信号断断续续,但挡不住朱奶奶喜笑颜开,她进步嗓门“夸耀”着摆满行李架的年货。很快,百口人将团圆。

  隔邻的硬座车厢坐满了游客,28岁的王彦龙和14位工友聚在一路谈天,听上去是浓郁的山西话。

  王彦龙是伙伴中岁数最小的。当记者和王彦龙聊起老家,他和工友们立马来了兴致:“我们山西霍州,面食有名世界,年馍是最着名的,尚有擦圪蚪、饸饹面,在合肥吃不到。”

  王彦龙说,他下车第一件事即是先来一碗饸饹面:“在外务工几年没回家了,太想吃老家的这一口了。”

  记者问到新年愿望时,工友们纷纷起哄:“他就缺个媳妇儿!”本年回家,王彦龙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脱单。“我想先成个家,然后就不出去务工了,就在老家事变。”

  列车飞奔,每个车厢里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列车长崔海鸥暗示,春运开始以来客流增添迅猛,列车根基处于满载运行。“客流大了,压力也大了!”崔海鸥汇报记者,为担保搭客的安详,列车民众地区每4小时消毒一次,搭客全手下车后再全面消毒一次,对付一些重点游客,乘务员们会逐个挂号,实时存眷他们的康健状况。

  穿行在车厢里,双方行李架堆满年货,听人们用五湖四海的方言聊着对子女、对怙恃的忖量,聊着回家过年的规划,聊着新年之后的打算……列车朝着家的偏向飞奔,汇成了2023年春运活动的中国。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