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换着做_当旅行成为一种模式

社会话题 2023-05-1892网络整理随风

其实这个话题没必要讨论,因为这个问题前几天不知道说了多少次,“旅行的意义”,“旅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出发”……不过今天看到云初秀青海队回来后上传的照片,让我觉得有些委屈,就拿出来写写。

怨恨不是因为看到别人去旅行,看到别人可以肆意挥霍,驰骋在他们的世界,而是自己聚不上朋友、钱、时间、计划。 默默的做一个旁观者; 但是因为我觉得这种旅行已经变成了一种模式,不管你叫不叫商业模式,反正都在沦为模式。 图案化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既然是模型,既然可以量产,为什么还要走那么多路呢? 反正最后要做的事情和结果都是一样的,还有什么值得期待和托付的呢? 所以我觉得旅行,人出去走走,尤其是花钱、花时间,甚至花自己的心情和精力的时候,总应该有一些不一样的、独特的东西。 如果每走一圈,都站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著名景点前,竖起剪刀手,旅行还有意义吗? 而现在,我们能做的和一直在做的,就是用“排秀”和“跳秀”来代替剪刀手,以此来表明我们年轻了,我们长大了,不再那么稚嫩了。 因为我们认为剪刀手太二了。

前些天,甚至现在,一想起旅途中的一些相关事情,就觉得有些恶心。 这种恶心就像是某种食物吃多了之后的恶心。 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家。 这些看似迷幻和确实迷幻的人物和风景,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摄影没有问题,更何况世界上的风景看起来太像了,让我“有辨识度”,但当一个东西按下ctrl+c和ctrl+v时,它就变得贬值了。 这也可能是造型带来的危害。 但是人的创造力和独创性总是有限的。 好像能在镜头前摆出这么多姿势。 小六指伸不出来,镜头前裤子脱不下来。 我只能再次挥动剪刀手。

其实在我看来,你是不是剪刀不重要,甚至在旅途中留不留照片也不重要。 因为说白了,照片无非就是光影的交汇,不排除有美图,而达到的目的无非就是留个纪念或者炫耀一下,但是有图案的照片可能没有理由。 有些是纪念性的,为别人炫耀有悖于旅行的初衷。 那么重要的是什么,或者说初衷是什么? 我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上的理解。 这种认识是无法复制的,更不容易重现。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和谐与解脱。 不能再描述了,不然就成玄学了,但我还是觉得这种与心灵碰撞的瞬间,胜过任何照片,不管你是跳跃还是剪刀手。

好吧,让我们回到出行模式的问题上。 说了这么多关于旅行的事情,还要数一数沿途的旅行车型和一些车型产品。

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旅行团和跟团游。 我真的不能抱怨这种方法。 只能说,以这种方式去过的城市,大部分都像没来过一样。 如果公司单位内部组织比较好的话,我觉得更倾向于“私团”,也就是说只花钱租车,租导游,租司机,最后的目的地还是可以靠这个团的游客。 而社会群体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下面自然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也就是所谓的模式化。 固定的景点,固定的消费场所,固定的营销模式,一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看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前几天从上海回来,看到祖孙三人跟团去北京旅游。 他们议论纷纷,说是家里人报了老人小孩的团去看看,家里的大人却没有超时。 当时我就想,他们为什么不出于无奈选择这条路呢? 然而,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在面对旅行,尤其是长途旅行时,还是不得不选择这样的方式。

然后是自助游。 自助游的兴起大概比跟团更早? 我也没有考虑过这个。 但不管怎样,自助游还是比跟团游更进阶的方式。 至少你得动动自己的脑筋,订火车票、酒店,甚至机票和餐厅。 就算你什么都不订,你不也得硬着头皮离开吗? ,怎么说多试试这个方法,也可以防止大脑过早老化。 但不得不说,这种出行方式也有一些千篇一律的味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开始丰富自己的文化消费生活。 一些相关的网络论坛、网站、攻略等应运而生。 所谓自助,无非是“听别人的帮助”或“听大家的帮助”,住评价最高的酒店,吃五星级的美食,逛最有名的景点。 虽然说在别人的众多策略中,还是可以不断地删减修改整合,写出自己的策略,但是如果把这些策略放到其他策略中,岂不是一样瞬间消失? 近几年,我也尝试过这种自助游的方式。 越往前,“模式化”的问题就越严重。 我觉得既然我们经历的是内心的感受,就不应该刻板。 想要被束缚,就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和思维,但是真的很难做到。

说说学生时代的社区游吧。 好处自然是像报团一样省心,购物自由,小伙伴全程保护同行,安全性好等等,但也面临着模范的情况。 像上面提到的“云初修·青海小分队”,就有这样的问题。 成本不会太低。 越多越好,单反旅行,文艺照,发各种P的照片加上人物介绍……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行的原创性和趣味性。 很难说这种路多了我们会不会变傻?

和这个很相似的是一款新型的原创纯玩游戏,针对社会上的年轻人,其实只是一个比较高级的群体。 优点是这样的群体原创性很明显,走一走肯定会有很多独特的体验,因为商家的卖点就是原创,商家开发这样的项目就是因为追求这些年轻人的独创性。 ,你不想考虑有多少人在一条线后面的想法。 但也有缺点。 作为比较高端的产品,成本自然更高,而且还有“文艺照、天使高手、没道德”之类的千篇一律的东西,或者说是现在年轻人的口味。 ?还是旅行途中太无聊,只能互相丢人?

还有自驾游,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多加一辆车而已,当然也包括驾驶乐趣的高油耗。 同样,有车也可以征服可可西里无人区戈壁滩的百慕大三角。 骑自行车征服318国道不是可以的吗?

还有一些户外活动。 所谓户外,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不走寻常路。 虽然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还是有那么一群人,热爱着充满险情的山河深处。 代表模式是全方位亲近自然,野营、野餐,主要活动有徒步、登山、涉水旅行换着做,主要以“久在笼中,回归自然”和锻炼身体为乐健康。 这个和上面那个没怎么试过,要不要建模不好说,但做多了可能存在。

说到最后,还有最后一个旅行换着做_当旅行成为一种模式,不像是旅行,也不是一种了解生活的旅行。 也就是说,你的身份最好不是旅行者,而是普通人、公民或某种职业的劳动者。 你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你的生活和你周围的环境。 和你身处的城市一样,这种旅行方式是恒久的,因为恒久而温柔。 或许没有一日十景的恢弘,却也因为温柔,所以更有张力,更深沉。

希望在旅行的过程中积累一份情怀,或者说上面所说的精神上的感悟。 这种认识,无论地理、历史,还是各种神话传说,或许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活本身。 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本身,去理解另一个城市的另一群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自己现在的生活。 我认为这是一次最深刻、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旅行。

说了这么多,我似乎明白了,旅行的开始,不在于迈出的那一步,而在于敞开心扉去倾听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 都是因为刻板的庸俗,因为我们总是关注事物本身,却不去关注它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就好像我们总是说旅行好、好,我们就一直走啊走,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

最后用《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总结,“一生是修行,短是旅行,长是人生”。 我觉得人生就是最大的修行。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