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2021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表现强劲 融资规模达2344.64亿元

财经新闻 2022-10-28127中国经济网

  10月28日讯(记者 魏金金)27日,文化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讨会暨《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从市场、行业、区域、领域四个主要角度对2021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情况做了全景式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021年文化产业呈现复苏的态势。在“十四五”规划及数字文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通过包括文化金融在内的文化经济政策为文化产业复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文化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文化金融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下,文化金融及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总体上呈现反弹趋势。

  《报告》指出,作为文化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银行信贷、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等整体上向好,但文化产业债券有较大幅度下降。2021年,银行业积极作为,切实纾解了文化企业面临的困难。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对30家银行进行调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30家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16,499.23亿元,与2020年基本持平。互联网文化相关领域依旧最受资本关注,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服务等领域的融资事件数量占总融资事件数量的56.46%。

  《报告》重点观察了电影金融、艺术品金融和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情况。2021年国内电影市场逐渐回暖,电影票房实现强势反弹。以《长津湖》为代表的优质电影仍然能够得到银行信贷资本的强力支持。2021年我国艺术市场出现谷底反弹,数字艺术和艺术品线上平台受到资本关注,NFT和数字藏品受到了业界“追捧”。2021年,数字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表现强劲,融资规模达2344.64亿元,同比增长54.59%,占文化产业融资规模的62.45%,比2020年增加6.64个百分点。

  根据《报告》,2021年北京、深圳、南京、宁波和成都等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推动区域性文化金融健康发展,以政策促进为支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力持续扩大。2021年,北京市加强文化金融政策支持,文化金融市场呈现较强活力,文化产业融资规模(不含银行信贷)达999.66亿元,同比增长62.07%;深圳市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文化金融快速发展,通过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帮助文化企业对接金融资源,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丰富文化金融产品与渠道,加强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南京市以深入一线探索服务模式创新、优化迭代首贷中心和续贷中心、“靶向”培育数字文旅企业等为重点推进文化金融工作深入开展;宁波市文旅产业贷款余额1158.6亿元,同比新增121.2亿元,文旅产业贷款余额连续两年超千亿;成都市构建以“债权融资 股权投资 路演孵化 金融科技”四大路径为支撑的文创金融生态体系,2021年实现文创产业总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37.76%,融资发展态势良好。

  《报告》认为,2021年文化金融总体上实现好转,但仍需要在发展中体现战略性和融合性,需要强化自身的体系化、系统化建设。《报告》提出,应结合数字文化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出台数字文化金融相关专门政策,探索数字文化金融创新试点;进一步推动版权金融发展,寻求突破;进一步推动文化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自贸区金融协同发展;发挥文化金融助力公共文化和服务产业潜能,积极参与共同富裕国家战略实施。

  据悉,本《报告》为“文化金融蓝皮书”的第六部,《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及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作为编写单位联合研创。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