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年龄是创作的绊脚石?曾写过《女人花》《忘情水》的陈耀川说:也许是人生的使命与阶段不一样了
(相关资料图)
日前,由网易云音乐和中国数字音乐基地联合发起的“第四季星辰集词曲创作营”在杭州开营,知名音乐人陈耀川作为导师代表也出席了开营仪式,与入营学员分享创作心得与感悟。55岁的陈耀川在壮年时,创作过很多知名的作品,如林志炫的《单身情歌》、梅艳芳的《女人花》、刘德华的《忘情水》、林忆莲的《走在大街的女子》等等,几乎霸占了华语金曲排行榜,但是人到中年后,陈耀川降低了创作的频率。不只陈耀川,像李宗盛、罗大佑等资深音乐人,乃至唱作人周杰伦,到了一定的年纪,都鲜少再有密集的创作出来,因此“廉颇老矣”的质疑声也随之四起。是不是年龄真的是创作的绊脚石?陈耀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年龄和创作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年龄带来的经历和成就,或许有必然的联系。”
对于“年纪越大,创作量反而越少”的现象,陈耀川认为是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他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生涯’它是有一定的cycle(循环),而这个cycle是由不同年龄、经历,不同的阶段来完成的。不同阶段要做的事情本身就可能是不同的,你自身的人生使命也不一样,就好像好的球员,退役后会转型挑战其他相关领域,做球评、当教练、进入管理层。年轻时,音乐创作占据我们整个生活的全部,它是一个起点,也是向上爬升的武器,这个时候大家在人生的阅历和旅途上还没有一个特别成型的定向,一门心思地去创作和累积作品,你会遇到很多这个状态和阶段的伙伴、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把当时积累在小宇宙里的天赋、热情、才华、企图心、可能性,一股脑儿地做一次爆发,以此来成就自己所谓的‘功名’。”
“第二个,人到达一定的目标和位置后,一般也会有一些年纪了,这个时候步入到一个‘分流’的阶段,有些人继续做创作人,有些人转型做行政管理,有些人创立自己的品牌,但殊途同归,会进入到一个不一定需要‘量’,但必须保证‘质’与成功率的阶段。与此同时,人生也迈入定型的状态,你会有伴侣、孩子,年迈的双亲,要顾及的团队,以及各种与创作无关的人生课题,本身创作的量就会因为主客观的取舍变少了。这个时期,你原来的战友、伙伴也经历着转型的阶段,创作内容不再是大家生活的唯一重心了。一代一代的人们有着它们一代一代的组合与结合的方式,下一代正在组合成团队,在你曾经的战场上拼杀,享受你曾经历的苦与乐。”
“最后一个因素,是我个人的体会,那就是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儿、说什么话、写什么内容,它还是有一个适合度的。我宁愿这么去说:随着年纪和人生阅历的积累 ,我们创作上能与世界分享的内容也变得更需要诚恳,更言之有物了。当然,不是说不能去写年轻人的东西,而是当你有了一定的积累,无论如何,你都会去为你想说,适合说的内容去创作,减少你为别人去说的东西。而你想说、想做的内容,也多半不会只是情绪性的、口号性的、强调个性化的,或者很情啊爱啊的东西了。所以主客观来说,都呈现出一种创作动机与内容大幅减少的结果。”
陈耀川坦言,虽然年纪越大,产量可能越少,但年龄和创作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年龄带来的经历和成就,或许有必然的联系。
在创作营中,陈耀川无私地把人生多年的所想所感,对台下那群“未来创作人”倾囊而出,他说:“从前大家喊我‘耀川’(当时我也年轻),到喊我‘川哥’(那个时候其实我觉得自己也还年轻),到现在喊我‘川爸’(笑)!除了觉得自己真的不年轻了,不变的感受是:希望能帮到他们的成长——那种感觉就如同还是年轻人的我,看见舞台上的巨星,也是期望着用我的作品帮到他们职业生涯有成长是一样的。加油!未来是他们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