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杭州为何绕道上海?流浪地球的悬念有了答案

今日新闻 2019-10-15111未知admin

  原标题:从北京到杭州为何绕道上海?“流浪地球”的悬念有了答案

  《流浪地球》雄霸春节档后,因为影片中运送火石的路线,上海竟然成了科幻影迷们找茬的话题焦点。

  “从北京开车到杭州为什么要经过上海,是不是太绕路了?”

  “他们走的是京杭大运河的路线,依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这么来的。上海在江浙两省之间,位于江南河段支系里。先到上海没有错。”

  “你不知道魔都有个虹桥吗?那可是全宇宙中心,交通四通八达。迷路了,到这里中转肯定不会错的。”

  网友的回答五花八门,但都指向一个焦点:上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上海的这一优势在全球并不“孤单”——远洋贸易催生了近代经济的全球化,而贸易大国的主要港口城市诸如纽约、伦敦、鹿特丹往往都有所在国家数一数二的基础设施。

  上海的繁忙,有数据为证: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上海2018年基础设施指数、市场环境指数排名第一;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显示,去年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17亿人次;今年1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375万TEU(标准箱),居全国首位,比去年同期增长10%;至于轨道交通,上海去年运营里程达到705公里,继续领跑全球。便捷的地铁网络,使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减少了开车出行。现在,上海市域内上班的平均通勤时间为43分钟,比东京都市圈居民平均通勤时间还要少3分钟。

  头顶“总部经济”的皇冠,上海也在牵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沪浙两地共同进行小洋山北片区的综合开发、修复一批如上海金山与浙江嘉兴间断头路的重要省际项目……

  作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科创等多个中心,将上海完美“搭建”起来的这些基础设施,光有硬件是不够的。

  高效运转的奥秘在哪里?

  炼成最大全自动化码头

  科幻粉一定痴迷于这样的场景:巨大的集装箱被轻轻抓起又放下,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借助地下轨道来回运送。远程控制室里,操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货物进口、出口、中转都能在这里一气呵成。

  这些“未来景象”并非某一部好莱坞大片画面,而是堪称“世界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的日常作业。

  从浦东出发,沿着S2高速公路一路向东,通过蜿蜒37公里的东海大桥后,抵达洋山港的自动化码头。红色的桥吊、船吊和轨道吊,整齐地矗立在茫茫雾海中。在码头的后方,是一座现代化的塔楼,操作控制中心在远程指挥着码头上的每一个举动。

  在这长为2350米的集装箱码头岸线个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如今,洋山深水港四期的全自动化操作,将使该码头作业效率提升30%,达到40箱/小时,远超人工码头,并减少人工70%。

  2018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201万标准箱,成为全球首个迈过4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不只是无人码头。去年第四季度,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增资上港集团子公司,沪浙两地以股权合作的方式,敲定了小洋山的共同开发。未来,芜湖、南京等长三角内陆港口就可以在洋山深水港、宁波舟山港实现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班轮化。

  作业能效上去了,箱源越来越多,进出口企业就能直接受惠。

  空港联动

  上海物流高效运转的另一密诀是空港联动。

  国际货运三大集成商美国联邦快递(FedEx)、德国邮政敦豪(DHL)和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为何都选择在浦东机场设立专属的国际货运中心?

  在浦东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记者发现,这个位于上海自贸区内的园区,定位为国际智能制造设备集散地,包含精密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设备的展示、技术交流、贸易、售后服务等。

  这些设备,最终会在“公共式仓储分拨服务信息系统”操作下出区,分拨流程从之前的3~5天缩短至4小时左右。完善的物流资源下,保税展示销售、展品物流、零部件分拨均得以实现。

  德国高慕是一家工业扫描设备生产商。该公司亚洲区总经理倪亦鞍接受采访时表示:“5年前我们的产品都是从德国寄出去给到客户,设备交货期会很长。如今交货期大大缩短。过去设备从德国到中国空运需要2周,海运需要6周。但现在,从德国进口设备到中国只需要1周,再发往亚洲其他国家1~2天就可以了。”

  保税区内针对零散备件集中报关的服务,也为企业争分夺秒。高慕光学测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胡珊珊有这样的感触:“我们公司与德国总部或海内外客户之间的日常进出口贸易,受益于外高桥保税区完善的产业园区服务,使得设备、零部件、展品等可以第一时间寄送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去年,联邦快递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也正式启用了。

  借助自贸港的优势叠加,该区域货运枢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这一枢纽性“转运中心”还设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办公专区来加速清关;同时,基于全自动分拣系统,联邦快递每周68个航班的所有快件都将高效转运或分派到客户手中;大大提升效率。

  虹桥枢纽

  如果说,浦东的空港模式紧密连接了上海与全球的经贸,那么,浦西合纵连横的交通脉络,则塑造了一个巨型城市的枢纽性。

  一个完美的“站点”最好能有这样的设计:承载庞大的客流量,合理的站内规划,最好离各种交通工具很近,贯通多种交通工具……这正是堪称世界最大、功能最复杂的万能交通枢纽站——虹桥枢纽。

  以2019年1月数据为例,虹桥枢纽日均客流量106.7万人次。其中对外交通客流(航空、铁路、长途客运)日均47.19万人次,占44.23%;市内交通客流(地铁、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社会车辆)日均59.5万人次,占55.77%。

  “虹桥枢纽用64种可能连接、56种换乘模式实现了人群在轨、路、空方面的最便捷换乘。” 参与主要设计的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曾这样描述。

  虹桥枢纽把机场航站楼、高铁车站、城际铁路车站、磁浮车站、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功能放在一起,开创了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的先例,实现了跨区域人流物流的快速集散。

  同时,该区域还是上海面向长三角门户的最佳腹地。京沪高铁直通,沪宁、沪杭的铁路及高速公路两大长三角交通主轴形成交汇点,都加速了江浙地区与上海之间人群的流动。

  我们可以算一笔出行账:昆山到虹桥,如果打的士,要耗时40分钟、花费140元,客运大巴的时间则更长;但如果你坐高铁,时间只要17分钟,票价是24.5元。

  据参与虹桥枢纽建设的相关人士透露,虹桥枢纽的地下走廊正在加紧建设,到了今年下半年,从客运站、机场到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也能在10分钟内步行走到了。

  对上海交通的繁忙与便捷,日本公益财团法人横浜企业经营支援财团上海代表处就深有感触。

  上海与横滨互为友好城市,该代表处于去年3月搬迁至国家级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办公。“该区域内拥有发达的地铁和延安高架等市内交通,而且可以直接连接到大虹桥商务圈内虹桥机场T1、T2航站楼和虹桥高铁站,无论出行还是接待客户来访都十分便利。”该代表处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丰富的会展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去年,该代表处就组织了横滨市内的4家医疗健康类企业参展了首届进博会。

  超期待的“5G城市”

  说到基础设施,除了机场、码头和地铁、高铁等交通网络外,信息传输的硬件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就不能不提当前非常火热的5G,以及交通枢纽站——虹桥枢纽。

  最新的消息是,继上海成为三大运营商均试点5G网络的城市后,上海移动正式在虹桥火车站启动建设5G网络。这将是首个采用5G室内数字系统建设的火车站,计划在2019年内完成5G网络深度覆盖。比如,乘客在虹桥站候车时,下载一部2GB的高清电影只需几秒钟,还能随时随地进行高清视频通话、移动支付等。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认为,在规模试验上,中国移动选择在五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展开。同时,需要涉及26个应用场景,覆盖城区、郊区、湖面、城中村等场景,并建设20平方公里的车联网区域。

  “特斯拉的入驻、华为上研所以及诺基亚贝尔等公司在上海进行5G的研发布局,都是看中了上海信息产业已有的基础条件。”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分析道。

  2018年10月,《上海市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上海在5G领域建设一马当先。

  3000万个“城市神经元节点”、900万家庭千兆覆盖、1万个5G基站、8000幢万兆商务楼宇……文件不仅将行动计划细分到每一个应用环节,并制定目标要在2020年将上海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其实,5G带来的远不止速度快,还为各种黑科技打开了一扇“传送门”。有了强大的信息传输基础,无人驾驶、智慧城市、车联网等应用场景得以迅速实现。

  责任编辑:吴金明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