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学第一课”:听博物馆馆长讲革命故事
新华社成都9月2日电(记者许茹 袁秋岳)“这有一颗子弹头,是从一名抗战老兵身体中取出来,赠送给我们博物馆的。”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1943年在与日伪军交战时,新四军副班长张振华被一颗子弹击中,但是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来不及处理,此后这颗子弹就一直陪伴张振华60多年。
2009年,张振华得知樊建川在收集抗战文物创建博物馆,便主动约见樊建川,说要把一件珍贵的东西送给他,就是身体内的这颗子弹。
“我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承诺,要拿出来展览,让子孙后代都记住这个痛。”在讲述张振华捐赠子弹头的微电影《不让子弹飞》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9月2日,樊建川在“70年,我的国、我的家”2019年成都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以建川博物馆为原点,向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的同学们讲述了革命先辈们的故事,并带来了多件珍贵的文物。从2003年开始收集文物、创建博物馆,樊建川用16年的时间收集了800多万件文物,创建了50家博物馆。
在子弹头的旁边,还有一条珍贵的毛毯,这条毛毯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瑞卿的儿子罗箭捐赠给建川博物馆的,它曾陪伴着罗箭走过70年的时光。
樊建川向同学们讲述了这条毛毯的故事。抗战时期,在缴获的一批日军军用品中,罗瑞卿得到了这条毛毯。罗箭1938年在延安出生,那时条件很艰苦,连裹孩子的布和褥子都没有,罗瑞卿就把这条毛毯用来裹罗箭。
这条毛毯跟着罗箭几十年,从孩童到求学,一直到退休,罗箭始终把它带在身边,直到捐赠前,他还将毛毯盖在被子上面使用。
“这条毯子放在博物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前辈经历的那些艰难岁月。”樊建川说,尽管罗箭对这条毛毯感情很深,但最终还是将它捐给了建川博物馆。
樊建川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天来这里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堂课,就是希望孩子们多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了解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所经历的岁月,知道我们的安定、团结、幸福来之不易。
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新的学期,很多孩子表示受益匪浅。5年级3班的学生王靓予在听完开学第一课以后特别感动,她说:“今天听到很多榜样的故事,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去记住那些为祖国而付出的人们。”
“我们要爱国,要报答祖国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来自5年级2班的朱珈颉告诉记者,“听了樊建川爷爷讲的故事,我学习到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想到为祖国出力,让祖国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