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决战!大学自主招生被取消,平民子弟上升通道再打开
新年伊始,在千呼万唤之中,教育部出台了一份重磅文件,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一份改革大礼!
无论你是否面临高考,只要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都请重视这次高考改革新政。
因为即使你不用参加高考了,你的下一代,迟早也要站到一年一度有1000万选手同场竞技的人生赛场之上。
从2020年高考开始,已经持续了17年的大学自主招生政策,终结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强化基础学科招生计划,简称「强基计划」。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大学具有一定自由度的招生计划,改个名字,无非是换汤不换药,改变不了这些年来教育改革挥之不去的基调:不断弱化高考成绩,钦点平民子弟无法涉猎的素质,为权贵子弟留足弹性操作的空间。
如果你这么想,明哥能理解。
但是这次,教育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将公平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你若不信,请跟着我们一起来剖析下这次改革手术刀的下刀方向。
(http://www.pku.org.cn/news/yyxw/1311514.htm,北大2019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
第一,高考成绩占比达到85%,大学自行制定的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分数(笔试+面试)占比不得超过15%。
这种看似一刀切的态度,实际上将各大学自己制定的笔试、面试分数空间,进一步压缩,将高考成绩占比提高到85%,进一步维护了高考成绩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杜绝了主观评价、人为操纵的空间。
第二,破格录取的对象是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线。
言下之意,只有通过五门科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的奥林匹克竞赛,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并且高考不偏科,才有可能破格录取。
第三,录取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在以前的自主招生框架下,有些人通过学科竞赛的省级奖项,或者艺术、运动特长,或者伪造论文、发明专利,得到了降分录取的利益,进入大学后就抛弃了敲门砖,申请换读专业。
改革之后,考生必须沿着原有的兴趣、优势方向,继续大学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杜绝了高中阶段为了功利性考取大学而突击的竞赛、论文、专利等各种活动。
可以说,「强基计划」是在吸取了17年自主招生计划的利弊经验之上,对症下药、刀刀见血的改革措施。
过去多年,一股打着素质教育和综合评价的歪风邪气,把寒门子弟通过教育来实现阶层流动的大门,缓缓给关上了。
如今,这扇大门终于打开了新的口子。
公平重回高考赛场。
要体会公平的来之不易,就得回顾失去的那些年,我们经历过什么。
2
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开始,越来越多的高三学生,不再通过传统的高考成绩进入大学校园,尤其是东部沿海省份的大中城市家庭学生。
我们找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2017年录取学生的方式,以及对应的学生数量。
清华大学
保送生:169
艺术特长生:55
体育特长生:48
自主招生:686
领军计划:1486
自强计划:176
总计:2451
北京大学
保送生:223
艺术特长生:60
体育特长生:67
自主招生:689
博雅计划:1236
筑梦计划:489
总计:2541
换句话说,这将近5000余人,是完全不用参加高考的,而2017年两校共计录取考生人数6800人左右。
由此计算,在原有的招生体系下,清华、北大两校,只有不到30%的名额,是留给那些参加统一高考的裸分考生的!
如果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的标准,是一碗水端平,没有漏洞可钻,那确实可以实现多元化招生、发现天才的初衷。
然而,不管是审视招生的标准,还是回顾招生的效果,社会公众并没有发现灵活多变的招生通道给大学、社会发现了天才、怪才,相反,各种匪夷所思的招生结果,却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心理防线。
本来,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是三条完全不同的招生渠道,前两者要取得国家级别的成绩才有可能获得录取的机会,但是在实际招生环节中,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面试环节,主观判定的标准不一,干脆将所谓的艺术特长、体育特长,杂糅了进来,给予很高的考察分量。
一些考生的艺术、体育特长的成就,达不到以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身份录用,干脆和高校眉来眼去,你情我愿,通过「自主招生」的渠道进入名牌大学。
以北京大学为例,自主招生普通类专业优惠分六档:降20分、降30分、降40分、降50分、降60分和一本线录取;医学类专业优惠分三档:降20分、降30分、降40分。
2017年7月,来自于浙江衢州二中的周姓女同学,高考分数557分,却意外获得了北京大学法学院降分219分破格录取的机会,原因无它,只是因为她健美操跳得好。
名气比她更大的女孩,是「奶茶妹妹」章泽天,2011年通过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环节进入该校人文科学实验班。然而,她毕业之后的生活轨迹,无一例外都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娱乐版块。
2008年,蒋方舟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她自称7岁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打开天窗》,被誉为天才作家。然而,当年她的高考成绩561分,语文只有117分。明哥非常自信地说,这个语文分数,比不上绝大多数通过高考方式录取到清华的普通学生。因为,明哥高考时候的语文分数,就超过了117分。
但是,她获得了清华大学降分60分录取的特殊待遇。
更夸张的是,在《打开天窗》的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白字小姐》,忆及自己写错了一个字,长达10年之久,然而当年她只有9岁。这验证了调查记者们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那就是她幼年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她母亲代笔的。
3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个质疑,明哥你怎么光挑那些没有通过标准的案例,来否定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呢?
是的,他们说得没错。
自主招生确实有一些相对硬性、可以量化的标准。
例如,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条件分为5大类:
1、竞赛类获奖(分文、理科);
2、科技创新类奖项;
3、具有专利发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者是出版过文学作品专著等;4、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成绩十分优秀;
5、获得过国际性奖项。
看起来很公平,对吗?这里面猫腻最大的,就是第2、3类标准。
科技创新类奖项中,包括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参赛学生只需要利用简单的设计、交互、娱乐软件,傻瓜式设计一款作品,不需要入门哪怕最基础的编程知识,就有可能获奖。这种能力和真正的信息学能力,天壤之别。
造假更严重的是第3类标准。因为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难的是发明专利,但是后两种类型专利门槛低,容易批量申请,由大人代为申请。
2018年,全国最有名的9所中学,包含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重庆市巴蜀中学、杭州市第二中学、长沙市长郡中学、沈阳市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在内,申请自主招生的高三学生提交的论文,不仅刊物级别低劣,并且内容集体抄袭、剽窃、造假。
这为我们揭开自主招生的黑幕,提供了第一手的证据。
所谓的自主招生的标准,在中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投机下,早已经被冲击得千疮百孔。
社会上围绕着大学自主招生的课程培训、论文包装、专利申请、降分公关的产业链,早已日臻成熟。只要花上数万元至十万元,相关造假和公关的商业机构,一拥而上。各大知名中学和有财力、有信息优势的家长们,对此早已心知肚明,默认成为了潜规则。
利益之大,人性的防线早已经溃败。
「自主招生」的漏洞再不修补,很有可能成为钱权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
4
在全面取消「自主招生」之前,教育部已经提前对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的招生渠道,进行了终止。
从2017年开始,各大高校的对于艺术、体育特长生的加分力度开始减少,教育部明令招生名额只能比上一年减少,并且到2020年,全面停止对于艺术、体育特长生的录用。
枪声一响,改革只能加速,不能倒退。
取消「自主招生」方式,斩断衍生在这一渠道上的黑手产业链,将对高三学生的评价,重新回到学习成绩上来,不仅可以正本清源,更可以回归我国教育的基本宗旨。
高考在中国的作用,有两个。
第一,知识普及,教化年轻人。
第二,人才筛选,用成本最低的方式,为社会筛选最好的人才。
从现阶段的高考大纲来看,“知识普及”的作用不仅完成得非常好,甚至有点过犹不及了。因为中国高中生的基础教育,是远胜于欧美国家的。随便一个国内的“差生”,去到了美国、澳洲、英国等同年龄的学校,数理能力很容易秒杀外国小孩。
高考为中国带来的制度性优势,恰恰是第二个:人才筛选。
不看民族成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社交能力,所有学生共同面对同一批考卷,调动自己的记忆、推理、文字能力,写下自己的答卷。他们写下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在向社会表达他是属于哪个层次的人才。
这是一个民族,为了未来的发展,创造出来的最公平、代价最小的筛选后备人才的方式。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社会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之后,社会流动的迹象在放缓,已经形成了阶级固化的倾向。每一个阶层往上跃迁的门槛,在不断提高
这是历史性的大趋势,是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态成熟之后,必然走向的宿命。
上层阶级的父母,用权力、资本、信息优势,为子女提供了最优质且稀缺的教育资源,这些出身背景相似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只和同样社会地位的孩子社交,形成「精英阶层」封闭的人际网络。
他们巴不得希望在「自主招生」的旗帜和口号下,通过权力、资本和人脉优势,搜寻各种捷径,让子女简单习得艺术、体育等爱好特长,并且利用自己的社会能量,代替子女发表论文、文学专著、申请专利,提前卡位,为子女铺垫了一条无需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康庄赛道。
如果寒门家庭的子弟,被迫拥挤在高考的这条赛道上,内卷化竞争,那么属于他们改变自己命运、实现阶层流动的大门,将越来越窄。这将不仅是他们的不幸,也是我们国家的大不幸。
所以,我们能不为教育部的此次改革,而鼓与呼吗?
毕竟,高考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留给普通人的唯一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是我们国家,留给寒门家庭的一种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