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到学术共同体 国内首个胎儿宫内治疗协作网络在沪成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23日报道:国内首个“中国胎儿宫内治疗协作网络”(以下简称“协作网络”)今天在上海成立。该协作网络将针对一些重要胎儿疾病的疾病筛查、诊断和干预治疗制订相应的临床共识与诊治指南共识;同时制订胎儿医学专科医生培训方案,统一操作规范;此外还将开展胎儿医学多中心的前瞻性科学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合作,促进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
据悉,该协作网络由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牵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全国8家胎儿医学中心共同发起,同时已确立第一批加入协作网络的医院,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等。
胎儿医学属于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不仅包括传统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也包括胎儿疾病的宫内干预治疗。近年来,胎儿宫内介入手术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科为例。该科自从2010年5月建立以来,迄今在华东地区及国内率先开展了诸多宫内手术共计1500多例,挽救了诸多原先已在宫内被判“死刑”幼小的生命。
在国外,胎儿医学已有20、30年的发展历程,而在国内却处于起步阶段,尚属于新兴的、年轻的学科,胎儿宫内诊断和治疗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医学领域,由于其复杂性,以及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外科或医疗干预所涉及的重大风险,为保证母亲与胎儿的安全,应该在专门的胎儿诊治中心予以救治。鉴于风险程度较大、技术难度较高,相关诊治中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与资质,不能遍地开花。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坦言,“之前国内协作网络其实已经具备雏形,只是尚未成立一个正式性的组织,新成立的‘中国胎儿宫内治疗协作网络’将会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联盟,由原来医生之间自发形成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正式转型为自觉的协作网络,由此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规范国内胎儿宫内治疗”。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科主任孙路明表示,“由于有指征做宫内干预的病例较为罕见,以双胎输血综合征为例,年分娩量为3万的医院每年只有3例病人,而其中只有1例选择做胎儿镜宫内治疗,有指征做宫内心脏介入手术的病例更是少之又少。中国宫内治疗的协作网络的成立,有助于建立宫内治疗病例网络注册系统,最终形成较大数据样本分析,给病人咨询提供更为客观的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