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服饰大揭秘清朝的常服是什么样子的?原来这样好看
满清有着各种各样的服制。今天我们要了解越发地贴近生活的清朝服制,使用的场合也越来越民间化。一起随小编看看吧。原来清朝的常服这样好看呀!
一般认为,常服是清代服饰制度之中最能体现满洲特点的一套,在入关之前,朝服、吉服都没有定制的时期,常服的原型应该就作为满洲中上层的正式服装所使用了。
在崇德年间朝服被定制之后,常服虽然没有进入官定系统之中,但是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常服的使用还是很频繁。故宫博物院仅有的一件入关前的袍服实物,便是太宗时期的常服袍,据说是太宗御用,并且赐给某位大臣,后来大臣的后代又交还给宫中的。
在入关初期,制度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导致常服和吉服之间界限不清,偶有混用的现象,很多当时的冠、袍、褂,很难按照后来的标准严格区分为吉服或常服。不过在雍正五年九月,吉服定制的同时,常服也被官方确定了下来,这样一来,常服才和吉服成了两套服制。
常服。清代文献中也称之为“公服”,因其应用场合的不同,有的时候也称之为“素服”。
清代常服大体而言有三种用途,第一种是作为“常礼服”来使用,在一些特别严肃、庄重,但是又不需要使用朝服、吉服的场合,都使用常服作为正式服装。第二种是作为日常正式服装,特别是日常在衙门办公的时候,均穿着常服。第三种则是作为丧期、忌辰时表达肃穆时使用,这时也被称为“素服”。
清代官方只规定了所有大小官员的常服制度,对于女性则没有相关规定,故而有学者以官方制度为出发点,认为清代只有男性才有常服。
而事实上,通过清代实物和容像,可以确定清代旗人女性也一样穿着常服,其不作为制度规定,只是因为女性在官方制度中,只有朝会、祭祀两种官方活动,只使用朝服和吉服,其余服制,则不收入官方制度而已。换句话说,清代官方规定了男性官员的常服制度,但是民间的旗民男性和旗人女性,都可以穿着常服。
常服不同于朝服和吉服,它的组成虽然也有标准的形态,但是因为常服有着三种不同的使用场合,故而在不同场合,其组成也有细微的区别。
一套标准的男常服,除去内衣、底袍这些基础外,主要由常服冠、常服袍、褂或端罩、朝珠、常服带、便靴六个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即是头戴常服冠,内穿常服袍,外穿褂或者端罩,颈挂一挂朝珠,袍外腰上系常服带,下穿便靴。根据场合的不同,使用的褂不同,而且要依照场合来决定是否佩戴朝珠。
女吉服因为不见于制度,故而没有严格的标准可言,但是一般来说,也一样由常服冠、常服袍、褂、朝珠、鞋履五部分组成。即头戴常服冠,内穿常服袍,外穿褂,颈挂一挂朝珠,下穿鞋履。另外,朝珠以及各种饰物,因场合不同而自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