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教授:治疗湿病五!
路志正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以“北方亦多湿”论为代表的湿病理论(见本报12月26 日4 版)从病机到论治系统而实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常屡起沉疴。笔者有幸师从路老,亲身感受其湿病理论及临床疗效,今撷其精粹简介于兹。
路志正教授认为湿邪伤人,表现广泛。他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古医家的治则方药,指出古医家在湿病的辨治上各有其主张和特点。如《内经》对湿病的治疗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至真要大论》中“湿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等治法,实即“开鬼门,洁净府”原则之体现,路老将其概括为苦温燥湿、淡渗利湿、疏风胜湿、清热祛湿等,为治疗湿病之圭臬。仲景将湿邪所致疾病作为独立病种进行讨论,并根据湿证之上下、表里、寒热、虚实随证治之。提出湿在上焦,治宜宣泄;风湿在表,宜用汗法;湿邪在里,但当利其小便等具体治则。后世又提出了湿邪的从化治疗,如宋代朱肱的白虎加苍术汤治疗湿温病;东垣重视脾胃虚弱、阳气不能上行的正虚因素在湿病中的病机作用,并创升阳除湿法等;朱丹溪认为“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并认识到湿病在发病学上不仅具有地域气候特点,且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论治上主张分上下、内外或上中下三焦分部用药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湿证》篇中认为:“湿证虽多,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叶天士提出三焦分化法,并强调肺、脾、肾、膀胱的气化作用;吴鞠通对湿邪的三焦辨证和所创的三仁汤、五加减正气散等,确可谓别开蹊径,给人以启迪,都值得我们很好研究。
路老不仅着眼于湿病理论的创新,更是融会贯通,用其有效地指导临证。在路老的临证过程中无时不在地体现其对湿病理论的应用,并总结出了治湿病的宝贵经验。路老认为湿为土气,兼杂证多,表现广泛,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主症,因势利导,使湿邪内蕴的其他症状渐次明朗。湿性重浊黏腻,易阻气机,故湿病以气机阻滞为主要表现,要进一步察其面色、舌苔、脉象,综合分析,四诊合参,明辨寒热虚实,才能药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