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汐缘》导演林玉芬:“戴着镣铐跳舞”也有无限可能
在暑假众多大剧同台竞演的大环境里,张震和倪妮主演的《宸汐缘》一开始并不出挑。这个古装仙侠故事有着同类题材中必备的一切元素:神魔大战,神仙虐恋,唯美画风。观众们对这样的故事已经缺乏想象的空间。但开播不久,口碑有回升趋势,喜爱这部剧的观众戏称这部剧叫“土味缘”:旧瓶装新酒,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故事中的神仙们,多了更多凡人的生活气息,喜剧元素和现代网感式桥段在其中比比皆是。什么神仙一氧化碳中毒、鲛人男变女追兄弟,充满娱乐性的同时,往更深处看,也是一种对如今该类题材严重同质化的解构和自我调侃。导演林玉芬表示,这种喜剧性,是她在看到剧本后,决定加入的新元素。
林玉芬早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TVB工作多年,后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内地。比起很多香港本土导演,在中戏学习的经历,让她对内地的创作氛围和市场需求有着更准确的直觉。她赶上了国内古装仙侠偶像剧的热潮,《仙剑奇侠传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等大热作品,皆出自她手。
专注于IP改编多年,此次创作一个原创故事,林玉芬觉得在创作空间上广阔了许多。从故事细节到人物设定,都给了她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可能性。在《宸汐缘》中加入喜剧元素,让这个故事多了不一样的观剧快感。
作为导演,林玉芬在业内算是最体谅投资方的导演之一。她表示在TVB工作多年,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任性。投资方的钱也来之不易,导演应该要懂得在有想法的同时,知道怎么把钱花在最实在的地方。而对于古装剧如何在有限的模式和空间里,去给予观众新鲜感,她把目光投注于细节的创新。在她看来,“戴着镣铐跳舞”,也有无限探索的可能性。
澎湃新闻:现在看到的《宸汐缘》,好像和之前类似题材有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它的喜剧风格是比较明显的?
林玉芬:结构的框架还是有神魔之战的那些东西,但主要是说故事的切入点跟台词的风格有点不太一样,它是有点喜剧的,之前编剧在朋友圈里说,她没想到她的文字会呈现出这样的喜剧效果,说导演真厉害什么的,我说你真的不知道你的文字有那样的空间吗?
但是我们的喜剧元素不能淹没了主角九宸,他是战神,他给人的感觉一定是很高冷的,但我觉得这个戏也不能把他(从一个喜剧氛围中)单独隔离出来,这样也很不好。后来张震也会问,有些部分他可不可以用喜剧来演。
之前大家会觉得,这个战神应该是比较正经的,所以一开始,他在提出这个诉求时,我心里其实也有担忧的,要从一个这么高冷威严的角色,怎么样把他揉进一些喜剧的东西到里面。但我是一个开放式的导演,我会愿意接受演员的想法,因为我觉得他们一定是在表演过程中,看到了一些东西,而我可能还没发现的。然后我在考虑的时候,也觉得剧本中有一些篇幅,比如九宸一氧化碳中毒啊,小狗的出现之类的,那些都是让他可以慢慢软化的桥段,就潜移默化一点一点地变化,到后面他下凡的时候,就有更加喜剧的部分,大男人变成小男人,会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过渡。
澎湃新闻:确实好像因为喜剧元素的加入,在演员选择上,也和一般同类题材不大一样,有喜剧演员出现,比如张海宇。
林玉芬:对,因为看到剧本时有一些喜剧的东西,选演员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说,我们这个戏新的元素是喜剧,那就加一点喜剧的演员在里面。所以在找演员的方向上会有点不太一样。我也想尝试一下不同的演员的质感,大家可能觉得这是偶像剧,所有演员都该是帅哥美女啊,所谓的仙气啊。但我就觉得:为什么就不可以有别的可能性?
比如十三这个人物之前是一个男人,我就觉得她应该很高大,所以找到了那广子。然后我再看到张海宇,觉得太棒了,他个子比那广子小,有一个这样的CP出来,感觉很形象很好玩。加上两个演员本身,他们表演中也挺会互相交流的,节奏配合得很好。是蛮有亮点的一个CP。
澎湃新闻:这个故事确实男女主的情感发酵过程比较好玩,不是同类题材里那种纯美浪漫的,而是女主古灵精怪,而男主笑点太低的一对情侣,你对倪妮的表现怎么评价?
林玉芬:其实好像也蛮少看到倪妮演这种蛮古灵精怪、还有点喜感的角色。当初她自己也会跟我们开玩笑说,老师我已经30岁了。她虽然说是这么说,但她自己会想很多细节,来丰满这个小女孩的人物可信度,这对她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吧。我觉得在创作过程中,大家的互动是比较频繁的,会不断沟通和尝试不同的表演方式。因为这不是一个IP改编,而是原创的剧本,所以大家对人物的设定和想象是有更大的空间的。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原创作品,这部剧其实相比IP改编,没有那种被原著所束缚的感觉,空间会更大?
林玉芬: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有IP的话,你已经知道前中后的发展和结果,你会知道怎么在表演和叙事上去过渡,基本上演员看小说的时候,就已经大概能够掌握了人物。而我们这次的创作,它一直需要大家一同去摸索。有的东西甚至是到了现场,我也没法确定的,我需要跟我的整个创作团队一起去聊,去碰撞一些灵感出来。其实也不是说到了现场才知道怎么去拍一场戏,但有些东西肯定是会受到现场的启发,因为排戏跟现场的场景肯定是不一样的感觉。
澎湃新闻:前面也说到两位主角的表演,他们是一开始就确定的人选吗?因为这个组合就很多观众会觉得还蛮惊讶的。
林玉芬:张震他之前也一直没有演过电视剧,这个可以说真的是制片人的诚意打动了他,反正我知道制片人还有写信给他,跟他讲我们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为什么希望他来演。
张震其实一开始没有太表现出他的不适应,但后来熟悉了,他就会告诉我,其实他很慢热,他一直在适应。他也是一个寡言的人,不是跟人自来熟的性格。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一开始我会觉得他有一些反应怪怪的,其实他在适应电视剧的拍摄方式当中,因为他一开始不知道电视剧的表演到底是要什么样的反应。后来我拉他到机房,给他看之前那个星期拍的戏,他就知道大概出来的质感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也跟我说,有什么要求尽量说,NG就NG,多少次都没问题的。他也会特别照顾别人的感受,自己的不习惯,他会默默地去消化。
澎湃新闻:有些观众觉得,张震的外形不是所谓的“仙气”。好像和大家想象的有点差距。这个一开始在他的造型和角色定位上是怎么去考虑的?
林玉芬:观众的反应可能是因为他和之前很多那种男主角不一样,其实他是一个战士,应该要硬汉一些,成熟一些。
澎湃新闻:另外整个剧的节奏,还有一些细节的处理,和以前的很多同类题材的剧还是挺不一样的,它有些更日常的小趣味,那种比较琐碎的东西,在之前这种题材的作品里,还是比较少见到的?
林玉芬:其实真的是基于剧本,比如一些喜剧桥段,然后美术也把它细化了,比如说浮云殿的生活区的划分。大家也都开玩笑,我们哪知道神仙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需要去建构另一个世界,那我觉得用一种更生活化的模式来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是会让它有不同的质感和层次。
澎湃新闻:这类题材,古装啊,神仙恋爱啊,已经拍了很多年了,确实也形成了一套故事母题和美学风格。在这个框架里面去进行创作,如何去避免重复,去实现一些创新的东西?
林玉芬:我觉得有时候确实很难规避一些情节的重复。我是努力在细节处理上尽量避免观众觉得没新意,再加一些不同的元素,像这部剧做一些很生活化的元素进去,用喜剧来冲淡之前我们惯常见到的那些模式。
澎湃新闻:之前你在TVB做了七年,这段工作经历,你吸取到最重要的养分是什么?另外TVB的体系里面有没有一些,你觉得没那么好的东西,在你后来创作过程中,你是去避免的?
林玉芬:在TVB的训练就是一个系统,会告诉我们不能任性,一定要在预算里面去完成作品,而且要把故事说清楚。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训练,也让我学会体谅制片方和投资方,他们给的钱,我们怎样去把一分一毫用在实处,不要浪费。
但它不好的地方,可能是,我记得当时有一个事件是导演改了编剧的剧本,然后TVB下了一个命令,就说以后导演不要私自改剧本。这个我会觉得说,让导演太被动。
因为我们作为导演,当然尽量去体会编剧的创作,他的铺排,他的目的性,每一场戏的功能性是什么,但他们有可能也会有错漏。而且如果是新编剧,他的技术不够的话,有可能这个剧本就不够成熟。如果公司下死命令不能改,我觉得导演会形成一种思考习惯,就是不改剧本我就最安全了,但导演创作的主动性就受到限制,如何待在安全地带,成了导演的最主要的一个工作了。
澎湃新闻:你是中戏毕业的,中戏当时对导演的教育体系,和TVB的一些创作要求还蛮不一样的?
林玉芬:TVB学到的是技术,是一个制作的技术。怎么样去控制预算,怎么样去排列组合,怎么样去拍摄,也没有人专门教你,都是直接到片场在实践中领会。
然后中戏是一个戏剧的学校,它会教你什么是戏剧冲突,怎么样去做人物,是比较基础的,两个加起来我就觉得刚好。
林玉芬:对,而且它是给工资让你去拍戏的。当然我觉得工资并不是关键,我觉得那是栽培人的一个好地方。但我觉得可能它没有把人独有的个性培养出来,变成大家都一样。
澎湃新闻:前面提到的学着体谅投资方,控制预算,也是除了把控作品的艺术性之外,导演价值的很重要的体现方面是吗?
林玉芬:其实我觉得看你怎么看,投资方的钱也来之不易,如果你很任性地说,为了艺术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但到最后没有用得很好的话,就变成浪费。但如果你有想法的同时,你也有把握我用的钱,观众都能看得出来,这个是很好的。
所以我要一直去平衡,要知道钱花在哪里是最能体现出效果的,导演是需要有制片人思维的,很多人都说:诶,你也可以做一个制片人什么的,我说不行,因为我觉得如果要我单独去平衡钱,我是不行的,但如果在导演的位置上去平衡我到底要不要把钱用到这一块,这是另外一码事。
澎湃新闻:这些年很多港台导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内地,像过去港台的影视创作者,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业化水平,可以说是优于内地创作者的。但随着现在内地的资本技术的发展,你觉得现在港台的影视创作者,优势是什么?
林玉芬:其实这个真是个体的不一样。我也觉得很幸运也很神奇,现在能有一块自己创作上的小小天地。我觉得之前大家可能会有优越感,我是香港来的,我是台湾来的,但是现在大家都在一起工作和竞争了,内地的导演是很厉害的,而且他们也特别有个性,他们的个性是这块土地给的,他们的创作是比较开放的,他们懂得国情。
澎湃新闻:现在这两年古装剧每年在卫视播出数量是有限的。另外现实主义题材大热,古装剧要面临一个挑战和变革。对于这个现状你怎么看的?
林玉芬:我觉得真的是无所谓的。我自己觉得说一路走来,我们都会遇到好的,遇到不好的时候,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也是该整个影视圈的同行去慢慢消化。
现在现实题材剧很多,但有的没有挖掘到现在社会一些最切身的问题,怎么样找题材去说所谓的现实故事,真的还是要花一点心思。
虽然我觉得古装剧的空间少了,但还是有很多观众会喜欢看。我觉得反而比较痛苦的是投资方。我们创作这边,其实要慢慢沉淀,去思考到底我们应该要写的是什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