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复国-以色列的前世今生:犹太人复国曾经差点出现在非洲或

文化新闻 2019-12-02106未知admin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一对冤家就已经充斥在了我们的耳畔,要不就是激战正酣,要不就是第三方出面调解,要不就是双方和谈

  很多年过去了,一点消停的迹象也没有。我们不禁要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到底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到底双方有着什么样的争端,才使双方这么多年争斗不息,毫无缓和趋向呢?

  解释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说明一个名词“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原本并不是一个国名,而是一个地理名词。

  “巴勒斯坦”的辞源是希伯来语对古代非利士人的称呼,指从海上入侵迦南地的民族。1947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人们这才开始用这个词语称呼建立在该地的阿拉伯人国家。

  说它悲情,是因为犹太民族在数千年没有定居安家之所,四处流浪,到处被迫害;说它优秀,是因为艰辛的环境并没有使犹太民族趋于消亡,反而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坚持了自己民族的犹太教宗教信仰,保持了民族独立性,同时在经商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据统计,犹太人占全球人口不到0.25%的比例,获得了全球27%的诺贝尔奖,获奖的概率远远高于全世界其他任何民族。

  犹太人的祖先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后来定居到了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了以犹太人为主体的犹太国和以色列国。

  以色列国被巴比伦人所灭,而犹太国则先后被波斯、希腊和罗马所统治,最后因为起义反对罗马人而惨遭与屠戮,惨遭灭国之痛的犹太人从此踏上了到世界各地流浪的旅程。

  到各地客居的犹太人饱受排挤与歧视。因为坚持自己所书写的希伯来字母,坚持信仰自己民族的宗教犹太教,拒绝与当地民族同化,所以犹太人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少数民族与异教徒。

  在欧洲的基督教国家,犹太人因为信仰问题备受歧视,不得拥有土地,只好经商,逐渐积累商业经验。

  基督教徒不允许放高利贷,而犹太人则可以从事信贷活动,逐渐成为欧洲的著名商人和银行家,更是因此成为欧洲平民所厌恶的族群,在欧洲针对犹太人的种种迫害、屠杀或驱赶出境几乎已经成为了周期性的现象。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欧洲各个民族纷纷开始谋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

  而此前饱受客居地民族迫害,同时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犹太人自然是这一思想的积极拥护者,犹太复国主义应运而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各地犹太人民纷纷开始自发地行动起来,为种种的复国计划奔走行动。

  可是问题是此时的世界已经来到了20世纪的门口,各大殖民强国已经几乎将全世界所有土地瓜分殆尽,早已不是以前一支舰队选择一片海滩,登陆之后驱逐原住民就可以占据一片领土的16世纪。

  但在当时,地球上还有一块硕果仅存的土地没有被瓜分,那就是位于南美洲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的巴塔哥尼亚,美国提出了建议犹太人前往这块地球上唯一的无主土地建国的计划。

  可是该地区成为无主土地不是没有原因的,靠近南极,常年冰冻以及大风,根本无法居住。因此这一建议很快就被搁置不问了。

  ▲南美大陆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靠近南极,气候严寒,终年大风,不适宜人类居住,直到1870年代才被阿根廷吞并

  既然无主土地没法用,那么可用的选择就只有从别的国家已经占有的土地中讨得领土了。最先列入犹太人考虑的选择的自然还是能够在巴勒斯坦建国。

  为能够得到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领袖西奥多 · 赫茨尔亲自去与奥斯曼苏丹会面,提出了用金钱赎买并且向奥斯曼提供贷款来换取土地的方案。

  不料财大气粗的奥斯曼对金钱之利不感兴趣,同时也对犹太人在西方放高利贷而积攒下来的名声有所顾虑。所以在赫茨尔提出方案的当场就被严词拒绝。

  碰壁的犹太人只好转而寻求西方国家的帮助,想借助西方的力量帮助犹太人要来巴勒斯坦。

  西方诸国根本就不愿意为了小小的犹太人去得罪大帝国奥斯曼,纷纷只是在口头上表示空泛的支持,而拒绝做出任何的实际行动。

  不过与西方的接触使犹太人得到了意外之喜:拥有庞大海外殖民地的英国表示愿意让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土地交给犹太人来建国,最先被提出来的地点是与巴勒斯坦相邻的西奈半岛。

  西奈半岛是连接亚非的三角形半岛,面积6万平方公里,交通位置重要,扼守苏伊士运河。

  美中不足是大部分是沙丘,气候干燥,严重缺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属埃及政府提出了引尼罗河进入西奈半岛以解决淡水问题的计划。

  犹太人也对这一地点十分满意,双方磋商协谈进展极快。以色列复国赫茨尔甚至已经开始在为犹太移民在西奈半岛选择定居点规划城市。

  可是最终这一计划胎死腹中。原因是在经过水利专家的评估后,得出了一个不幸的结论:如果按照预计移民西奈半岛的以色列移民数量,所需的尼罗河—西奈半岛运河水量为原来规划的五倍,而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一工程是不可能建成的。

  ▲西奈半岛扼守苏伊士运河,位置十分重要,但地面大部是沙丘,气候干燥,缺水。当地居民世代以牧羊和骆驼为生,一旦有大量移民迁入,淡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本来犹太人对此并不感兴趣,不料此时波兰又一次爆发了迫害犹太人的恶性事件,以色列复国形势紧逼之下,犹太人决心立刻寻找任何一块可以生存的土地建立自己的家园,乌干达也就成了无可奈何的选择。

  犹太人甚至专门派出了一支考察团前往乌干达实地勘测,无奈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犹太人还是得出了乌干达不适合犹太移民的结论。

  ▲乌干达在20世纪初为英属殖民地,1932年获独立,全境位于东非高原,东非大裂谷的纵贯西部国境,谷底河湖众多。其热带雨林气候而且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实在无法让适应犹太民族生存

  无主的土地不合适,别人愿意给的土地不想要,想要的土地别人不给,眼看犹太人的建国计划就要化为泡影之际,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就在这时,之前拒绝了犹太人的奥斯曼苏丹哈米德二世去世,以色列复国即位的新君主哈米德三世面对奥斯曼帝国日暮西山的窘境,一改前任君主高高在上的态度,开始收取犹太人对奥斯曼帝国的“捐助”,并对犹太人开始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定居采取默认的态度。

  到一战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巴勒斯坦地区变成战胜国英国的托管地,英国政府一向善于在殖民地采取挑拨原住民矛盾来维护自己殖民统治的策略,为了能让犹太人帮助自己制约当地的阿拉伯民族,开始更加卖力地支持犹太复国,于是更多的犹太人开始迁居巴勒斯坦。

  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大肆屠杀犹太人,犹太人逃往哪里成为最迫切现实问题,由于已经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相对稳固的基地,并可以通过地中海漫长的海岸线到达,世界犹太协会和下属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协会多次组织了将欧洲犹太人营救到巴勒斯坦的行动。

  可是,在此时的巴勒斯坦地区,虽然阿拉伯人从未在此地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但已经成为本地的主体居民。随着犹太人迁入居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与阿拉伯人在宗教、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冲突也愈加激烈起来。

  到了二战结束,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

  1947年11月,联合国最终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之下通过了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

  双方边界的划分大体上遵循了采取按照聚居地和人口比例划分的原则,但是联合国以未来将有大量犹太难民迁入为由,将南部地区的大量领土划给了犹太人。

  ▲联合国决议通过的巴勒斯坦方案:占人口三分之一弱的犹太人获得了57%的领土,阿拉伯国家对此不满,第一次中东战争因此爆发

  以色列在与阿拉伯国家战争中获胜,领土扩大至今日版图。但实际上通过与上面卫星图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犹太人在1947年方案中获得的领土虽多,但大多数是不适居住的沙漠化地区。

  这一边界划分也使阿拉伯国家联盟拒绝接受,以色列国建立之后数日之内,埃及、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纷纷向以宣战,第一次阿拉伯战争爆发,巴以之间也从此开始了绵延不断的战火连绵、冲突不断的进程。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