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会就谁”?这个千古难题终于有答案了!

文化新闻 2019-12-18132未知SHI

       
  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第一,真正爱你的人会给你出这种刁钻的问题么?

  你可以回答她说:好,你先回答我,我和你爸掉水里,你先救谁?

  第二,这是一个妄想者的提问。

  如果真的遇到了这种事儿,你说人命关天,你还会去考虑爱情还是孝顺?

  你肯定会根据这些具体情况去行动:谁会游泳谁不会?一个人救得过来么,要不要先报警?

  这只是女生的一个测试而已,我们生活中基本上不会遇到这种事。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评论家,另一种是实干家,这也可能是一个人的两种状态。

  评论家也就是,谈论古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种,他们会热衷于各种八卦、隐私,天方夜谭。

  而实干家只有一件事儿:干就完了。他们坚信行动是制止恐惧的唯一方法。
       

  评论家和实干家,也就是键盘侠和新闻当事人之间的区别,无论多么激情洋溢,键盘侠永远无法知道新闻当事人的感受。

  也就是“再玩一局游戏就睡觉”和“今晚11点之前必须睡着”之间的区别;

  也就是“吃饱再减肥”和“下班去跑五公里”之间的区别。

  有朋友看我朋友圈的健身动态,立马打了鸡血一样来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办卡多少钱?

  什么时候带他(她)去办卡?跑步腿变粗了怎么办?只想减掉肚子上的肉可以么?

  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和“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先救谁”没有区别。

  评论者永远是在岸上,隔岸观火,特擅长理论推演,头头是道。

  而实干家二话不说,带着装备就冲入火场,救人于危难。

  为啥会有评论家现象?原因有二。

  一,思考的副作用。人类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我们会思考。

  思考让我们折迭了时间和空间,我们可以向古今中外的人学习经验,快速实现生产发展。

  而动物只能对外界的环境做即时性的被动反馈,无法有效地在种群中间快速传递知识。

  然而另一句话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实践-思考-再实践”才是一个良性循环,不过评论家陷入了思考陷阱,也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

  二,有闲有钱。也就是闲得蛋疼。

  王石在11月份的采访中,这样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急躁了,先做公益,或是探险去,别老想着赚钱。

  也就是说:穷人们,你们别那么俗,天天挣扎在温饱线上,去做公益呀,去爬爬山,然后……然后就更穷了。

  王石当然有资格去做公益和探险,因为有钱有闲。

  他年轻时到处创业,也从没有去做公益和探险,直到他的万科集团上市之后,才有钱和时间去做公益,便开始出来鄙视现在奔波的年轻人。

  年轻时候的王石和事业成功后的王石,就是评论家和实干家之间的区别;

  现在的王石和他眼中“急躁的年轻人”,就是评论家和实干家之间的区别。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儿叫“感同身受”。这世上哪儿有什么感同身受。

  朋友劝你“失恋很正常,谁都失恋过”,正在伤心的你只会觉得这是风凉话;
        

  老师说“这个题这么简单你都不会”,正在摸头的学生心里一万句“去你大爷的”;

  领导说“这材料随便写写就可以了”,你随便一个试试看?

  每个人的立场和站位都不同,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

  他所谓的感同身受,也不过是他的感受,不可能是你的感受。

  笔者之前写过《王阳明是怎样炼成的?》系列故事,王阳明就是一个实干家,“知行合一”关键在于行动。

  想,一切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桉。

  如果再有人问你“我和你妈掉进水里”的问题,直接把她丢水里;

  然后来来一句:现在清醒了么?哥哥我要去加班了,没时间跟你扯这个哲学问题。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