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借荆州给刘备?真实原因是“分担压力 ”
我们吃瓜群众看到的是地盘,在孙权眼中却是“势”。所谓“利不可独”,刘备暂居荆州,既是赤壁联手抗曹的战果瓜分,也是孙权审时度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咱们根据史料理一理。
赤壁之战后,孙权与刘备共享荆州
我们都知道,刘表在世时,跟孙氏一方相处的并不愉快,双方常年交战,“江东猛虎”孙坚更是死在刘表的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因此,说两方是“世仇”并不夸张。再加上孙权只是一方军阀,而曹操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在荆州士人与将士的心目中,对孙权的接受度,必定远远排在曹操、刘备之后。所以,在赤壁之战以后的这段时间,孙权很难独占荆州。
因此,在赤壁之战后,当周瑜追到南郡跟曹仁硬刚、孙权在东线的合肥与曹操拉锯之际,刘备立即打着刘琦的旗号,着手收复刘表在南方的故地:
《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刘备这只是挂着刘琦的羊头,卖着自己的狗肉而已。在掌控这些地区后,刘备迫不及待的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让他管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当然,主要任务是在这几个郡收税:
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这可是刘备颠沛流离多年来,首次获得稳定的税收来源,到手的肥肉是不可能拱手让人的。为了万无一失,他还让赵云镇守桂阳。
与此同时,在赤壁之战中出力更大的孙权自然也分得了一杯羹:
周瑜攻曹仁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领寻阳令。
为了体现对盟友的恭贺和认可,会来事的刘备推孙权为车骑将军、徐州牧(在那个汉献帝被曹操掌控的时候,实际上这些称号都是互相吹捧封的)。
因此,在刘琦活着的时候,孙刘两家实际上是共享荆州。
而在刘琦与周瑜死后,孙权“借”荆州,可以理解为是让刘备替自己挡子弹
没多久,傀儡刘琦死了,刘备则被自己的手下“推举”为荆州牧,孙权则也顺势做了个顺水人情,上表替刘备申请这一头衔;同时,为了体现给刘备面子,周瑜分长江南岸的一块地盘给刘备。这块地原名油江口,刘备在这里安营扎寨,改名公安。
为了强化两方同盟,孙权还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妹夫。有了这层关系,刘备就更不客气了,他找孙权要地的理由也挺有深意:
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
也就是说,自己手下兵强马壮:刘表的人都归我了,那是不是得把地也都交给我管理?
对此,周瑜非常警惕,他建议以美女、宫室消磨刘备的意志,并把他与手下的关羽、张飞等猛将分开。
而孙权则体现出了自己的领导视角:
以曹操在北,方当广揽英雄,不从。
在他看来,如果把刘备变成废物,固然会少一个对手,但也会失去一个强力的帮手。
没多久,东吴的强硬派周瑜去世,孙权失去了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不得不用鲁肃和程普俩人分担周瑜之前的任务: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领兵;程普则任南郡太守。
而当时的形势是这样:东吴在南郡和合肥双线硬抗曹操,刘备躲在南边积蓄实力却一直没有用武之处,等于是孙权在替刘备挡枪。长此以往,东吴的力量势必会被不断消耗,而刘备的力量得不到宣泄,也将会称为不安定因素。
因此,与周瑜思路向来有差异的鲁肃劝孙权让出荆州,让刘备与自家共同对抗曹操:
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
而孙权也正有此意,他爽快地答应了这个建议:
乃分豫章为番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复以程普领江夏太守,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
可以理解为:东吴的战线东移,让刘备在荆州替自己对抗襄阳、樊城一线的曹操重兵。
孙权的这一战略决策,体现出极大的战略魄力,客观上促成了孙刘联手对抗曹操的局面。而刘备对于“借”这一说法也从不否认,双方以这种看似和谐的资源借用,达成了稳固的军事同盟。
然而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随着刘备拿下蜀地与汉中,东吴在东线却一直突破不了合肥防线,双方的力量天平发生了重大变化,孙权自然是非常不爽,难免会拿荆州说事。刘备一直打着哈哈,中间还意思意思还给东吴了一些地,但对于扼守江汉、与汉中相呼应的荆州北部自然不愿意吐出。双方虽有着争执,但整体的盟好关系仍然保持。但随着东吴方鲁肃去世、刘备方清高的关羽全权镇守荆州,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才发生了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的悲剧。
欠钱的是大爷,古往今来都是这个无奈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