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李勇背父上学现状,已成为知名大学教授
1998年,一部感动千万人的《背起爸爸上学》轰动全国,一时间故事的原型,正就学于甘肃省庆阳师范的学生李勇成为那个时候全国争相学习的榜样。但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是成年人的李勇又是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
李勇的家乡是贫困县,这里的人们常年考救济粮度日。李勇7岁时,父亲中风瘫痪,从此再也没站立起来,父亲患病后家里的生活全靠母亲和一头耕牛,给父亲擦屎接尿,抱柴烧炕,拾草喂猪,给牛拌料,帮母亲烧火做饭,便成了李勇每天必做的家务活。
但老天不开眼,1995年厄运再一次降临在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李勇的母亲积劳成疾,突发肺出血并心肌梗塞,溘然长逝。李勇强忍着悲痛,白天利用空闲时间料理家里赖以为生的二十亩地,晚上放学后继续自己之前的家务,即使这般艰难,李勇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
就在当年5月份,李勇连获初中化学奥赛全国和全省一等奖、庆阳地区三等奖。可当他捧着证书回到土屋时,营养不良加上连日劳累,头发竟大把大把地往下掉。老父亲心痛儿子抽动着嘴唇,老泪纵横。
1995年7月,李勇以全县第四名被庆阳师范录取了,可是新的问题来了,学校离家50里,怎样才能既照顾好父亲,又不误学习呢?思忖多日,李勇一咬牙,揣上卖粮得来的800元钱,带上锅碗瓢盆,背起瘫痪10年的父亲一步一步含泪离开了家:3间土房和一孔破窑。
经班主任杨永庚老师特许,李勇把父亲安排在离校不远的租赁房里,他每天就在学校和“新家”之间摆动。为了养活老爸和自己,他借来一辆三轮车,课余上街拉人、送货……
李勇的坚韧不拔感动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当大家知道李勇家境是如此困难后,纷纷向他捐款款物,媒体记者也闻讯赶来,他的事迹进而影响全国,但是李勇并没有肆意挥霍别人的善举,当时李勇共接到全国各方捐款七万余元,他果断拿出其中的五万,在校方的帮助下成立助学基金,来帮助更多像他一样因为贫困而无法完成学业的孩子。
如今的李勇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西北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他拒绝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留在学校甘心做一名教书育人的摆渡者,有人曾经问李勇,既然要教书育人,为什么不回到自己贫困的家乡,在哪里不是更加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吗。
李勇回答说,他当时本来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后来北京的一位教授给他来信,提出的观点使李勇顿时彻悟,教授说,你应该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学识,困难的孩子还有很多,你留在农村,最多只能帮助一村孩子,但如果你留在大学就能帮助全国的孩子。李勇留在了学校,他在与学生交谈时说的最多的就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