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池雪”到“七彩光”——山西运城千年盐湖变身记

文化新闻 2023-06-0694网络整理知心

  “冬天出硝、炎天产盐”,运城盐湖位于中条山北麓,素有“千古中条一池雪”的美誉。山西运城,因盐而兴、因盐建城、因盐得名,一池湖水蕴含着这座都市的汗青暗码。

  连年来,从产盐池、家产区到旅游打卡地、生态掩护区、科研基地,运城千年盐湖在转型成长中迎来新的机会,实现从“一池雪”到“七彩光”的绮丽变身。

  习近平总书记克日在山西运城盐湖考查时指出,盐湖的生态代价和成果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掩护操作事变,让盐湖奇异的人文汗青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慢慢规复其生态成果,更好掩护其汗青文化代价。

从“一池雪”到“七彩光”——山西运城千年盐湖变身记

  从“用盐”到“看湖”,千年盐湖转型新成果

  初夏的盐湖,成群结队的反嘴鹬伸展着同党,擦过湖面。中条山、蓝天白云反照在湖面,与七彩盐湖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活跃的山川图景。

  在拍照喜爱者张卫平眼中,盐湖每个季候都有差异的美。但他独爱盛夏的盐湖,七八月份的盐湖色彩越发亮丽,站在高处远眺望去,红似绸缎、碧如翡翠……一望无垠的盐湖就像是大地的一块调色板。

  “湖中钾、钠等因素浓度差异,加上盐藻、卤虫的繁殖,在高暖和强光浸染下,就形成了‘七彩盐湖’的异景。”运都市盐湖生态掩护与开拓中心主任孙冬青说。

  与此刻差异,运城盐湖已往是食用盐、无机盐的产地。有着4600多年采盐史的盐湖,位于中条山下,面积132平方公里,是天下三大硫酸钠型本地盐湖之一。

  汗青上,人类在产盐进程中把盐湖隔成一畦一畦,这些巨细、外形纷歧的小湖,漫衍在盐池傍边,星罗棋布。

  跟着海盐、井盐的大量开拓,从20世纪80年月开始,千年盐湖慢慢遏制出产食用盐,转向开拓芒硝、无水硫酸钠等化工产物。在“80后”运都市民张凯的影象里,儿时的盐湖周边有很多盐化老厂,冬天的时辰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在盐湖滩上产硝,湖面像下雪一样白茫茫的,感受这就是一个家产出产基地。

  凭证“生态优先、掩护为主、适度开拓”的原则,2020年9月,运都市全面遏制盐湖范畴内的家产出产勾当。连年来,千年盐湖正在向生态掩护、风采重塑、财富转型、全域旅游的“绿色成长”转变,加速建树世界知名文旅康养树模区和国际旅游目标地。

  盐湖北岸的滨湖大道,曾经的盐化厂房现在被“盐化家产遗址”六个彩色大字装点,背后的烟囱和厂房显得分外有年月感。粉刷过的外立面,木质栈道、凉亭、绿地,诉说着盐湖的“绿色新生”。

从“一池雪”到“七彩光”——山西运城千年盐湖变身记

  从“脏乱差”到“打卡地”,千年盐湖泛起新面孔

  位于跨湖大道的中段,是盐湖的一处观景平台。市民在这里休闲乘凉、唱歌舞蹈。盐湖风吹海浪,旅客多会拿脱手机照相。

  沿着滨湖大道行进,在盐湖东段的小公滩处,数台发掘机正在举办堤埝加固功课。认真盐湖生态修复项目标运都市水务投资建树开拓有限公司副总司理杨素平说,已往这些堤埝有的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有的损毁严峻、坎坷不服,存在垮堤伤害。

  “此次修复,依照盐湖原有轴线举办平整加固,保持堤埝的走向和纹理稳固,通过绿化进一步保湿保温、防备冲刷。”杨素平先容说,开工一年多来,已修复堤埝80公里,完成一期工程的40%。

  从2021年开始,内地启动盐湖生态修复工程,举办堤埝整治、江道疏通、垃圾整理等,让盐湖规复应有的生态面孔。

  与此同时,通过拟定出台《盐湖生态掩护与修复筹划》《运都市盐湖掩护条例》,内地一连加大盐湖生态掩护与修复力度,镌汰家产开拓、矿产开拓,大力大举规复“湖”的原来面孔。

  间隔小公滩几公里外的东郭镇蚩尤村,在修复好的堤埝和旧运硝路上,一条极新的“彩虹路”延长开来,不时有骑行和自驾游喜爱者颠末。

  对付盐湖生态情形的变革,沿岸的村民更是深有感伤。“已往盐化工开采严峻的时辰,碰着起风气候,沿湖的住户都不敢开窗户,芒硝的白色粉末随时就吹到屋里了。”蚩尤村村民曹涑盛回想说。

  现在在盐湖周边墟落,泥泞的土路改革成了干净整洁的绿道,不少人开起了农家乐、饭馆、采摘园,吸引过路的旅客立足逗留。

  “黄昏时分,吹着南山的风,悄悄远眺五彩斑斓的盐湖”…… 一个个生动动感的短视频得到了成千上万的点赞,让盐湖周边的小墟落在网上吸粉无数。

  运都市有关部分的数据表现,2023年春节和“五一”时代,有70多万旅客来盐湖参观游览,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

  运都市副市长刁海鹏说,连年来通过举行池盐文化旅游周、环湖自行车赛等勾当,盐湖逐渐成为市民亲山亲水亲身然的好行止和打卡地。

从“一池雪”到“七彩光”——山西运城千年盐湖变身记

  从汗青文化到科研代价,千年盐运文化注入新内在

  紧邻盐湖北岸,嵌入古城墙的河东池盐博物馆颇具特色。馆长潘海珍说,博物馆操作了修复后的盐池中禁门遗址墙体空间,是中国独逐一座全面展示迂腐池盐文化的专业博物馆。2021年11月开馆后,陪伴着盐湖生态修复,看盐湖、旅行博物馆成了许多旅客的必游蹊径。

  这座浓缩了运城4000多年盐文化的展馆,吸引着差异年数的旅客到访。正在馆内旅行的市民郭亚琴曾经是原盐化局彩印厂的一名保管员,从小和父辈在这一片地区糊口,她见证着这里从工场到博物馆、景区的变迁。“我第三次来博物馆旅行了,这次儿子从外地返来,带他来看看这里的老照片和老物件,讲讲已往的故事。”

  几千年盐运汗青培育了富厚的池盐文化,留下了以盐池禁墙、虞坂古盐道、池神庙等为代表的文保单元;传承千年的五步产盐法已被列为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通过口传心授、代代传承的武艺,现在只有少数老工人把握。”孙冬青说,内地正在打算重拾这一古法制盐武艺,让这项名贵武艺传承下去。

  运城盐湖不只积淀了厚重的汗青和文化遗产,也承载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代价。5月下旬,中山大门生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深入盐湖要地,收罗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数据样本。据专家先容,此次收罗说明,目标是研究运城盐湖中微生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掩护与应用开拓。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