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起来,把博物馆带回家
盖印“手绘”博物馆旧址,体验手工凸版印刷,品尝可以吃的文创……在本届服贸会文旅处事专题展上,以“文物·创意·糊口”为主题的文博文创展区分外聚人气儿,34家北京地域博物馆、15家文创处事企业携千余件文创产物表态,一个个“活起来”的文物,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在文博文创展区,观众可以现场领会印章文化的爱好。 记者白继开 摄
“这是正阳门趁魅站的旧址,这两辆是毛泽东号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尚有再起号智能动车组……”步入展区,不少观众聚在展台前,用差异铁路元素的印章拼成一张多彩的明信片。中国铁道博物馆事恋职员陈思粤细细解读:“每一个印章都是中国铁路文化的一个印记,创作进程中,观众会对铁路、对火车有更深刻的相识,同样也通过这张小小的明信片,把铁路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观众李密斯浏览着本身的作品,她说:“从一张白纸到一幅画,感觉铁路文化,这种本身下手创作的情势挺新奇。”
不少博物馆都带来了最新开拓的文创产物。首博印吧、白塔系列、福寿系列、科举系列等多个系列文创佳构引得观众几回立足。北京白塔寺打点处事恋职员杨志先容,该馆为本届服贸会出格推出两件文创产物:回收金属珐琅工艺打造的“金城玉塔”冰箱贴上,当代化的北京天涯线构筑剪影与汗青长河中的牌坊林立于千年亘古恒新的白塔两侧,与传统的京燕鹞子、鸽群燕子一路见证着时刻更迭;白塔水彩画也深受观众喜欢,插画师的漫笔写生定格了白塔的四序之美。
不只悦目好玩,好吃的文创也纷纷“出圈”。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台,一个竹篮造型的礼盒吸引了不少观众,打开礼盒,一个个造型优良的快意饼上,奇异的寿桃纹饰来历于馆藏“粉彩过枝八桃纹盘”,寓意“诸事快意福寿延年”。尚有一盒刻有福寿纹的长命面,艺博事恋职员说,其计划灵感同样源于馆藏文物,融合了馆内福寿文化的特色,为观众奉上一份奇异的祝福。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带来了暑期爆火的三色文创雪糕,将国子监“琉璃牌坊”构筑元素及“独有鳌头”文化元素有机团结,吃完雪糕后,观众还会发明雪糕棒上写有“金榜题名”“鱼跃龙门”等字样,这是博物馆的柔美祝愿。
另外,该馆还推出了“君子六艺”汝窑瓷器套装、“国子莘莘”五色文具套装,以及以国子监太门生一般进修糊口为主题的盲盒等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