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馆里感受节日文化传承

文化新闻 2024-06-12177网络整理知心

非遗馆里感觉节日文化传承

非遗馆里感觉节日文化传承

  广东醒狮展演吸引浩瀚观众立足。 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悠悠夏季,首都气温攀升,又逢端午假期,前去博物馆消夏嬉戏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这个假期,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了一系列展览、展演和非遗墟市等勾当,在浓烈的传统节日气氛中,将保卫和传承非遗的种子播撒进人们的心里。

  非遗墟市人气火爆

  走进一层中央大厅,一场汇聚了近30项非遗项目标京津冀非遗墟市正在风起云涌地进行,多位传承人现场展示和讲授非遗常识,并带来了琳琅满目标作品。现场有来自北京的景泰蓝、玉雕、兔儿爷,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葫芦、传统糕点,尚有河北的丰宁满族剪纸、宣化柳沟草编等,价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吸引旅客竞相旅行、体验和购置。

  “咦,这不是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吗?”在北京玉雕展位,中国工艺美术人人张铁成被旅客团团围住,他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计划,也是北京冬奥徽宝的首要建造者之一。他先容,此次带来了“金镶玉”奖牌的模子,可以让旅客近间隔寓目和触摸,“金牌镶嵌的是白玉,银牌镶嵌的是青白,铜牌镶嵌的是青玉。”展位上还摆出了很多精细的玉雕饰品和摆件,令人目不暇接。

  “叨教这款香插尚有货吗?”在来自河北省的花丝镶嵌展位,一款小巧玲珑的花丝镶嵌香插颇受旅客喜欢。“这只心形吊坠也很受接待,打开后内里可以安排药丸可能香料。”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丝镶嵌建造武艺代表性传承人马福良说,河北廊坊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域花丝镶嵌工艺品出产和出口基地。在传统工艺与当代科技的团结下,花丝镶嵌这门迂腐的武艺日益融入人们的一般糊口,抖擞新的色泽。

  巧手建造端午香囊

  “五丝系香囊,福寿且安康。”端午节佩香囊、戴荷包,不只有装饰隐瞒之用,更有避邪驱瘟之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最新推出的“情景万千——中国非遗掩护实践主题展”中,展出了很多端午节香包,它们造型富厚、图案精细、工艺精深,寓意人们对柔美糊口的神往与憧憬。

  “我们本日建造木樨香的香囊,必要用到的香料有沉香、檀香、桂花、香茅……”走出展厅,旅客还可以在馆内体验亲手建造端午香囊。在指导先生的辅佐下,市民吴密斯将香料殽杂在一路研磨成粉末,并装入本身挑选的香囊中,将这缕暗香带回家。“这个香囊闻起来香气四溢,造型也很大度,通过体验制香,我对端午节习俗的相识也更深入了。”吴密斯说。

  在这个端午假期,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一连推出多彩的非遗手工艺体验勾当。五层的“好山好水出好茶——茶文化茶糊口展”内,展示了点茶、古琴艺术等相干非遗代表性项目;四层的非遗手工艺体验中心内,古法制玉、敦煌石粉彩绘等手工艺体验项目也面向公家开放。旅客在体验手工爱好的同时,也越发感觉到非遗的魅力。

  舞狮演出热闹不凡

  “快来,舞狮演出开始了!”跟着锣鼓擂响,“情景万千——中国非遗掩护实践主题展”的习惯展演地区聚满了观众,两端精气神十足的广东醒狮登场。广东醒狮的根基举措包罗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首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表演的尾声,两端醒狮吐出一副春联——“赓续汗青文脉”“掩护传承非遗”,引得观众连连喝采。

  “这几天,我们上午下战书都有舞狮演出,每场人气都很兴隆。寓目完表演后,观众还可以与狮头合影。”据事恋职员先容,广东醒狮融武术、跳舞、音乐等为一体,传统醒狮狮头的油彩以三国好汉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六位人物的戏曲脸谱为基本,譬喻黄色的是“刘备狮”,赤色为“关羽狮”,玄色为“张飞狮”。连年来,为增进舞狮演出的抚玩性,广东醒狮的颜色就更多了。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不远处的徽州古戏台上,由两位演员带来的黄梅戏《天仙配》经典选段也拉开了帷幕,台下坐满了观众。据悉,“情景万千——中国非遗掩护实践主题展”展览时代将约请100位国度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让观众陶醉式感觉非遗之美。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