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春雨惊春清谷天 花朝赏花祈华年
中新社台北3月17日电 题:春雨惊春清谷天 花朝赏花祈华年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惊蛰时节,台湾北部阴雨绵延,但不影响“百花盛放”。
由台湾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主办的“神采流韵——2025中华插花艺术展”克日在台北进行,开幕日选在夏历二月十五。中国人以为这一天是百花生日,俗称花朝节。春雨惊春清谷天,花朝节是赏花的好时辰。
中华插花艺术展是台湾花艺界的年度盛事,持续举行30余年,吸引各地喜爱者争相前来。本年艺术展让最多观众流连的当属展览同名主题作品《神采流韵》,它占地高出100平方米,以蓝天为配景,花材包罗松、竹、梅、兰、菊、牡丹及各色花品。
作品筹谋人、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研究会主任委员黄群雅向中新社记者先容,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代表锲而不舍的高贵风致、刚直不阿的英挺气质,备受两岸文人追捧。作品选用的花材取自台湾当地,尤其是牡丹来自高海拔的清境农场,百花与“三友”相映成趣、阴阳互补。
她说,一些人的印象里,花艺源自东瀛,着实否则。早在魏晋时期,中国人便有了在万物萌新之际插花的传统。到了唐代,人们为百花庆生,花朝节的美妙文化自此传承。传统花艺多在方寸之间,《神采流韵》冲破通俗,以大取胜,向观众揭示春天的兴隆生命力。“我们热爱花艺的本质是热爱天然、尊更生命。”
从展厅出来,台湾知名花艺师林贤好像意犹未尽。“台湾的花艺师已从传统武艺里成长出了新对象,而这些创新是从中汉文化的传统里找到的灵感。”他对记者说。
作品《斑纹——彰化西海岸的生命》模仿海岸植物与风的对话,静置的绿植、鲜花与隐瞒的牡蛎架、海螺被海风“雕琢”机关。以此为例,林贤先容,该作品的新在于,迎风面的植物明明不足茁壮,生命循着人们看不见的海风舒展。花艺实现了动与静的美满团结,实属不易。
“中国的传统花艺讲究色彩均衡、阁下对称、坎坷等比,新闻团结是被忽略的。”他说,此次展览的很多作品都有相同特点,有的与茶道互动、有的被一缕香烟萦绕。“花艺与传统文化的其他门类团结,结果能出乎料想。”
特地北上赏花的张密斯最爱取材于老家嘉义的作品《巳巳快意 生生不息》。她以为,这件作品实现从天到地的三维表达。嘉义有阿里山,嘉义人从小就对天然抱持敬畏,该作品将佛堂里的香与大天然的花植融为一体。“这也是一种祈福,作者但愿乙巳蛇年安全圆满、巳巳快意。”
2000年至2018年,台湾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曾赴北京、上海、南京、重庆、洛阳等多座大陆都市举行20余场两岸插花展览。连年,两岸花艺师、喜爱者的商议交换未曾间断。
按期“登岸”给年青花艺师、喜爱者们上课,林贤发明,让花植“动起来”、用当地元素隐瞒画面,好像成了两岸同志者创新传统武艺的默契。“好比在泉州,我看到人们将花艺与簪花团结起来。”他说,跟着很多非遗出圈,在大陆,插花也和其他文化形成了良性互动。
据先容,“2025中华插花艺术展”配置理念花、写景花、心象花、造型花四类传统花艺展区,及综合类展区、解说观摩区、主题大作区,约百件作品将分三批展出。展览时刻为3月14日至23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