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二战日军飞行员最讨厌的机炮 外号更是让人难以启齿

娱乐新闻 2019-11-19126未知admin

  1935年10月,时任航空本部长的山本五十六便开始计划为海军战斗机配备大口径机炮,用于拦截逐渐大型化的轰炸机。由于当时日本国内并无现货,因此转向海外寻求,这时驻日本法武官提供了FF机炮的资料,海军在确定新型战斗机可承受的极限(机炮在运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后坐力,飞机机体强度不够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后,向瑞士提出了授权生产厄利孔FF版本机炮的需求,并向其雇用部分技术人员前来日本协助生产。

  1936年6月,日本与瑞士的厄利孔公司签订授权合同,由海军的富冈兵器制造所组装、生产厄利孔20毫米机炮。1938年3月6日,3名瑞士技师抵达日本,协助日本以FF版本20毫米机炮为基础,开发出了九九式机炮。同年6月,九九式机炮开始量产。二战期间,九九式机炮共有四种型号,分别为九九式一号一型、九九式一号三型、九九式二号三型和九九式二号四型。

  因为当时的战斗机机体强度一般,无法承受太大的后坐力,所以为了将九九式机炮安装在战斗机上,只能将机炮整体重量减轻,使用减少发射药的炮弹这些办法,来降低后坐力对机体结构的影响。虽然安装在战斗机上,但是低初速与较近的射程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当时这个问题在安装大口径机炮的战斗机上普遍存在)。

  九九式机炮,对付轰炸机来说还算有效,但是对付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战斗机,是非常吃力的。盟军战斗机用俯冲换来的速度,都甚至可以比九九式机炮射出的炮弹速度快。这样的火力被大多数日本飞行员所讨厌,当时日本飞行员甚至说九九式射出去的炮弹为“小便弹”(弹道快速下坠如同小便一样)。

  面对战斗机时,九九式的20毫米炮弹虽说破坏力很强,但是大多数日本飞行员,还没有熟悉九九式机炮的特点之前就被击落。例如坂井三郎这类日本海军王牌飞行员,则非常不信任这款机炮,他们宁愿用7.7毫米机枪来对付拥有装甲以及自封油箱的美军战机也不怎么喜欢这款机炮。

  面对轰炸机时,因为日本主要对付的轰炸机,早期是B-17轰炸机,后期是B-29轰炸机。这两款轰炸机的机体防御力都较好,因此九九式机炮使用效果并不好。

  除了飞行员本身不喜欢这装备以外,地勤人员一开始也不喜欢这款机炮。虽然九九式的可靠性没有问题,但是进弹结构与装弹对于地勤来说是件苦差事。由于零式战斗机机翼高度问题,后勤人员必须抱着一个重达30公斤的弹鼓以半蹲的方式,从零式战斗机机翼下方将弹鼓装进去并完成进弹。所以地勤人员对此非常讨厌,后来在九九二号四型机炮上,改用了弹链供弹解决这个问题。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