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下,探索未来之路,专家大咖共话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
记者 李睿 实习生 胡婷 潘彦楠
2月24日至25日,“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双年展——作为个案的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主题发言环节中,著名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围绕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从多角度阐发了对本届双年展主题“共生世界”的理解,表达了对中国双年展事业的期待。
展览策展人、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认为,济南双年展不仅是“美术展”,而是有主题、有策展团队,并对主题进行了有创造、有反映、有突破的艺术展,这样的展览才能称之为双年展。朱青生说,艺术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除了探索“新”,人还要对新事物、新形式、新未来和新观念有批判性的意识,“从而使得我们人类在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不忘我们是一个人,我们要保持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而不是成为机器旁边的一坨赘肉。这也是我们当代艺术需要完成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每一件作品,其实并不是新技术的展示,而是对于各种新的可能性的反思、反省,甚至是一种反叛。”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思考了美术馆与城市共生发展的问题,发言中,他主要从公共文化与城市连接,美术馆作为城市的创新驱动力以及美术馆带动城市产业升级的角度,分享两者之间的关联、互动、趋势与做法。张子康表示,“今天的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美术馆,而是需要从规划、定位、公正、角色重新建立对美术馆的认知。共同探讨美术馆的未来发展,也是美术馆在未来的角色中更为广阔的思辨和试验。”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对双年展的内涵以及在国际上文化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双年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他指出,双年展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表征,是城市文化的诉求、追求和希望,双年展强调个性和地域性,“济南双年展就是这座城市扎根在儒家文化的原点上,来展望世界。我们今天做双年展就是扎根在中华文化土地上来看待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样化。”张晴说道。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磊进行了以《共生世界,美美与共》为题的发言,就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表达了深刻见解,并对济南双年展的未来提出建议。李磊认为,双年展不仅是美术展,双年展是一种视觉文化的思考和实验,及其呈现的多样性的综合体,“这次济南双年展可以说紧紧围绕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趋向,是这个时代的双年展,是中国的双年展。”李磊表示,讲好中国故事是如何做好中国双年展的核心定位,他呼吁山东发挥区位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采取积极的姿态,助力济南双年展成为中国有代表性的双年展。
作为一位从山东走出去、又回到山东的艺术家,清华大学教授顾黎明在发言时回顾了自己的工作和成长历程,他提出:“一个好的双年展不仅仅需要全世界的艺术家,还需要本土的艺术家,从本土走出去再回到本土的艺术家。”值得一提的是,顾黎明为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创作了《四门塔》,作品采用了抽象艺术和触觉艺术的表达方式,由表现塔内四个佛像朝向的方向,延伸到人类精神感知的四个方位,去探索和讨论如何将西方的抽象艺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转换结合。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卫是第一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策展人,发言中,他总结了两届济南双年展的特点和发展逻辑,并对当代艺术的判断和定义进行了探讨。杨卫认为,双年展要保持当代艺术的特色和面貌,建立品牌形象,以此进行真正国际性的交往,实现价值。他还指出,济南国际双年展拥有专业性、学术性双高的策展团队,展览的科技含量高,具有创造性转化的魅力,“希望济南国际双年展能够在第一届、第二届的基础上,到第三届更为拓展,不仅能够为济南这座城市点亮当代文化,更重要的是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助推器。”
本届双年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以双年展中“绘画何为”为题进行了发言。裔萼提出,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作品中,绘画占据了60%,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绘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否还会体现独特的价值?她通过回溯绘画在西方主流世界、双年展舞台上重新回归的历程,探讨了绘画在当代语境中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今天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神引领?我们作为美术馆人,如何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至高的审美境界?”引发大家的讨论与思考。
本届双年展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先后两次参与了济南国际双年展筹备工作,他从双年展的“文化主场”和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主题立意两个方面进行了发言。于洋认为,中国双年展的概念发展和内涵延伸是美术体制、文化艺术发展体制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实践,如何在本土用国际化的概念来实现文化主场的彰显,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他还表示,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主题从“和动力”到“共生世界”,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延续,“边界的离散并不意味着创作与批判标准的失语,而是基于动态化和多元性发展的文化表征所呈现出的自觉的应对。所谓的共生,是相互之间产生化合反应,是真正有效实现交流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