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小组《19赫兹》走红,济南国际双年展见证青年艺术家的成长

娱乐新闻 2023-03-13128网络

记者 李睿

“人类把海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对于鲸鱼来说,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个海洋。”在山东美术馆2楼,一方三角形的展厅里,V^小组创作的视听交互艺术作品《19赫兹》正在用声音可视化技术为观众带来一场深海艺术之旅。这是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占地面积最大、人气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V^小组第二次参加济南国际双年展。

参观《19赫兹》的观众络绎不绝。  

V^小组由吴天、胡馨、姚鹏飞三位艺术家组成,是一支年轻的、成长在济南本土的当代艺术力量。作品《19赫兹》以一只鲸鱼的深海旅程为故事线,将普通大众不可见、不可听的海底世界转化为一个可交互的沉浸视听环境,“20赫兹是人类能听见的最小音率,作品取名《19赫兹》意在将海底世界转换为可视化的视觉体验,呈现在观众眼前。”V^小组成员之一姚鹏飞向记者解释作品的涵义,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主题是“共生世界”,《19赫兹》用声音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了鲸鱼所遭受的人类海洋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比如海上风力发电,汤加火山爆发,北极冰川融化等,并以它的视角来感受地球海洋环境的变化。与此同时,场内观众的人流量变化和活动,也会通过传感对影像画面产生影响。“我们以此方式建构出全新的海洋音景,让观众理解深海的生物活动与它们的生存环境,观察和重塑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姚鹏飞说。

在作品门口,艺术家还专门设置了一堵“文献墙”,上面记录了鲸鱼旅行的两条线路,从北冰洋到墨西哥湾,从阿拉斯加州到美国的西海岸,观众可以在这里聆听到鲸鱼的原始声音数据。“《19赫兹》包括2.1立体声道、交互装置以及沉浸式视频,由我们V^小组和三位科学家合作完成。科学家们捕捉鲸鱼的路径和其中的原始声音材料,我们将这些数据处理成声音可视化的艺术作品,最终呈现为一组交互视听艺术作品,展示给观众。”作品通过呈现一头鲸鱼在深海环境中的音景旅程,探讨了除人类中心主义和地缘政治以外的,人类不可见的深海环境,延展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观众在“文献墙”听取原始声音数据。

“在面对无限的宇宙时,个人的意识会被消解,与自然融为一体。”在2020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在山东美术馆的同一个位置上,V^小组创作的沉浸式交互数字影像作品《意识消融》也是备受观众追捧的高人气作品。该作品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艺术家们通过实时交互技术采集观者的运动数据,并生成人物动态图形,将观众置身于云、雨、风雪、海底等场景中,感受“超自然空间”。

V^小组的三位成员都是90后,是成长在济南本土的艺术力量,也是新生代、新艺术的代表。小组成员吴天生于济南,目前在德国攻读硕士学位,姚鹏飞生活在济南,一直从事新媒体艺术研究,艺术家们关注全球变暖、人类与自然等话题,致力于用现实交互等新媒体技术打造新的艺术体验,并将数字可视化作为探索方向,带给观者多维度的感官体验,用新技术构筑无垠的多维世界,探索艺术的边界和未来。

V^小组作品《意识消融》  

“大多数人刚毕业的时候都很迷茫,两次参加济南国际双年展,给了我们更多的成长机会和曝光频率,也让我们明确了艺术创作的方向,很感谢这个平台。济南双年展的展览水平非常高,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跟这么多高水平的艺术家一起展览,更能督促我们去提升作品质量。”姚鹏飞说。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望,对双年展推广年轻艺术家的做法深有体会:“V^小组是一群年轻艺术家,他们刚刚大学毕业,在20几岁的年纪可以跟国内外一流的艺术家同台展览,可以说济南国际双年展能够真正推动本土青年当代艺术家成长。如果他们未来的作品还能有意义、有价值,第三届济南双年展有可能还会邀请他们来参展。”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卫在不久前的“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双年展——作为个案的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同样提到,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里,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年轻艺术家,甚至有些艺术家是刚刚进入到艺术创造领域的,“这个特点非常好。像这样的大型展览,有三分之一的著名艺术家、三分之一的中坚力量,还要培育三分之一初出茅庐的艺术家。毕竟一个双年展不仅会影响一座城市,影响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为当代艺术的文化历史做出贡献,推动当代艺术的进程。我想,如果我们济南国际双年展作为一个城市文化品牌,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乃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来就会彻底实现中国特色,乃至于站在中国本土的立场上,实现双年展的真正核心价值。”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