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会观察:气象光大,英华日新

娱乐新闻 2023-07-29195网络

记者 李康宁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书籍永远是文化载体中,极其庄重的组成部分。当你置身于书博会现场,会感觉走入了文化的丛林,每一本书都用自己独有的年轮和叶脉,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仅仅在主会场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就有1700家出版印刷发行单位、70万种优质出版物和文创产品参展。参展单位数量和展览规模再创新高。书山嵯峨,学海壮阔,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著述繁荣知识宏富的时代。

拥有符合时代需求、具备自身特色的繁盛文化,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书博会为窗口,可以望见众多学者作家,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深入推动文化“两创”中的实践与担当。

27日开展首日,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新书发布会上,创作团队代表畅谈了这本书面世的过程。作者由十几位不同领域的文化研究者构成,系统解释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些美德“十词”的内涵。篇幅虽然不长,但是撷英集粹、要言不烦,是一本体量轻盈却内涵厚重的好书。作者之一代生,来自山东曲阜,供职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他认为,今年是文化“两创”开展十周年,能够为这本书贡献一份力量,自己深感荣幸,这也是一代年轻学人应尽的义务。

作为孔子的后裔,孔繁轲撰写的《何以孔子》同样关注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不同的是,他是以孔子后人的独特视角,采用祖孙书信对话的时空穿越方式,通过五十七封沉甸甸的书信,回溯了孔子坎坷而丰盈、平凡却光辉的生命历程。平易生动地阐释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忠恕之道、君子人格,深入思考了孔子及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当今世界的关系。字里行间充满了家国之思、古今之辨,让历史中的孔子与现实世界有了更为紧密的连接。

著名历史文化作家熊召政,带来了他的新作《中国文化演讲录》,其中分为《历史的乡愁》《文化的根脉》《文人的情怀》《汉语的世界》四册,试图从中华优秀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面对热情的读者,熊召政坦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余,还要“识万种人”。为了能够更好地从源头探索比较中外文化的各种特点,熊召政甘做“历史的驴友”,不断进行着自己的文化苦旅。他曾沿着忽必烈南征大理的足迹,走遍甘肃、川西、西藏等地;甚至远赴异域,寻找草原的生机。“一旦进入了历史深处,你会深深地感到,你只能永远在路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要拥有证伪的能力。要真正地观察、研究、分析,这个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的”。熊召政自言,应该力争做“文学历史家”,而不是“历史文学家”,“我常跟人说,我是一个游牧作家,如果作品是你的羊群,我是最为孤独的牧羊人。”

思想者常常站在时代精神的塔尖之上,为更多人眺望未来的方向。从书博会上,我们看到很多当代的作家、作品不负时代机遇,以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境界,创作精品。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需要新作为,呼唤新奋斗。愿我们的文化在复兴大势中再创辉煌,气象光大,英华日新。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