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航北冰洋的“船长”翟墨:我就是为航海和帆船而生

社会话题 2022-12-02129网络整理知心

环航北冰洋的“船长”翟墨:我就是为帆海和风帆而生

2022年11月15日,翟墨归航上海,人们在船埠欢迎他。受访者供图

当风灌入帆时,船会走。

以一条风帆为家,只靠风与帆的浸染——历时504天、飞行28000海里,11月15日,54岁的翟墨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不断靠风帆环航北冰洋。

翟墨留一头长发,体格强健,皮肤乌黑,切合人们对付帆海家的想象。十余年前的2007年,他也曾提倡并完成了一次风帆举世飞行。另外,他还经验过南平静洋(601099)、中国海域等多次风帆帆海。

翟墨浏览歌词“把屋子建在海上,我只有生平流落。”自以为帆海与风帆而生。

那么,他的风帆帆海体验是什么样的?以下是他的报告:

环航北冰洋是最险象环生的一次飞行

2021年6月30日,我和两名海员从上海杨浦滨江秦皇岛路船埠起程,打算用4个月的时刻环航北冰洋。

我们的船叫“环球通号”,长25米,宽7米,带四周船帆,内部前提不错,有专门的驾驶室、客堂、寝室与厨房,只是厨房的锅碗瓢盆都要用绳子系着,防备在遇浪波动时摔得毁坏。随船带有斧头、医药箱、信号枪、防寒睡袋、卫星通信装备等,也有书本与绘画器材。粮食多是煎饼、牦牛肉干等干货,带足了一年半的存量,那么在天气变故、船只被冻在北冰洋持久不能滚动时,我们不至于受饿。也会带些西红柿、香蕉、土豆等常见果蔬,但飞行中船只常会波动倾斜,很少有生火做饭的前提。

我认真掌舵,出上海后,船只经东海、日本海入平静洋。2021年7月24日,我们驶过白令海峡,正式进入北极圈内。

这是一片瑰丽但可怖的地区,天色晦暗,一望无际,50余海里的浮冰区像雷区一样,随时有冰面碰擦船体的风险。且愈往北,浮冰的体积愈大,比及过了格陵兰岛,冰山呈现了,像摩天大楼一样高耸。在不少关卡处,船只只能贴冰而行。

我的两位海员,一个来自厦门,一个来自俄罗斯,轮值12小时的班,替我在船头瞭望浮冰与冰山。而作为船长与舵手,在船上,我只能睡囫囵觉,眯不外两三小时,就要起来察看舵位与船只偏向。在浮冰麋集的处所,船速最低只有1节,也就是每小时1.85公里,比走路还慢。

也产生过屡次危急:2021年8月25日,在格陵兰岛东岸,船只碰着了一次极地气旋,风速达十级以上,四周帆中的一面没有实时收起,亏得我立即将船帆绳索砍断,免有灌风翻船的伤害。2021年9月中旬,同样在格陵兰岛四面,因与水底冰层相撞,船身像伐鼓一样震动,龙骨处产生渗水,所幸被自动排水体系化解。自进入北纬75度以上起,因为地球磁场的滋扰,船上的电子仪器通通失灵,船只在目测估算中前行了三天,有惊无险。总结来说,这是我帆海生活中最险象环生的一次飞行,时代,我与海员们小心翼翼、抱着不死等于万幸的设法。

2021年10月下旬,我们已完成北冰洋环航,但天气变革超出预期,原定返航上海的通道已被冰封,我们只好继承往西,进入加拿大与美国海疆。这一绕道,将归航中国的日期延后了快要一年,直到2022年8月,我们才经古巴及巴拿马运河往上海驶去。

2022年11月15日,历时504天后,我驾驶着环球通号抵达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船埠,终于了结一桩心愿。

现实上,我环航北冰洋的心愿早就结下。2002年,我在荷兰结识了一位叫做汉克的帆海家,他年近七十,自称已驾风帆举世五圈半,唯独被北冰洋绊住脚,他的船在巴伦支海与挪威海接壤处被紧紧冻住近一年,开春时,在俄罗斯破冰船的获救下才得脱身,无功而返。

听汉克回想这起失败经验时,我已有了两年阁下的帆海履历,即刻跃跃欲试,以为北冰洋环航是我的帆海奇迹中终要完成的一个空想。

环航北冰洋的“船长”翟墨:我就是为帆海和风帆而生

翟墨(右)与海员在北冰洋上,水天一色。受访者供图

这个蓝色星球就属于我

1968年11月,我出生在山东泰安的一个矿工家庭。在这样一座本地都市发展,我一度对海没有任何观念。

小时辰,我随着父亲去山里的小河沟垂纶,偶然会在一旁用树枝和石块描述父亲的样子。父亲便给我买来颜料和画板,送我去学绘画。

其后,我考上了山东工艺美院,逐渐养成了“画抽象的”气魄威风凛凛。许多年后,当我独自在大洋之上盯着海面升沉时,我会想到莫奈的《日出》、透纳的《狂风雨光降前的海景》。

结业后,我先是在珠江影戏制片厂做起了拍照,又接着单干拍告白、拍尝试影戏,最终照旧回归了绘画的老本行。

2000年,我去新西兰奥克兰办画展,发明哪里是隧道的风帆之都,均匀每三人就有一人拥有一艘风帆。到了双休日,海面上的风帆一向延长到天涯线去。奥克兰的海是藏蓝色的,沙岸也是深色的;好天时,海上的云触手可及,风光其实好。

不久后,我帮忙内地的伴侣拍摄一部帆海相干的记载片,熟悉了一位叫戴维的挪威帆海家。戴维也是70岁的样子,面部线条粗拙,棱角理解,颇具海明威的气质。他说他为逃避台风季,暂歇在奥克兰,而此前他已驾驶风帆绕地球一点五圈了。

我异常诧异,问他,帆海是否必要执照?他说不必要,只要有一条船,乃至不消提前治理签证,我想去那边都可以,在海外停靠登陆也只需简朴治理通关手续。

要知道,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包围。这意味着,只要我有一条船,这个蓝色星球就属于我。这凶猛地吸引了我——我要自由地在海上飞行,自由地穿梭于大洋之中。

因此,竣事这场发言后,我立即请戴维为我挑一艘价值自制、可以或许一人驾驶的风帆。一个月后,我们在奥克兰四面的一座小岛上找到了吻合的卖家,我以折合人民币不到30万元的价值,买下了一条船龄20余年的风帆。这险些是我其时全部的积储。

那条船长7米,宽不到2米,我为它取名“白云号”。

从小岛回奥克兰有大约五小时的航程,在此时代,原船主教我掌舵、升帆、调帆等帆海根基手艺。近岸时,我已经可以自行控船了。

尔后我将奥克兰的出租屋退租,带着少许行李搬上了白云号。船舱空间不到十平方米,只能放一张折叠沙发、一个马桶和少许存粮。但这条船就是我的家了。

彼时,我对真正的帆海尚一孔之见,但已经按捺不住了。购船不到二十天,我就起程漫游了新西兰北岛,又顺势进入南平静洋。我一边观光一边继承自学帆海,从指南针、帆海图的解读,到判定风向、潮水、洋流等,纷歧而足。

检验来得很快。当我行船到汤加四面海疆时,突遇低气压气候,下大雨,刮十几级大风,浪打到十几米高,船体倾斜有35至45度,像过山车一样波动。舱里的碗盆打坏了,我也跌了一大跤,把脚底板划了道口子。

这场风暴一连了两天,我本身缝了伤口,操纵着船始末前行,心想,我为什么要买这艘破船?假如我能安全地漂到一个处所,我就再也不帆海了。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