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90后渔三代:做半年休半年,有人说很羡慕我的生活
三月初的北京,玉渊潭的湖冰溶解,腊梅初绽,而沿着京密运河一起向北,110公里之外的密云水库,仍封着30公分厚的冰层。
建于1960年的密云水库,水域面积188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域第一洪流库,被誉为“燕山明珠”。作为北京最重腹地表饮用水水源地,60多年来,它安详保障了2000万北京人的用水。
许多人都知道它,但从没见过它。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以水为生,守水护水。他们就是密云水库的渔民。
12年前,高中结业的郭小超,掉臂家人阻挡,当上了家里的第三代渔民,并在很长一段时刻里,是密云水库独逐一名90后渔民。12年后,他说:“我险些去过每一片水域,看过这里四序的景致。我糊口在这儿,整个芳华也在这儿,我没有分开过,也从没想要分开。”
以下是他的真实故事:
文 | 姜超
编辑 | 卓然
破冰冬捕
冰封才四五天的密云水库,如一块巨型水晶,澄蓝晶莹之下,一个庞大的白鲢鱼群在冰面下打圈,绕出一个赤色旋涡。如影戏《大鱼海棠》中的画面一样平常,蔚为壮观。
凿冰,打孔,布网……见此壮就连郭小超敏捷和几个结伴的渔民分头动作,围出一个直径100米的大圆,想要在鱼群逃跑之前,将它们一扫而空。
“照旧慢了。”半个多小时后,渔民们收起网来。“只有几千斤,如果把整个鱼群都打上来,至少有十几万斤。”小超回想道。
图 | 渔民郭小超在冰面上摒挡打鱼器材。拍照:施安
这样壮观的鱼群,是破冰冬捕的独占景观。“鱼群在水下聚积时,会透过冰层显出赤色来。你踩在冰上,脚底下满是鱼,那种感受真的像在海洋天下一样,很是震撼。”
最多的一次,小超一网便捕上了一万斤鱼。“那渔网可欠好拉,得使上满身的实力,一样平常人还真拉不动。”本年33岁的小超,一米八的大高儿,身段结实,脸上是风吹日晒留下的“渔夫黑”,指尖也因常年拉网酿成了“鹰爪”的外形。
冬捕严寒又更检验技能,回温后,冰面呈现白色的裂纹,低落了能见度,鱼群便越发难找。于是冬捕步队,从几百人,酿成了几十人。偶然抬眼望去,郭小超发明,偌大的水库中,只有本身一人。
但他享受这种孤傲,也珍惜这一季最后的打鱼年华。4月1日零点,密云水库便进入为期近半年的休渔期,水库里会投入几百吨的清水鱼苗,直到9月25日零点,开启下一季的开渔期。
破晓6点,被燕山山脉困绕的密云水库,在东边暴露一片鱼肚似的金边。趁着破晓气温较低,郭小超从北白岩村的家里出发,上冰打鱼。
图 | 郭小超冬捕时拍摄的朝晨密云水库
坦荡的冰面上,北风怒吼,郭小超穿戴不通风的皮衣、皮裤,戴着围脖、挡风帽,踩着一双套了防滑链的胶鞋。
他往身上一套绳子,便大步向水库中央走去,背后拖着的,是一个摆了冰钏、冰镐、浮子、钩子、渔网、水耗子的推车。这即是他冬捕的全部器材。
作为饮用水水源二级掩护区,密云水库对渔民上水打鱼有着严酷的划定。好比,不能外挂任何动力装置举办捕捞,以免机油污染水源;捕鲢鱼、鳙鱼的挂网网眼要大于14.5厘米,以担保小鱼不被捕捞,掩护库区的渔业资源。
凿冰布网后,守候一两天,便可到冰洞穴边收网,大丰收或是一无所得,每每如开盲盒般惊喜。
图 | 郭小超展示刚从水库里捕上的“破冰鱼”。拍照:施安
本日的第一网,郭小超一拉渔网,便感觉到了来自水底下的庞大牵拉力,他戴上手套用力拉网,身子略今后倾,双脚紧紧扎在冰面上。
纷歧会儿,一条混身银白的大胖头便被拉上网,紧接着,又是一条……本日第一网的劳绩不错,一共15条半米多长、五六斤重的大胖头。
密云的水库鱼以鲢鱼、胖头鱼等“水质洁净鱼种”为主,这些鱼仅吃浮游生物和水华。对比人工养殖鱼,水库鱼体型精瘦、肉质紧实。而3月初的这批“破冰鱼”,经验了蛰伏后,五脏越发净化,吃起来毫无土腥味,成为首都食客热选的“当地尖货”。
而命运并不老是这么好,郭小超的第二网鱼,只收成了5条小白条鱼。
“大鱼是可遇不行求的,就算一条没捕上也无妨。打渔人,就是豪迈。睡一晚,明儿又能重开一局。”他笑着说。
生成渔民
“武侠剧里都说什么‘武学奇才’,那我就是‘打鱼奇才’,我从娘胎里就种下了打渔的基因。假如渔民也要考大学的话,那我必定能考上渔民大学里的清华。”郭小超说着,便笑了起来。
他见过100斤的大青鱼,鱼鳞足有鸡蛋那么大。那年,他8岁,父亲郭明立35岁,是密云水库著名的“渔王”。
父亲拖着大鱼回家那晚,小超又惊又喜,抱着谁人比他个头还高半截的大鱼不愿撒手。“我乃至在地上打滚,就是不让卖,想留下来玩。”多年后,小超才大白,儿时那种惊喜与不舍,成立了他早期对“渔民”身份的憧憬。
1960年建成的密云水库,有着郭家三代打渔人的身影。
图 | 开渔前,父亲和郭小超一路测试渔船的桅。拍照:新京报记者王子诚
“042”,是秋捕时挂在郭小超8米大船上的牌子,也是家里第一艘渔船的编号。小超记得,那艘5米的木船,是爷爷从白洋淀买来的,随同了爷爷和父亲打渔多年。
爷爷郭德合是上世纪60年月第一批密云水库的打渔人,直到60岁才舍得下船。父亲郭明立从80年月初做起渔民,直到客岁春天才退休,也干到了近60岁。2011年,郭小超插手打渔步队,成为家中的第三代渔民,也是从此很长一段时刻里,密云水库独一的90后渔民。
早先,父亲积极阻止。“其时他高中结业是分派了事变的,干此外轻松一点。”郭明立说道,“不外这孩子干了三天就跑回家,跟我们说,他想打渔。”
“三天?差池,是半天。”
在郭小超的影象中,他只演习了半天就跑返来了。职业高中结业的郭小超,学的是汽车补缀专业,结业时他被布置去了一家汽修厂做汽车装配事变。“但我压根就没心思做此外,从小到大我的空想就是打渔,不让我打渔我就难熬。”
“打渔多好啊,自由自在的。”郭小超一提及打渔,眼里就放出光来,“尤其是收网时的丰收感,那是一种攥在手里的沉甸甸的满意感,是其余任何事变都给不了的。”
父亲拉网捕大鱼的场景,是小超从小的心之所向。“我爸的打鱼技能一流,小时辰每次看到他打起一大网大鱼时,我就孤高啊,就想跟别人夸耀。”
郭小超并非不知道打渔人的辛勤。
图 | 夜间打鱼返来的郭小超在院子里清算渔网。拍照: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