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医药板块怎么走?创新药从“量变”走向“质变” 器械本土化进程加速
《科创板日报》12月10日讯(编辑 邱思雨) 临近年末,多家机构陆续发布年度策略报告,对2024年的市场走势作出展望。
综合多家机构、分析师观点指出,继2022年和2023年的持续下行后,医药行业将于2024年迎来复苏拐点,价格政策、业绩、估值、持仓等均将迎来明显改善。
方正证券分析师周超泽指出,当下医药行业的估值溢价水平和基金的持仓占比都在低位徘徊,但成交额占比在新低过后再度反弹,表明当下医药情绪从悲观逐步走向乐观,看好未来医药板块的修复性机会,重视医药投资机遇。
而哪些细分景气方向值得关注?
创新药:从“量变”走向“质变”
创新药是多数机构看好的细分方向之一。
国泰君安在2024年度策略报告中指出,中国创新药从“量变”时代迈向“质变”时代,部分新药展示出更大临床获益潜力,国产新药BD出海和海外获批上市陆续兑现。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
创新药板块中,AD、减重市场是一众机构较为看好的方向。
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基数庞大,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AD患者约为983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2050年我国AD相关治疗总费用将超过1.8万亿美元。由于AD发病机制复杂,前期上市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但今年,AD的药物研发传来好消息,基于淀粉样蛋白假说开发的Aβ药物有望打破AD长期以来无有效药物的局面。据悉,美国渤健公司和日本卫材公司联合开发的Aβ新药仑卡奈单抗,能够使早期AD患者认知衰退减缓27%,是近20年来首获FDA完全批准。
平安证券分析师叶寅指出,Aβ治疗药物的崛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望充分激发AD诊断和治疗两端的潜在需求。国金证券则建议关注与礼来Aβ新药多奈单抗同类靶点以及研发进展更临床后期的企业,例如恒瑞医药、先声药业、通化金马等。
另一方面,减重药物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格外亮眼。海外减肥药龙头诺和诺德的Wegovy供不应求,该公司市值今年来也一路扶摇直上。近期,瑞士制药巨头罗氏30亿美元重金入局,多家国内企业也瞄准了减重领域的商机,智飞生物通过收购重庆宸安生物100%股权,从疫苗跨界到代谢类疾病领域。
方正证券在相关研报中指出,诺和诺德和礼来的GLP-1产品为多肽药物产业链打开了庞大的市场空间,带动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扩张,其中龙头CDMO公司和已经完成DMF备案的原料药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国内方面,建议关注诺泰生物、翰宇药业、圣诺生物、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等。
器械本土化进程加速
在医疗器械方面,从各家机构分析报告来看,“本土化”仍将是未来器械板块的关键词。
光大证券在年度策略报告中指出,国内产品高端创新、加速本土化替代势在必行,国产创新器械多数品种具有较大的本土化空间。看好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用耗材、科学仪器的方向。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较大,多年来,国家也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型、高端化医疗器械发展,完善产品审批注册流程,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并有带量采购、DRG/DIP模式等加速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推广和本土化进程。
目前,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财信证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现行集采规则更为温和、科学,除价格因素外,竞价规则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且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
在此背景下,机构进一步指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本土化进程,并实现集中度提升。
另一方面,出海也是各机构看好的方向。据国家药监局指导编发的《2023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收约12400亿元,仅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27%。目前国内器械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鲜有规模较大的代表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3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方正证券分析师周超泽指出,随着国内本土化进程的加快,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开拓海外广阔市场是企业实现进一步成长的重要路径。具备较强的产品力基础及海外渠道基础的公司将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维力医疗、新产业、亚辉龙、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微创医疗、南微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