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樊城:“冷”产业做成“热”生意
本报记者 魏昊星徐琦 杨蕙嘉
冷链物流因其苛刻的储运条件被誉为商贸物流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凭借“襄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襄阳樊西商贸服务型物流示范园区”两块商贸物流“国牌”,通过平台建设、智能化改造和互联网赋能,加速冷链物流产业提档升级,形成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冷链物流“链系统”。
大平台 大流通 大项目
“樊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发展冷链物流的沃土。”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勇介绍,襄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东邻南接多条区域物流主干线路和交通枢纽,尽显“七省通衢”的区位优势。
该基地冷库总容量将达到165万m3以上,目前已吸引超过109家规模以上道路货运企业入驻。货车进出频繁,货物装卸有序,仓货匹配高效,便利、集约、经济的物流生态正逐步形成。
作为襄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重大招商成果,思念鄂西北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正在建设之中。襄阳思念冷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豪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年周转量可达20万吨,不仅覆盖湖北全省,还将连接国内百余个冷链物流节点城市,成为鄂西北地区冷链物流的标杆项目。”
智慧 智能 高效
走进玉湖冷链(襄阳)交易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在这里,传统冷库已被智慧冷库所取代,成为国内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样本。通过OTWB系统接入物联网,冷库内温度被精准控制在-60℃至-18℃之间,确保食材全程冷运“不断链”。地下AGV自动无人输送系统则覆盖了整个园区,实现了货物的快速分拣、打包和配送,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效率。
“我们的目标是让生鲜农特产品能够更高效率、更低消耗地流通。”玉湖冷链物流(襄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泽信心满满地表示。他告诉记者,冷链物流的智能化转型,使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有了价值,经过筛选、比对和分析,可以预判市场的供需关系,帮助商家锁定“爆品”。依托大数据,不仅物流效率大大提升,还能实现精准仓储调度,减少在途损耗与货品积压。
网联 便捷 品质
“互联网 冷链”正在深刻改变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优大集是襄阳本土的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供货商为农户、合作社以及从事果蔬批发的市场主体,采购方为商超、餐饮、企事业机关食堂,产供销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采购商可以在App上一站式下单。
“这里每天为襄阳3000多家酒店、餐饮、食堂提供日杂生鲜集采集配服务。”襄阳淘大集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业保介绍,优大集已覆盖襄阳周边8座城市,入驻用户超40万,日交易量达17万单,日均调配车辆800余台,配送农产品900多吨。
为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优大集将冷链融入农产品流通,凭借“移动冷库 集配中心”,农产品在产地就能进行初步的包装、分拣和冷链处理,随后通过高效的物流网络直接配送到销售终端,提高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