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热”折射终身学习热潮
从剪纸烘焙到手工篆刻,从插花茶艺到书法摄影,如今,形式多样的夜校课程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全新打开方式。不少年轻人告别下班后宅家看剧刷视频的生活,选择走进夜晚“小课堂”,在收获新知、享受松弛的同时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精神上的多重满足。
在社交平台上,“夜校”频上热搜,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致远书院(青年夜校)首期开设的8门课一天内就被抢光,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夜校“遭遇”几十万人同时抢课……“夜校热”由此可见一斑。
火爆出圈的夜校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17年毛泽东同志便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开办过工人夜学。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成立了大量技术夜校,旨在帮助工人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产技能。改革开放后,各种函授教育和夜大学蓬勃发展。如今的夜校,人们对其实用主义的考量渐弱,而呈现出更强的文化属性与精神特质,人们上夜校的目的已从过去的掌握一技之长转变为现在的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
“夜校热”有效满足了人们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夜校热”折射的正是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各地夜校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选择,从传统手艺到人工智能,从乐器学习到体育锻炼,种类多样,充分满足了不同群体职业发展、兴趣培养、社交拓展等精神文化需求。
“夜校热”助力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夜校热”出现的背后是新型夜经济的兴起。夜经济拓展了文化消费新场景和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相较于高昂的私教课,单价几十元不等的夜校课程性价比凸显,激发了人们为兴趣买单的动力,也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非遗技艺等小众门类凭借“夜校热”收获了颇多关注,如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非遗夜校”开设的滇剧表演课程、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青年夜校”开设的漆扇制作课程都颇受年轻人欢迎,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活力就蕴藏在这些新增的关注中。
“夜校热”丰富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索。夜校的出现,提供了更为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促使学习从“学校的课堂”走向“社会的课堂”,拓展了文化传播的场域。比如,浙江开放大学在夜校的基础上还开设了“青蓝午校”,提供与“青蓝夜校”时间互补、内容联动的学习方式。此外,各地的夜校根据授课对象不同,设置前沿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创新性课程等,实现“全年龄段”覆盖,为终身教育模式探索提供有益启发。
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到重新走向舞台中央,夜校这一学习方式正在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夜校提供了贴近需求、时间灵活、性价比高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与学习方式的新形态,夜校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现实。走进夜校的人们,找到了基于共同兴趣形成的社交圈,弥合了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的鸿沟,夜校成为数字时代衔接个人与社会的一种新载体。
如何让“夜校热”得以持续?这有赖于将夜校的热度转化为学习的深度、文化的厚度,以更加包容和鼓励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夜校发展,增强办学实力和支撑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夜校面向大众群体,具有较强的市场导向,课程能否持续开下去,取决于人们的选择。加强监管、规范治理,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筛选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夜校课程。还当提升行业自律水平,通过发布“自律公约”等形式,促进夜校行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成长,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汇聚多方主体合力,提升课程吸引力与普惠性。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推动夜校课程的设计和开设从“我有什么”向“公众需要什么”转变,更好契合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或可探索成立由团组织、高校、市场化培训机构等多方主体参与的“夜校联盟”,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不同领域的资源优势,打造“场地共享、教师共享、课程共享”的行业共同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回应不同群体终身学习的需求与热情,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让人们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王 江,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