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规划资源保障方案 支持新型工业企业发展
原标题:上海发布规划资源保障方案 全力支持新型工业企业蓬勃发展
本报讯(记者 杨玉红)昨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 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以下简称《意见》)。
这份《意见》聚焦工业企业在改扩建、土地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举措,同时致力于构建全市产业用地储备资源池,为重点区域转型发展和产业链生态圈的打造筑牢根基,要求各区确保产业用地储备库能够满足未来约2年优质产业项目的落地需求,为上海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意见》对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的功能定位与用地占比作出了清晰且严格的规定。产业基地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承载区,必须以制造业功能为主导,其中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占比不得低于70%,并严格限制用途变更。若在实施过程中确实需要将工业用地调整为其他用途,相关区政府需遵循“占一还一、就近平衡”的原则,精心制定补划方案,待市规划资源局与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详细规划的编制或调整工作。
产业社区则强调产城融合与功能复合,规划产业用地面积占比不低于50%。对于临近产业基地、产业社区(统称“规划产业区块”)的优质产业项目,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规划产业区块范围进行局部优化。此外,以制造业功能为主的国家公告开发区,也可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纳入规划产业区块范围,以此引导新增工业项目向规划产业区块和国家公告开发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意见》在零星工业用地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优化。对于规划未保留但经区政府认定符合“零增地”技术改造标准的现状工业用地,在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重要生态网络空间等关键要素的前提下,可通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将其纳入零星工业用地管理范畴;若涉及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在做好规划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总量统筹与平衡衔接后,同样可按规划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充分挖掘存量工业用地的潜力,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选择。
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意见》着力加强存量产业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那些尚未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的存量产业用地,在产业用地转让、新建、改建、扩建以及工业、研发、仓储等不同用地性质转换等关键节点,重新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和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确保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各区政府需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土地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意见》为新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资源保障,将有力推动上海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