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ETF规模剑指4万亿元
日前,上海证券买卖营业所和深圳证券买卖营业地址行业内部披露最新一期基金市场数据。制止2025年1月末,沪市ETF共630只,总市值为27082.11亿元;深市ETF共433只,总市值为9913.06亿元。沪深两市ETF局限合计近3.7万亿元,虽较上月略有降落,但总体仍处于妥当上升通道,短期资金颠簸不改中恒久设置型资金一连流入的态势。
从券商经纪营业的维度调查,在ETF营业竞争名堂中,传统龙头券商与特色化券商形成双线突围: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依附综合气力稳居第一梯队;东方财产、方正证券、华宝证券等则通过差别化机关一连扩大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暗示,ETF包围股票、债券、商品等多元资产种别,支持多元计策、行业轮动等设置方法,满意投资者分手风险、捕获主题机遇的需求,为券商财产打点提供了富厚的器材池,有望成为投顾试点转通例的重要抓手。
大型券商与特色券商
泛起差别化上风名堂
沪深买卖营业所数据表现,制止2025年1月末,沪市基金产物共793只,资产打点总局限达27229.57亿元。个中,ETF共630只,总市值为27082.11亿元。深市基金产物共724只,资产打点总局限达10275.35亿元。个中,ETF共433只,总市值为9913.06亿元。制止2025年1月末,沪深两市ETF总市值为36995.17亿元,较2024年尾局限略有降落。
业内人士暗示,春节前,部门短期资金选择赢利告终以满意活动性需求。恒久看,ETF市场仍处于扩容周期,春节前后的短期颠簸更多反应资金季候性举动,而非趋势性逆转。
从券商经纪营业角度看,2025年1月,沪市ETF(非钱币)成交额(经纪营业)居前五位的券商为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华宝证券、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当月成交额在市场中占比别离为11.42%、5.88%、5.43%、5.19%和4.90%。当月深市ETF买卖营业金额(经纪营业)排前五位的券商为五家“东”字头券商,别离为东北证券、东方财产、东方证券、东莞证券和东吴证券。
从券商经纪营业持有的ETF局限来看,制止2025年1月末,沪市持有ETF局限排名前五位的券商依次为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持有局限占市场比重别离为19.32%、19.21%、6.40%、5.16%和4.85%。深市持有ETF局限排名前五位的券商依次为东方财产、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
综合来看,在ETF营业规模,传统大型券商与特色券商泛起出差别化上风名堂:一方面,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信证券、东方证券依附资源天分和综合气力一连领跑;另一方面,东方财产依托互联网流量生态、方正证券发力金融科技赋能、华宝证券深耕细分产物线,均在差别化竞争中形成各自的亮点。
有望成为
投顾试点转通例重要抓手
2月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实验《关于成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验意见》。必要留意的是,在住民投资端,《实验意见》提出要富厚公募基金产物谱系,低落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完美投资参谋制度法则,敦促公募投顾试点转通例,有序扩大可投产物范畴等。民生证券以为,《实验意见》继承敦促公募降费,投顾试点转通例有望全面放开,而ETF或成为重要抓手。
东吴证券研报暗示,历经多年高速成长,穿越资管新规、理财净值化、数字化转型等多轮厘革风暴,中国财产打点行颐魅正进入黄金成长周期。跟着财产打点转型一连深化,券商投顾团队快速扩张,2014年-2023年,投顾人数复合增速达11%,占从业职员的比重从12%晋升至22%。经纪收入中的投资咨询收入虽保持增添,但占比仍较低,具有较大增添空间。
东吴证券以为,基金投顾营业已具备由试点转向通例的前提,将来有望加快成长,这有利于培养专业买方中介力气,改进投资者处事和回报,优化成本市场资金布局,促进基金行业高质量成长。
业内人士暗示,ETF营业已成为券商轻成本营业的增添极。ETF因其透明性、器材性及风险分手特性,成为投顾资产设置的要害载体。在投顾试点转通例的大配景下,券商可通过“ETF+投顾”模式晋升客户黏性。除代销外,券商的ETF做市、托管、衍生品等营业还可以孝顺非偏向性收入,低落券商对单一营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