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动速读是骗人的,但专家称1分钟3000字是有可能的

科技新闻 2019-10-18165未知admin

  文管丢丢

  最近一则视频广泛流传,视频中的孩子不断翻手中的书,发出像点钞一样的声音。宣传者称只要速度够快,孩子们可以在1—5分钟内阅读完10万字的书。

  凭借翻书所形成的量子波动,不用眼睛看就能了解书中含义的科学速读法,这种让人瞠目的方法被称之为“量子波动速读”。

  量子波动速读最初由日本人飞谷由美子研发,全称是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QSR,其原理源于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看似静态的文字实际上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该方法以迅速激活右脑为目的,通过想像训练,视觉训练、高速度视读训练等,全面提升资讯转换成图像的能力。即便是外语书,翻书的过程亦能激发大脑迅速翻译。

  这一方法还被推广传到了中国、印度、美国等多个国家。量子波动阅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眼睛看,调动HSP高感知力去学习。HSP高感知力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主要指的是对于一系列事物敏感度非常高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特质。

  这个心理学上的特质能够在物理世界直接感受知识传播的波,即便你带着眼罩也没关系,迅速翻完书之后都能够直接复述。

  这一方法遭到了多数专家的质疑,据封面新闻的报道,心理专家唐映红认为,阅读的心理过程,包含着视觉识别、形音转换、语音通达、语义通达,而每一个心理过程都有时间的限制,视觉刺激到视觉识别,这是感觉到知觉的过程,受制于神经系统的传递速度,任何快速阅读都有不可逾越的机体极限。”

  北京理工大学量子物理学教授尹璋琦在腾讯新闻点评时表示,这纯粹是骗人的把戏,他还指出,这几年蹭量子热点生造出来的伪科学名词很多。

  网上出现了一边倒的态势,大多数人都认为量子波动速读是骗局。我们向一些小学家长了解,家长表示没有听过此类的培训班,即便有也不会送孩子去。

  根据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的权威解读,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六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

  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等等都涉及。家长希望孩子读得更快,只要读得更快就不至于被落下。

  速读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多知网独家采访了金色摇篮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发展心理学博士、儿童发展专家程跃。他认为,“量子波动速读显然是一个骗局、伪科学。”

  “这个骗局借助了一些快速阅读的一些逻辑,对日本七田真阅读训练法进行夸大和错误加工,冠以量子力学的概念欺骗受众。大多数情况下,人进行自然阅读,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存在着走神、停顿、跳读,反复回读等问题,通过专业训练改变这些东西不良习惯,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不仅如此,从生理上说,我们的视觉速度比听觉速度要快,但由于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们的听觉可以直接对语言进行理解加工,听到即理解。但阅读则要通过内部语言将内容传到听觉中枢进行加工理解,这样视觉速度就受到了语言速度的限制。如果可以让大脑直接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形成眼脑直印,就可以将“读书”转变成“看书”,从而提高阅读速度,这种训练也是小步骤、阶梯化进行的,不可能短时间到如此不可能的高效。”

  “正常人阅读速度,受到声音速度的限制,大概在1分钟350字—450字,如果突破听觉理解,形成4倍速、8倍速,甚至更高的阅读速度是可能的,小学生经过多年训练,稳定在8倍速阅读,就 非常不错了。约1分钟3000字左右是能做到的。但是1分钟10万字,即便世界最顶级的阅读高手,经过长期训练手指翻书的速度跟得上都是不现实的,对于普通孩子,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事。”

  阅读得更快和更多是人类的欲望。

  对速读和记忆力的追求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只要搜索相关词汇,就会有大量的相关报道、视频以及课程,其中不乏影像化作品。

  电影《雨人》由好莱坞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和汤姆·克鲁斯主演,最终荣获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霍夫曼因成功塑造“雨人”这一角色赢得奥斯卡影帝。

  《雨人》讲述的原型是一个叫金皮克的人,他具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金皮克16个月大时,他的父母就像一般家长一样,开始读诵一些书籍给他听,且边念边拉着金皮克的手指顺着每一本书的内容滑过这些字里行间,金皮克竟能记下父母念给他听的每一本书,立即将听到的内容复述。

  金皮克在出生后第1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记忆书本的内容。他阅读速度很快,一页大概仅需要8—10秒的时间,有时候甚至可以两只眼睛同时分别阅读左右两页的内容。

  他的脑子就像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可以过目不忘,还能自动搜索,在一年后还可以记得95%的内容。他从四岁起已阅读过的书籍超过9000本,被专家称为“金电脑”。

  金皮克被医生诊断为左脑损伤,所以他的过目不忘其实是不可复制的。

  在美国,总统还曾卷入速读课程的骗局。据南方周末报道,在美国体系化的速读培训始于1950年代末,其先行者艾芙琳·伍德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你愿意一粒一粒地吃一餐米饭,还是好好地吃一勺?”她声称她的方法能使阅读速度提升至平均速度的二至五倍。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阅读速度,约是每分钟250个词。据说伍德的速度是每分钟2700个词。肯尼迪、尼克松和卡特三位总统,都曾派遣白宫工作人员前往伍德创办的培训机构学习速读。自伍德创立这个行业,美国出现大量速读课程,以各式各样的方法提升阅读速度。

  就像好身材不是一天练出来的一样,阅读的速度和记忆里也不可能是。正如心理学家唐映红说的,“需要抛弃任何可以快速提高智力或认知能力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世界上没有任何提高认知能力的捷径。“

  知乎上有一位脑科学专家在两年前写的文章《速读是套路,多读才是王道》指出,常见的速读技巧包括扩大视野法,略读法(skimming),引导法(meta guiding),抑制默读法(subvocalisation inhibition)等。

  他认为,“所有速读法都有意无意的忽视了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大脑将文字转化成意义的过程。这样一个认知过程是需要时间的。速读培训利用了人们想要走捷径的心理来做商业运作。速度只是一种套路,是治标不治本的。”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