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0座公厕装上了“大脑”,将来会有多聪明?全国首个建设导
给公厕装上“大脑”,让它们智慧起来,是上海推进“厕所革命”的重要一步。
位于杨浦区的邯郸路公厕就是一座智慧公厕。
首先,公厕入口左侧的“打卡机”变成了“认脸机”,往摄像头前一站,机器就会通过面部特征认出是哪位管理员,帮其打卡上岗。
打卡完毕后,公厕管理员用手指在“认脸机”旁的大屏幕上戳几下,便更新了原本要在纸面上登记的保洁服务记录、损坏设备报修等信息。
公厕管理员用脸打卡
智慧公厕方便了管理员,更方便了使用者。邯郸路公厕每间厕间都配备了门锁和红外感应器,当如厕者在内部锁上门后,感应器探测到有人,便会在外面的屏幕上显示该厕间被占用。
门锁和红外感应器是大数据的收集器之一
这座智慧公厕还能监控具体的如厕时间,如果超过15分钟,将自动报警给管理员,提醒其前往厕间查看,以免使用者发生意外而长时间无人发现。
不仅会“看”,邯郸路公厕更会“闻”——借助厕间上方的环境监测设备,公厕内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的浓度每隔5分钟就会刷新一次,显示在屏幕上,供部分对异味敏感的如厕者参考,也能让保洁员更及时地找出问题并解决。
臭不臭?公厕“闻”得到!
装上“大脑”的公厕,具备了记录、存储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可以为上海公厕的规划建设“献计献策”。这些智能公厕获得的大数据将为上海更科学合理地布局公厕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而以往,管理部门更多依靠统计数据、公厕管理员经验判断、公厕周边区域发展规划趋势等来决定公厕的布局、男女厕位比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像邯郸路公厕这样的智慧厕所在上海约有150座。其中,普陀区智慧公厕的覆盖面最大,全区80%的公厕已纳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用户管理、人员考核、设备报修、公厕自查和质监记录等功能,前端和后台数据同步,实时传输。
数据平台连接着每一个公厕内的“大脑”
将来,更多的智慧公厕将出现在上海需要它们的地方,上海现有的150座智慧公厕将成为参考模板。上海市绿化市容局透露,全国首个地方性智慧公厕建设规范文件《上海市智慧公厕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近期已出台,将指导上海智慧公厕建设的设计和运行。
导则明确,智慧公厕是指广泛运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新兴材料、生物处理等前沿技术成果集成建设的公共厕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查阅导则发现,智慧公厕必须具备基础智能、环保节能、公众服务和运营管理等4个方面的硬件设施。
基础智能设施方面,导则明确智能公厕应有以下基本配置:厕位智能监测系统(感应人体、指示厕位占用状态)、环境监测系统(检测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和烟雾)、环境调控系统(新风系统)、资源消耗监测系统(管理用水、用电、智能洗手液等方面的消耗)、安全防范系统(感应人流量、有紧急呼救设备)、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能发布信息的显示屏、获取用户反馈与体验评价的设备)等。
嘉定汽车站智能公厕和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智能公厕的数据显示屏
环保节能与否,也是公厕能否称为智能公厕的硬指标。导则明确,智能公厕至少要配置自动感应冲水系统和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节约用水用电。
比如宝山区月浦镇的北安路公厕,经过改造的它,自从201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很少缴纳电费。秘诀在于公厕屋顶的30多块太阳能发电板。公厕管理员表示,改造前的北安路公厕,平均每个月电费在七八百元,现在运行了两年多,电费账单上的数字经常为“0”。
除了屋顶,北安路公厕在地下还有一个秘密——蓄水池,如厕者洗过手的水流入蓄水池存放,需要的时候就用来冲洗厕所。凭借这个循环利用系统,该公厕每天可以节约一半的用水。
北安路公厕,上图为太阳能屋顶,下图为物尽其用的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