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打击电信诈骗封号,不应伤及无辜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很多人都遇到过电信诈骗带来的困扰,可是最近有一批网友在打击电信诈骗的行动中遭到误伤,工作生活大受影响。
10月14日下午,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上,不断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微信、QQ被莫名其妙封号了。封号后还收到提示称,被封原因为被“通报封停”。
该提示还提供了解决办法,称如有疑问,请联系普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并附上地址和14个联系电话。但网友反映,电话根本打不通。直到两三天之后,仍有不少被封号的网友像没头苍蝇似的在网上乱撞,徒劳无功地尝试着网上流传的解封办法。据反映,云南的网友“受伤”最严重,解封最慢。
这次执法行动波及面之广,可谓罕见。目前相关内情还不十分清晰,有关部门只大略说是“针对中缅边境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情况”。电信诈骗是全民公敌,公众支持严厉打击,事急从权的道理也不难懂。但这次行动暴露出的一些缺漏,是值得总结与反思的。
其一,精准性不足。在海量被封账号中到底有多少账号是真正属于违法犯罪分子的?如果比例过小,只能说明执法者在行动之前掌握的数据不够充分,设置的参数过于模糊。这种先批量查封,再人工慢慢审核的做法,有效性值得怀疑。因为在劳师动众的筛选过程中,难免会打草惊蛇。
其二,低估了“次生伤害”的规模与杀伤力。在社交媒体时代,许多人的工作、生活几乎全部安置在一个账号上。微信服务器但凡宕机几分钟,就能上热搜,引发全国媒体的报道。而这次不少人的账号一封就是好几天,其焦虑心情非常容易理解。
一个刑侦支队、14个手机号,面对海量的被冤杀账号解封需求,就像拿一个细水管给堰塞湖排水。“排水”不及时,导致“水流”到处蔓延,以致“次生伤害”大有淹没主任务之势。
其三,事后应对不够灵活。如果说预估不准确,那么在舆情出现之后也应该调集力量迅速疏导,如果说封号属于事急从权,解封也应该同样事急从权。报道里有一个细节,说有人去派出所登记,发现“派出所人山人海,都是去弄这个事情的”,自己登记了信息、交了身份证复印件,但很长时间过去后还没解封。这就令人不解了,这些人都跑去派出所了,为什么不能优先解封?真正的违法犯罪分子还敢自投罗网不成?
在大数据时代,这次打击电信诈骗的行动却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技术含量。是行动仓促还是执法部门与网络平台公司的合作不畅?有必要向公众做出详细的解释。这样才能赢回公众对执法行动的支持和信任。
西坡(媒体人)
编辑 井彩霞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