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融资渠道、躲避美国打压…二十岁的阿里执着地要赴港二次上市
2019年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的日子,马云选择在今年9月10日正式退休,终于做回了“马老师”的本职工作。
回想20年前,马云和他的北漂兄弟们黯然从北京回到杭州,十八罗汉凑了50万人民币,创立了阿里巴巴。
那个时候的中国互联网,还处于无知的荒蛮地带,从业者大量都是没有稳定收入的社会边缘人物。马老师经常被人嘲笑是在做梦、吹牛,但二十年过去,马云的梦却已成真。
随着马老师的卸任,他与港股市场的缘分也告一段落,然而阿里与港股市场的缘分并未结束,近期阿里的港股上市又迎来新的进展。
一、阿里二十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长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旗下不仅有淘宝、天猫、支付宝、饿了么口碑等产品,还形成了涵盖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等的生态,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出行、购物再到缴纳水电煤气、提取住房公积金。
适逢20周年,这20年,阿里到底经历一番怎样的脱胎换骨?
1999年到2002年是阿里巴巴的创业阶段,其主要业务是 B2B 跨境电商业务。早期阿里的B2B业务帮阿里建立了系统的管理体制,并培养了一批号称“中供铁军”的优秀骨干。随后的2003年到2005年这段时间是阿里巴巴的成长阶段。这段时间,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业务陆续成立,并在2005年收购了雅虎中国,确认行业地位。
随后,2007年,阿里启动“大淘宝”战略,以淘宝为流量入口,打通支付宝、口碑等产品,通过广告变现。2010年,淘宝全面探索电商模式,形成“淘宝网(C2C)+一淘网(搜索模式)+淘宝商城(B2C)”三个部门,其中淘宝商城2009年上线,由张勇带队,并创办第一次双11,再次定义了光棍节。
为了能够支持多元化的业务和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阿里巴巴在2011到2013年间进行了多次的组织架构变革。2012年,阿里集团一拆七,形成了七个事业群,阿里历史上的“七剑下天山”。
2013年,七个事业群再次拆成二十五个事业部。马云评价为,“这是阿里13年来最艰难的一次组织、文化变革。”其背景是,阿里要完成移动端转型的重大战略,2013年9月,张勇被任命为集团COO,执行移动端转型。
2016年3月,张勇宣布完成移动端转型,移动端月活4.1亿,占总体月活用户97%,移动端GMV/收入,占比分别为62%和47%。2015年,张勇提出“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架构,以天猫为试点,推向全集团。随后大中台继续迭代,面向未来开发“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2018年9月10日,马云宣布张勇为接班人,2019年的教师节,张勇正式接棒。
组织架构的变化往往能够真实的反应企业家的想法。如果把阿里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十年,前一个十年,阿里从最早的B2B业务进入到“大淘宝”时代,后一个十年,张勇帮助阿里打造了天猫品牌、双11,带领阿里完成移动端转型,完成“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改造,为集团建立从“新零售”到“五新”战略,重拳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最终成为马云接班人。
马云退休,张勇接班,标志着阿里在从依靠个人特质,向依靠组织机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升级。正如教师节当天,马老师泪洒当场,再次表达了这个观点——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未来,张勇将在马老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阿里的商业操作系统,但他的处境也不容乐观,面对线上拼多多,线下美团的挑战,张勇将如何作为,拭目以待。
不过在此之前,对张勇来说,如何确保阿里顺利赴港二次IPO,将是眼下最重要的考验。
二、阿里与香港市场的缘分
说起阿里与香港市场的交集,其实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阿里07年曾在港交所上市,12年私有化退市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头顶B2B概念登录港交所,融资17亿美元,超募265倍,13.5港元的价格上市后,挂牌后其股价一度飙涨至41.8元,为IPO价(13.5元)的三倍,赢得「香港新股王」的称号,但是紧接而来的是金融危机的一路下跌,时隔五年,2012年2月21日,宣布每股13.5元私有化,并于2012年6月20日,撤销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为美国整体上市做准备。
2、2014年6月阿里双雄赴港上市(阿里影业、阿里健康)
2014年,阿里巴巴旗下健康业务板块借壳中信21世纪(阿里健康,布局大健康业务,文化业务板块文化中国传播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影业,1060.HK)布局文化产业,成为当年的明星股,在阿里系光环下,涨幅惊人。
3、2014年9月赴美上市
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发文称:“我们没有期望香港监管机构为了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做出改变。”这也间接宣告阿里巴巴谋求香港上市失败。
如果当时阿里巴巴能够在香港上市,无疑会成为港交所史上最大的IPO,然而最终却因为阿里巴巴所主张的“合伙人”方案而被拒之门外。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美股上市,上市后持续大涨,目前市值4622亿美元。
4、香港拥抱新经济,修改上市规则,向阿里发出回港上市邀约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布:将在主板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 这是港交所错失阿里巴巴后,痛定思痛,做出的重大改革!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评价这次改革是香港市场近二十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
2019年1月8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向阿里巴巴发出回港上市的邀约,马云回应:我们一定会认线日,阿里巴巴集团官网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将其普通股一拆八,以便增加其筹资活动的灵活性,包括发行新股,市场猜测这是阿里巴巴为二次上市做准备。
不差钱的阿里为什么要在香港二次上市?
按照阿里巴巴此前官方的说法,阿里「二次回归」旨在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提高流动性。
)融资需求。回港上市能够进一步完善阿里巴巴的融资渠道,目前阿里新零售、云计算,海外市场业务等都处于扩张阶段,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阿里系投资上市公司速度明显加快,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分散风险。美国对阿里的审查依然不断,美国贸易代表处此前公布报告,阿里再次被纳入销售冒牌货品的「恶名市场」名单,而且又有议案,可能将让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直接受美国法律监管,令其承受的风险大增。9月底,美媒彭博社“曝料”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限制美国资本流入中国,措施包括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虽然美国财政部急忙出面否认上述消息,但种种迹象表明,在香港上市也是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来说,阿里巴巴的回归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算是兑现了马云当年想来香港上市的诺言,同时港交所勇于变革,制度灵活多变的做法,也是香港为了新经济公司主动改变上市规则以来的成果体现,将使得更多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考虑来港第二上市,带动港交所成为吸引新经济公司的上市之地。因此,港交所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花旗认为,如果市场对阿里巴巴的兴趣与腾讯相若,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甚至有望增加10%至15%。
就阿里股价来说,机构投资者更关注其长期成长与估值逻辑:
1)阿里市值依靠电商支撑,增速虽然慢了,但是提供良好的现金流,可以培育新的增长点;
2)从长期看,中国2B公司很弱,主要是经济增速快,粗放增长习惯了,阿里恰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可以在2B领域把生意做大,赛道天花板高;
3)基本面优秀,二季度营收增速42%,高于其他互联网科技巨头20%左右增速;
4)估值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底部区域 30PE。
所以,阿里是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最硬的核心资产,相比在美国上市,在香港上市更有利于体现国内投资者的价格发现机制,另一个侧面也可能对阿里的美股股价起到提振作用。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