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件商品数据告诉你,双11网购真的那么划算吗?
“双11”越来越复杂的活动规则,其实是经济学上概念上“价格混淆”的商场实战。如此一来,“双11”的复杂规则,会为店铺之间的激烈竞争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通过这种较为“隐蔽”的对抗方式,提高店铺利润。商家也能借此将消费者进一步细分,部分支付能力强、但时间不充裕的消费者可能会放弃多店比价,购买到并不那么划算的商品。
第11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落幕。
从最初的全场五折大促,到如今五花八门的活动优惠,在“双11”当天买下来的商品还划算吗?狂欢价,定金减免、叠加津贴和优惠券,限时限量抢购,越来越复杂的游戏规则背后是让利还是营销?
为此,澎湃新闻()收集了天猫网站1501个细分品类下销量最高、参与“双11”活动且有历史价格记录的1190件官方旗舰店商品,并分析了商品的历史价格和优惠政策,试图解答这几个问题。
近两成抽样商品价格高于全年最低价
根据天猫官方的活动规则,参加2019年“双11”的商品的销售价格需要在近两个月最低价的基础上打九折即可(部分类目除外)。至于是不是全年最低,官方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要求。
以近一年的历史价格为参考,抽样商品中,有八成商品在“双11”给出了比近一年最低价更低的价格;即在“双11”当天,你很有可能可以买到更实惠的商品。其中,有近一成商品会在近一年最低价的基础上至少让利20%。
不过,也有部分商品在“双11”当天和其他时间段购买价格差异不大。有27%的抽样商品“双11”促销价与近一年最低价持平;另有11%的商品折扣比例并不大,促销价在近一年最低价的九折以上。
还有的商品反而更加贵了,占到抽样商品的19%。例如一件89元男装短款T恤衫,在去年“双12”的时候只需半价就可以买到。
不是所有品类的商品都值得在“双11”购买
不同商品在“双11”的优惠力度不一。这与商品的特征相关,不同品类的商品有其更适合做促销的时间节点。那在“双11”当天,购买什么品类的商品会比较划算呢?
我们将这1190件商品划分为24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实在“双11”的箱包、衣服、鞋子、家具和日用品的价格大多低于近一年的历史最低价。其中,服装和鞋子的优惠力度最大,有94%的抽样商品在近一年最低价的基础上仍然有不同程度的让利。
但如果在当天购买书影音类产品,就会有很大的概率会买亏了。超过四成的书影音产品价格高于历史最低价。以大家高中时期都比较熟悉的新东方绿宝书《高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为例,在“双11”当天需要花24.90元购入,然而它近一年的最便宜的时候是高考前的一个月。在那个时候做促销活动可能会更吸引家长和考生买单。又比如家电产品,夏季的促销力度会相对比较大。
双11活动规则有多复杂?11种玩法69种叠加组合
在“双11”活动中,战线最长的便是预售商品,从10月20日0点开始到11月11日1点后结束。每年到了“双11”,往往会有网友调侃道,“付定一时爽,尾款火葬场”,为自己冲动付定金买单。这些预售商品是否真的带来了实惠?
通过梳理样本中的310份预售商品发现,大部分预售商品还是有一定的优惠,68%的商品定金膨胀了一倍及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我付了50块的定金,就可以翻倍使用。此外还有16件商品预售价在百来元左右,但没有任何的膨胀折扣,占坑居多。
除了预售优惠,叠加购物津贴、优惠券也是“双11”的优惠玩法。将样本商品所参与的活动进行归类,发现双11活动类型主要涉及11种玩法,九成商品涵盖1-3种玩法。
直接降价的商品,虽然看起来真诚朴实、没有套路,但从我们统计的样本来看,有一半直接降价的商品沿用了“先涨价再降价”的游戏策略,你不仅得不到优惠,更有可能买到比平时活动更贵的价格。
叠加多种玩法的商品优惠力度会稍微大一些,但如果考虑到诸如提前付定金、抢限额优惠券、凌晨火速抢前500名的游戏规则,实际参与“成本”也不小,而且多种优惠的叠加就像一个漏斗,比如天猫常见的满400-50的购物津贴,普通人往往也用不足每一块钱。这样一来,商品的实际到手价格跟页面显示的最低价,也会有点小差距。
“双11”越来越复杂的活动规则,其实是经济学上概念上“价格混淆”的商场实战。所谓价格混淆,简单来说就是人为增加比价难度,令人无法快速做出判断。比如说,一件打7折的商品和一件满400减50、20元定金两倍膨胀、并可叠加店铺20元优惠券的商品,普通人很难分辨哪一个更划算。如此一来,“双11”的复杂规则,会为店铺之间的激烈竞争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通过这种较为“隐蔽”的对抗方式,提高店铺利润。商家也能借此将消费者进一步细分,部分支付能力强、但时间不充裕的消费者可能会放弃多店比价,购买到并不那么划算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