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被裁员工自述:对不起,我把工作弄丢了
互联网公司,裁员和明天,哪个会先来?
文 Tech星球 马微冰 杨景诒 张雅婷
谁也说不准哪一刻会把饭碗丢了。
裁员,从来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难以启齿的一个线年动荡的互联网公司中,这一问题越来越难以回避。
11月28日,闹得沸沸扬扬的网易裁员风波停息,公司与员工最终和解。上周末,身患“扩张性心肌炎”的网易游戏策划认为,自己被裁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发文控诉网易。
在此之前的10月份,脉脉上有网友曝出新浪阅读业务线%,下午两点通知,五点拿到离职证明。再往前看,Wework、宝宝树、易到、人人车、keep等明星互联网公司也都曝出裁员新闻。
2019年,业务调整、优化编制、融资失败,甚至是高层的人事变动,都是互联网公司裁员的诱因。裁员背后,互联网公司发生了什么?Tech星球联系了5位遭遇裁员的互联网公司员工,与他们聊了聊自己被裁的经历。
OYO :整个公司的人都成了业务调整的“牺牲品”
被大公司收购是一件好事,今年3月份时,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当时,得知贝壳友家要被OYO收购,实行双品牌战略,我们都以为自己要开启新的征程了。
OYO前后拿了10多轮融资,背后还有许多知名机构的投资。在进入中国市场一年多的时间内,便在200多个城市开了7400家酒店,所以我们对于公司前景还是十分看好的。
然而就在上周三,有同事收到了HR的邮件,“因组织发生重大变更”,邮件里短短几句话,就概括了整个贝壳友家业务线都要被裁撤的原因。随后我们也被HR约谈,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贝壳友家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在3月被收购后入职OYO。后来5月份,OYO宣布成为“中国第二大的酒店集团”,贝壳友家在那段时间也陆续招了一批人。直到上个月,各个部门还有人陆续入职,全国各地员工加在一起有1400多人。所以我们都觉得OYO在中国还在上升期,贝壳友家也处于正轨。
今年6月,有报道说OYO陷入资金链危机,裁撤了不少人。不过那次并没有影响到贝壳友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向自己逼近,直到上周三我们收到了那封沉重的邮件。
因为整个子公司裁撤涉及到了很多人,裁员信息很快就被传出去,并且有媒体将之曝光。OYO总部也感受到了一定压力,在媒体曝出后裁员暂时搁置了两天,上周五才又重新启动。
对于被裁掉的人,贝壳友家给出两种处理方式,没过试用期的员工补偿一个月工资,过了试用期和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是给予N+1的补偿。
我在接到HR通知后,接受了裁员结果。但有同事很早来到贝壳友家,认为HR最初给予的赔偿方案,既不讲情面又不符合劳动法,所以没有同意。最终在几日的协商后,得到了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8个月的时间,我们经历了欢喜到忧伤,心中的落差难以平复。看到自己为之付出那么多汗水的公司,最终在资本压力下做出改变。
别的酒店花十年做的事,OYO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快速扩张的OYO,即使拥有多轮融资,但还是无法弥补巨额亏损。有媒体报道OYO 2019财年的亏损增加了6倍,可能要到2020年才能开始盈利。而且今年7月的时候,OYO中国区裁了接近一半的一线员工。
原本计划的双品牌战略,在巨大的亏损面前只能选择放弃,酒店民宿这个行业着急不来,或许在它处于最疯狂扩张时,我们应该就预示到了最终结局。
欲速则不达,物极也必反。
今日头条“好好学习”APP:试水新业务水土不服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能进入今日头条是莫大的幸运。
去年底,我加入今日头条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当时被分在一个知识付费项目组,名为“好好学习”。
这个栏目是今日头条去年4月左右开始内部孵化的,当时大家都觉得今日头条做知识付费前景不错,我也就很开心去入职了。
教育一直是今日头条的重点发力领域,公司也想用最大的资源做好。刚入职后,大概4、5月份,公司空降来了一个新项目领导,级别很高,直接向当时的CEO陈林汇报,全面负责项目的产品、运营,“好好学习”主编也向其汇报。只是新领导对于业务有些不熟悉,在密集的招人换人后,项目绩效依旧不见起色。
好好学习APP 2018年7月份的页面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也是带着一腔热血来的,刺激老员工换血新员工是常见做法。7、8月的时候,先是陆续拿主编开刀,最终主编都离职了。直到2019年上半年,内部同事也无法接受,相继离开。
我当时刚参加入工作,一直感觉只要好好工作就一定能有成绩,但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项目领导开始每天找员工谈话,从细节挑问题,暗示我们可以去外面寻找更好的机会。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样做无非是想平衡人力支出。但最终将我们冠上“工作能力差、不符合预期”的标签,给我们打低绩效。在这样的施压下,最终我们20多名团队员工都被以业务能力不合格的名义被动离开。
从2019年初开始,团队调整了大半年,多的时候半个月大约有10来个老员工被“优化“,负责技术、产品、运营的同学也都相继转岗,如今“好好学习”归属于其他部门下面。整个项目也从最高峰的100多人,到如今仅剩一部分人也分别被划分到其他业务部门。
其实在今年上半年离开时,我还是有点痛心的,毕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字节跳动是我很看好的一家公司,教育也是很有潜力的部门,但只能说探索知识付费领域,交学费也是件正常的事。
4月份,同样是字节跳动旗下的教育产品gogokid也开始裁员,或许字节跳动在教育领域还没有找到清晰的模式,无论是产品还是决策者,都需要继续磨砺。
如今好好学习APP已经许久不更新了,现在今日头条首页上只能看到付费栏目。但我依然还记得,曾经为之努力熬夜的夜晚。希望在经历坎坷后,今日头条后续能将这块业务做起来,我们这些老员工也能比较欣慰。
优信:裁员千人只在一瞬间
我在优信工作了1年多,负责新车金融业务,按照现在互联网公司跳槽的频率算,我算得上是老员工了。
但今年6月,当我被通知裁员时,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除了我所在的金融业务部门,公司基本所有业务线都裁员了,只不过各个部门比例不一样而已。
在6、7、8月份,我们部门相继接到裁员通知,将近一千人的员工在三个月时间内几乎全部裁撤。首要裁的是直营部门和区域销售。在我们整个部门中销售占比最多,将近达到80%。对于销售人员公司直接砍掉他们的底薪,因此他们很多也就自己跳槽了。
跟HR谈的时候,我当时的压力比较大,因为我们也没有经验,所以在谈的时候只能咬住最高的赔偿标准,保证自己的权益。
我们谈赔偿的时候也很爽快,优信的效益不太好是内部都知道的事。新车金融的业务起步较晚,由于受到市场行业影响,一直没很大的起色,销量都不太好。虽然,汽车金融业务是优信营收的大头,但主要都是二手车金融的业务,与我们新车金融没有太多关系。
今年7月,优信的二手车助贷业务与58金融旗下Golden Pacer合并,在58进驻之后,一直有风声说新车金融业务要被裁。因为最赚钱的业务都出售给他人,我们长期没有起色的业务线肯定命运堪忧,也在那之后,或多或少心里有些预感,只是没有预料到来的那么快。
优信的裁员还是比较和气的,并没有那么多血雨腥风。在如此大规模裁员中,大多数员工的利益还是得到了保障。
在今年瓜子、人人车大力推行二手车交易,优信的“全国购”业务数据却增长表现不佳。在金融业务合并后,还有传言说58同城将要收购优信。58虽然已经回应了此消息不属实,但是对于优信的未来,我还是有点担忧。
未来优信或将会集中精力做二手车买卖交易,曾经失利的金融业务,或许会告别一段时间。毕竟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中,存活是必要的。被裁之后,我不会再进入汽车金融行业,吃过一次亏之后,伤痕依旧还会留下。
松鼠拼拼:就算没被裁,我也会离开僵死的公司
生鲜电商是去年的热门赛道,松鼠拼拼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当时看好这个赛道,因此很爽快的加入了其中。
凭借着微信的流量红利,以及二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熟人团购模式的认可,松鼠拼拼4个月完成了共计6100万美元融资,上线不到半年GMV过亿元。
公司发展很快,创始人杨俊曾公开表示,“松鼠拼拼仅用了6个月就完成了美团当年18个月做的事”。来到这样发展前景大好的公司,我感到能力被认可,也非常想做出一番成绩。
但我渐渐发现,公司人员和规模的迅速扩张,意味着对公司管理团队的决策要求很高,团队成本控制能力要强。
而快速发展的松鼠拼拼并没有做到。公司管理层战略摇摆不定,内部还有一定的分歧。决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库存管理和商品规划混乱,再加上供应链长期无法线上数字化,在用户端没有形成良好的口碑。
用户没有享受到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复购意愿也有所下降,活跃社区变少了,单社群GMV大规模下降。再加上扩张带来的人力成本用增长,这些问题使得资本看不到亮眼的营收数据,融资无疑更加困难。
大规模烧钱的松鼠拼拼资金告急,内部有些高层已经预示将会出现裁员,业务优化和资源整合无不在透露这方面信息,但是基层员工并没有这么清晰的判断。
8月份,猝不及防的裁员便发生了,裁了大概75%的人员,直营体系全员裁。紧接着10月份,便发生了第二次裁员。之后便和食享会合并。在两波裁员后,公司内部现在大概只有100人左右了。要知道,在辉煌的时候我们曾一度有2000多人。
对于裁员的消息,我们大多数同事都很意外,因为今年我们是为数不多依然拿到融资的社区团购电商。意外地发现自己突然输了,但不知道输在哪了。
我是今年10月份那一波被裁的,因为对零售业一直有执念 ,我比同事更早预感到公司经营不善的种种问题,松鼠当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但是我依然希望它能挺过难关。
松鼠拼拼整个团队都比较年轻化、互联网化,虽然此次我们只能暂时告别,但以后都还会选择创业或进入新公司,新生力量依旧是值得期待。
在我们看来,一艘失去动力的船停在海上,可以逃生、可以求救、可以原地等待,等到最后只能是船上食物消耗殆尽。现在船长交出控制权,放大家去寻找生路,也是正确选择。
楚楚街:做起来就能财务自由,做不起来只能统统裁了
我是在2017年进入楚楚街,楚楚街也算国内比较早开始做电商的玩家,看好电商的发展前景,我进入楚楚街做产品岗位。
楚楚街最开始的业务是电商导购平台,主要是做优惠券分发的,简单解释就是“量产9块9包邮”。
直到今年9月,多次转型不成功的楚楚街,开始按部门分批次裁员,人事开始找员工一个一个谈话,先解决边缘化的部门,每次裁几十个,给出了基础N+1的赔偿方式 。现在北京总部基本上算是全裁光了,600多人的公司,现在也只剩下大连那边几十人不到的编制了。
接到裁员通知时,我并不太惊讶,留到现在的员工,多数是因为对公司有感情。在2017年的时候,双十一增速放缓,传统电商饱和。加上那段时间微商特别火,大家就都开始做社交电商。
楚楚街也开始转型,在很多领域试水新产品,像大微信客、楚楚帮、小团子等,不过这些功能都只是在短期内进行测试而已。在2018年公司组织架构调整,都被撤掉不做了。
楚楚街开始尝试用微商的打法做社交电商,推出了“楚楚推”。但在当时社交电商并没有成熟的模板,“楚楚推”也是在摸索。前期工作很匆忙,公司在北京,供应链却在杭州,再加上商业模式变更、团队不稳,“楚楚推”增长受阻。
当时公司营收急剧下滑,还开辟了新业务,试图用楚楚金融和楚楚小说,从侧面拉起增长率。但烧了两年钱后,业务上也一直没见到起色。时间一长,外界不时传出唱衰楚楚街的声音。在加上核心团队居于京杭两地,沟通和管理都不方便,团队逐渐失去了信心。
在我看来,楚楚街新开辟的业务比较分散,不够聚焦。2017年的时候,互联网电商都在转型,京东做物流了、聚美做充电宝了、淘宝去发力阿里云,但人家大公司有那个实力,也有自己的规划。楚楚街体量没那么大,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跟着巨头盲目跑,最终也只能累死在赛道上。
如今,我也算是一个电商行业老兵,裁员后又在另一家电商公司任职。或许电商是我一个心结,我依旧还是看好它的。
找工作就像炒股,你不光要了解公司和入职的部门现状如何,还得预测未来几年的情况。但在加速前进的互联网时代,公司的寿命长短充满了很多偶然性。接二连三的裁员事件,也让很多职场人历经坎坷。
在领英发布“2019年度求职体验调研”中,有11.4%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不得不因裁员、行业或企业不景气等原因被迫换工作。超过半数(占比5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在没有接到下一份工作机会时离开岗位。
2019年是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企业都在探索前行。对于经营不善走上裁员的道路,或许是因为毁于资本乐园、或许是在拓展新兴业务中摸黑,再或者是遇到转型难关……
无论哪一家企业,都不想步入裁员的终局中,但在风口漩涡和迷茫抉择时,及时寻求补救措施才是维持企业长久存活的良方。人员缩减、补偿克扣,很伤企业声誉和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