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5.5G来了,比5G多了不止“半点”

科技新闻 2024-05-15197网络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

5G商用的第五年,比5G更强的5.5G来了。近日,中国移动在杭州全球首发5.5G商用部署,打响5.5G商用元年的“第一枪”。4月24日,珠穆朗玛峰区域开通首个5G-A基站,标志着世界最高峰区域,正式迈入5.5G时代。不少人疑惑:5G尚未完全普及,6G正在上路,此时部署5.5G有没有必要?当5.5G走进现实,将如何构建更美好的智能世界?

5G加个A,带来0.5G的大更新

业界普遍认为,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所谓5G-A(5G-Advanced),即5G网络技术的增强版,又称5.5G,是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

5.5G比5G多了可不止“半点”。移动通信技术每一代发展的周期大约为10年,每一个半代技术相比上一代,在速率上都有约10倍的提升。相较于5G,5.5G将使带宽速度提升10倍、连接密度提升10倍、定位精度提升10倍、能效提升10倍。

专家认为,5.5G有四大关键特征,即下行万兆、上行千兆、千亿联接、内生智能,将更好地支撑裸眼3D、扩展现实、低空经济、万物智联等新应用,释放更多数字红利。

发展5.5G,是不是5G就没用了?事实上,正如现在的5G与4G并存一样,5.5G不是要取代5G,而是并存互补。

部署5.5G,有现实的市场需要。5G商用以来,一直被评价缺乏现象级应用。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对自动驾驶、大模型、高端制造等较复杂的网络连接需求,5G不够用。

比如,在辅助驾驶场景下,智能车每月网络流量将突破300GB;在自动驾驶场景下,网络流量还将百倍提升,5G的带宽无法满足自动驾驶流量需求。对于裸眼3D、扩展现实等新应用,5G在带宽、时延、可靠性等方面都显得不足。

也就是说,5.5G是5G到6G的过渡阶段,发挥着承前启后作用。那为何不直接部署6G?通信专家解释,6G目前仍处于对关键技术的研究阶段,商用为时尚早;而5G仍在红利期,已融入国民经济超过七成的行业。

综合来看,5.5G的不少方向,正是6G的关键技术,5.5G培育出的新业态、新模式,将为6G实现万物智联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运营商都在着手布局5.5G。3月28日,中国移动在杭州全球首发了5.5G商用部署,公布了首批100个5.5G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计划于年内扩展至全国超300个城市,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5G商用网络。

很多手机厂商也闻风而动,纷纷布局5.5G手机,这或将成为手机产品更新换代的主流。支持5.5G网络的手机信号状态栏,会显示出“5GA”字样。

通感一体、无源互联,加速“万物智联”

5.5G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网速的巨大提升,一部10 Gb大小的电影,仅需一秒就可下载完成。5.5G还将加速推进“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在通话中引入实时翻译、数字人等AI技术成为可能。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智能上行”三大方向,是5.5G的新增能力,一些依托于5.5G的前沿新应用,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引入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新技能,可助力实现“万物智联”。

所谓“通感一体”,就是和雷达一样,对环境实时感知、捕捉,实现“通信 感知”。“通感一体”运用在无人驾驶上,可为汽车提供更大的感知范围,对车流量实时感知,更便捷地对车辆进行调度。

而基于5.5G网络的“通感算”一体基站,精准而小巧,把通信网络和感知网络融为一体,通过它,车辆能及时感知行人和附近车辆。据运营商介绍,目前智慧驾驶多依赖于车身上的传感器,但未来道路铺设此类基站,就能给每辆车装上“眼睛”,实现智慧驾驶。

“通感一体”应用在智能家居设备上,可智能识别家庭成员的活动,自动调整家居环境,甚至还能检测睡眠质量。“通感一体”还可以实现降雨量、污染气体、空气质量等环境监测,助力城市公共管理。

除了“通感一体”,5.5G还会带来更多惊喜,比如,不用连接任何电源,贴上薄如蝉翼的无源物联终端,就能实现万物互联。

无源物联网终端里有射频线圈,能接受基站发出的信号,通过信号来发送传输信息,它能帮助我们打开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行业新的空间。

无源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将其终端贴在库房的货物上,能实现智慧仓库,进行优化管理;未来快递和外卖贴上这一小片无源物联网终端,就能实时追踪其准确位置;贴在电器上,能监测其温度等信息,进行安全防范;在工厂里使用,可以提升生产效率,监测流水线的物料配送情况。

在家电制造企业中,以前每个冰箱的下线时间需要15秒,现在通过5.5G柔性产线,只要7秒就能下线一台冰箱,并且冰箱里面的模块和功能也可以定制。

“5.5G很快将走向千行百业。”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表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未来的行业、家庭、车等,都将应用到5.5G新的网络能力。

5.5G加速落地,开启产业发展新赛道

事实上,5G-A在中国多个地区、多个行业已实现应用落地。4月24日在珠穆朗玛峰区域开通的首个5G-A基站,就能全面支撑高清云直播、裸眼3D云旅游、XR元宇宙超体空间等文旅应用场景,也为登山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紧急救援通信保障。

在上海浦东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新开通的全球首条5G-A车联网示范路线是典型应用场景之一。路侧新增了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路况变化实时呈现在屏幕上,就像给车辆赋予了“上帝视角”,展示着5G-A车联网示范路线的多种应用可能。

裸眼3D搭上5.5G快车,也将驱动3D互联网乃至元宇宙时代到来。比如,不戴任何设备,观众就能裸眼享受如临现场的3D效果; 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就打造了业界首个沉浸式3D智能观赛体验项目。

通过支持裸眼3D技术的手机、平板电脑,用户能直接观看3D版的新闻视频、体育比赛和电影电视。“未来将催生出裸眼3D视频通话,并带动裸眼3D短视频、裸眼3D直播、裸眼3D游戏、裸眼3D购物等大量应用兴起,推动3D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网络规划技术部专家徐林忠说。

在深圳,市政垃圾分类项目中,首次批量商用5G RedCap摄像头,结合AI技术,对垃圾分类全流程进行监控管理,不仅摄像头复杂度和成本下降50%至70%,而且显著提升了垃圾分类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在香港,2023年下半年起,香港电讯全频段都演进至5G-A,将铜锣湾打造成为香港万兆商圈,提供AR购物、AR导航、AR游戏等沉浸式购物体验。

在云南保山云瑞机场,全球首个机场5.5G基站开通使用,该基站也成了机场跑道新的“安全员”。相比传统基站,5.5G基站就像多了“触角”和“眼睛”,其通感一体技术,能将通信、感知、算力等多种能力融合。

随着网络能力向5G-A快速演进,赋能创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预计到2030年全球智能经济将突破18.8万亿美元。

5.5G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多久?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表示,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运营商、产业链、设备和标准都会在今年趋于成熟。2025年运营商会加大对于5.5G的网络布局,2026年可能会实现全量覆盖。预计2026年之后,5.5G有望迎来“杀手级”应用,届时将推动其大规模落地。

知多一点

裸眼3D:眼睛“欺骗”大脑的戏法

裸眼3D近年来频频出圈,一些商圈的户外裸眼3D大屏成为网红打卡点。不少厂商也开始布局裸眼3D小屏产品,推出AI裸眼3D平板及支持裸眼3D的手机产品。借助5.5G网络能力,可孵化更多的裸眼3D应用,开启沉浸式体验新时代。那么,什么是3D裸眼技术?它是怎么实现的?

什么是裸眼3D?

裸眼3D,通俗来说,就是在不借助眼镜、头盔等外在设备的前提下,仅通过肉眼就能欣赏到3D效果影像的技术。

之所以产生真实的立体感,是因为它利用了双目视差的原理,通过三维建模时常用的几种手段,如透视结构、线条、光影、色彩对比等,营造空间感和纵深感,让眼睛“欺骗”大脑,呈现逼真的立体效果。

不过,裸眼3D视觉效果≠裸眼3D技术,裸眼3D视觉效果,更多是利用视错觉形成的一种伪三维效果,而裸眼3D技术,则是一种成像技术。

裸眼3D技术能够在屏幕上同时投射不同视角的图像,让我们的左眼和右眼各自接收不同影像。这样一来,大脑在处理这些图像时,就会产生立体感,仿佛真实的世界。

实现裸眼3D效果的小技巧

一段普通视频,是如何实现裸眼3D效果的?除了三维建模手段外,还有两个通用小技巧:一是给视频加“框”,就是在视频周围加一圈外框,并且这个外框一直保持不动,让人感觉它不属于这个屏幕,更像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二是给视频涂“黑”,也就是视频中留出一部分做黑色,让人以为黑色是在视频和屏幕之外,一旦画面中的主体越过外框或进入黑色部分,就像冲出屏幕一样。

正是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瞬间抓人眼球,达到“一眼万年”的效果。不过,我们往往需要在特定位置,才能获得最佳观看效果,如果离得太近或角度太偏,显示的内容就可能发生畸变从而“穿帮”。

如何减少“穿帮”?许多优秀的裸眼3D作品都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屏幕很高,抬高观看者的视角,产生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二是利用现场环境,迫使观看者走进最佳观看区域,如将屏幕设置在狭长的通道或路口交汇点,在不宜观看的区域种植花卉树木等。如此,裸眼3D技术就可以扬长避短,大放异彩。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