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大学|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超级老师”?
人工智能之风,正吹向教育等多个领域。
放眼全国高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已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也“官宣”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崭新时代,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教育的面貌,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加速了教育模式的转型。
人工智能面前,教育如何改变
站在全新的教育十字路口,该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超级老师”?记者注意到,7月16日-17日,一场主题为“新智能·新学习·新未来——人工智能下的教育大趋势”的2024年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举行,目的就是为了在变革时代中找准方向。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重构人类社会的科技、生产、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指出,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这场技术革命面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机遇,也要应对挑战。
张志勇认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是非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创造力和情感教育,重视建构机器智能高度发展后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这些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过去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化劳动,是在应试教育下的竞争性劳动。因为有这样一个网络世界的支持,未来教师专业生活呈现出新形态,同处在一个专业共同体里,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入团队劳动和协同教学。”张志勇认为,教师劳动出现新特征,利用新的技术工作更加智能化和创新化,更加考验教师的创新能力。
在青岛海尔学校校长孙先亮看来,人工智能时代下,学校教育要塑造一种热带雨林生态,让每个人都展现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让每个学生都呈现出自己的样态,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和谐共生。
“当下,信息碎片化、工作个人化,社会需要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一代。”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教育创新并不一定与科技有关。把学习还给学生,融化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并不局限于科技的运用,学校所赋予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空间在这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否会取代教师
人工智能技术会不会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取代教师,最终导致“瓦解”学校等问题发生?
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这一话题,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给出了否定回答。
“历史经验也证明,教师传递知识,效率一定是最高的。学校它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社会活动的场所,只要人工智能技术没有变成一个有机体那样,它永远不可能取代学校。”蒲戈光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只要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为教育服务。
“中国传统教育界重理偏文,大家觉得文科不重要,但我恰恰相反。”蒲戈光认为,在人工智能社会,人文科学将会强势回归,因为它是真正研究性的科学,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人类可以不断探索,比如在美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在人文、社会、哲学。
中国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表示,当前技术的发展给老师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以知识讲解为核心的教学会越来越多地被技术所替代,谁学得快谁就是老师,“知识就是力量”将被改写。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许多工作,但它无法替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使得它们难以被转化为计算机程序代码。”曹培杰认为,未来教师的角色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充满爱心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曹培杰表示,未来教师不应成为搬运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读懂学生、重组课程、塑造品格、联结世界的“大先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巩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