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AI生成谣言”说不,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据1月12日央视新闻报道,近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一系列“小男孩被埋图”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经公安机关核查,上述图片由AI工具创作,青海某网民将其与日喀则地震信息进行关联拼凑,引发谣言扩散。目前,该涉案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警方核查发现,此次地震后,多地网民参与发布地震造谣信息多达数百条,有的用以往地震现场画面假冒定日灾区现场、有的是“走在路上亲历地震瞬间”,还有夸大死伤人数、预测地震、嫁接视频等制造虚假信息的情形,其中不乏AI工具参与创作的影子。
地震发生后,一些号称来自灾区的视频、图文信息无疑极具关注度和影响力。“小男孩被埋图”的广泛传播,令人们原本就难过的心情再添一层阴云。在某短视频平台,以该系列图片为内容的发布者多达数十名,有的单条作品获得上万转评赞数据,很多网友追问“小孩怎么样了”。
其实,每次发生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等极端天气灾害以及一些重大事故时,往往都有谣言见缝插针,随意编造遇难人数、恶意揣测成因或“移花接木”相关视频等,目的多是收割关注度,实现流量变现。
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是人们的共同心声,但很多时候,谣言还是跑在了真相前面,造谣有时甚至成了一门生意。时下,AI生成内容门槛低、可定制、识别难,文生图、图生视频、爆改视频易如反掌。短视频时代,信息的传播仅需“轻点一下”,不少人并不会认真鉴别真伪,这也加剧了虚假信息的病毒式扩散。
在类似地震这种重大事件面前,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制造虚假热点,恶意消费公众的注意力和同情心,还有人设下爱心捐款类骗局。其次,干扰一线救援工作秩序和节奏,影响信息的搜集研判以及救援力量的分配。再有,谣言对于各战线的救灾人员、遇难者及其亲属而言,是极大的不尊重,甚至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还需注意的是,“谣言—流量—变现”的路径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激励,比如,此番“小男孩被埋图”刚辟谣,就有网民发布“过段时间就到××地方了,经验之谈”“300多年就会来一次大的,两次了”等言论。
随着谣言生产越来越低成本和批量化,公众必须提高警惕,多一些思辨,少一些随意转发,对没有权威出处的信息尤须审慎。长远看,针对AI工具参与谣言制造与传播,更需加强技术对抗。一方面,随着AI接受的基础素材“投喂”越来越多,其生成的信息就会越来越逼真,相应的识别和打击工作会更难,有关部门须从技术对抗的视角思考如何有效管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产品,对不良苗头早防早治、打早打小;另一方面,相关平台应完善技术手段,加强对深度合成内容的管理——当前,不少平台对AI生成信息要么没有提示,要么字体极小,有的审核机制滞后甚至“先发后审”,给谣言传播留下了较大空间。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深度合成服务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规定等,都明确不得用AI方式或者深度合成方式去炮制谣言,不得把AI手段作为传播谣言的方式。
近年来,关于如何让AI技术向上向善屡屡引发热议。“AI赋能”对普通人而言,究竟是利好更多还是“韭菜味儿”更多,往往与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一方秉持何种价值观、发展观,以及有关平台和监管方面的作为有很大关系。无论是“逢大事便有谣言”还是“逢谣言便有AI”都提示我们,治标更要治本,要以前瞻性思维布局谋划,让打击治理谣言事半功倍。
灾难话题是严肃的、凝重的,有关方面绝不应容许“吃流量馒头”的次生灾害一再发生,相关不法行为也须受到惩处。这是规范网络秩序,让社会更文明、更法治的需要,也是减少公众恐慌,让社会有更多信任、更多良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