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XDog”到春晚“显眼包”,王兴兴是这样走来的

科技新闻 2025-02-02171网络

202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把气氛拉到最嗨,并迅速“引爆”网络。在这个《秧BOT》节目中,机器人扭着“小腰”翩翩起舞,还能娴熟地转手绢。

这群春晚舞台上的炫酷“显眼包”名为H1,年仅一岁半。其研发企业宇树科技的CEO,是上海大学2016届校友王兴兴。

解码H1身藏的“秘密武器”

H1接力“犇犇”,视觉效果惊艳

H1在2023年年中首次亮相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2024年奔赴英伟达GTC大会展示新技能。它被张艺谋导演相中,参与长期驻场舞台剧《澳门2049》,开启为期两年的科技与艺术融合之旅。最终,通过实力积攒,H1在蛇年春晚舞台大放异彩。

此次春晚表演,H1团队以独特的“机械骨骼”形象示人,刻意营造与真人舞者的“反差萌”。它们自带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多智能体协同规划、先进组网方案以及全身AI运动控制等高科技,宛如超强“外挂”,确保步伐稳健、动作整齐。依靠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及先进的AI算法,H1不仅能精准跟上音乐节奏,更能体悟舞蹈韵味,实时调整动作,跳出“智能舞蹈”。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宇树科技的产品第一次登陆春晚了。早在2021年的牛年春晚,机器牛“犇犇”就已完成国内首次高性能四足机器人集群舞蹈表演。如今,H1接过前辈接力棒,再度“点燃”观众热情。

2021年春晚的机器牛“犇犇”(左图),是宇树科技的“春晚首秀”。

从创新到创业,因热爱而奋进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是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3级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王兴兴在国外公开文献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开发了他的第一款产品——XDog,这是全球首款外转子无刷电机驱动的小型高性能低成本四足机器人。

那时的王兴兴就展现出前卫创新的思想。《信号系统》专业课上,他这样阐述智能驾驶的新理念:“现在的交通状态,大家在等绿灯起步的时候,后面的车是看到前面车起步了才会跟着起步,这样每辆车都会有延迟。如果我们利用各种传感器配合,实现车辆自动驾驶,绿灯亮时所有车子就能同步起步,可以避免拥堵。”他的想法总能给同学和老师带来惊喜和启发。

王兴兴在就读研究生后就着手小型化电动四足机器人的研制。项目起步阶段非常艰难,技术起点仅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设计,因为当时国内外研究都集中于液压驱动式的技术方案,如何使用电驱动技术实现具有良好机动性的四足机器人方案并不明确。王兴兴对机器人研究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执着,连节假日都坚守在实验室。他的室友回忆,在研究生期间,他总是最早起床去实验室,又是最晚一个回到宿舍休息的。这样的努力奋进从未停止。

上海大学读研期间的王兴兴在实验室

2015年,王兴兴带着凝结汗水和努力的XDog参加了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并获二等奖,赢得8万元奖金,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16年6月,由于XDog的测试视频被国内外媒体多方报道,刚从上海大学毕业的王兴兴获得天使轮融资,由此创立宇树科技,潜心于足式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

如今,宇树科技已经成为四足机器人领域最知名的公司之一,也是四足机器人品类里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创新企业之一。

回报母校,产学研共推机器人技术

毕业后,王兴兴多次回到上海大学进行知识传递和经验分享。

2021年,由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宇树科技公司共同选送的“宇树科技—引领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化”项目摘得金奖,实现了上海大学“互联网 ”国赛金奖项目零的突破。赛后,王兴兴还向母校提供了一批教育版四足机器狗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支撑,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及科研实践提供软硬件支持,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24年上海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王兴兴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发言,他的创业逐梦励志事迹被讲述给更多的学生,激励大家做矢志前行的“逐梦人”。

上海大学、宝山区、杭州宇树科技签约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上海大学提供

2024年7月,上海大学与宝山区、杭州宇树科技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上海大学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三方围绕“交叉—感知—芯片—本体”等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共同建设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制高点。同时,王兴兴也受聘成为上海大学研究生兼职导师和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首席智库专家。

2024年11月,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宇树科技等联合申报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共同致力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集群三维环境协同探索研究,为自然灾害救援、环境监测、地质勘探等领域提供服务。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重大突破!成功研制 下一篇:没有了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