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 成熟的灵性之光的十个特征

数码新闻 2019-11-07115未知admin

  曾有位年轻女子在刚开始修行时,因为面对家庭的问题和父母信奉基督教基要派教会而极度挣扎。

  想要在灵性上成熟,就要放下僵化和理想化的生命方式,在生活中找到弹性和喜悦。

  随着灵性的成熟,就会带来心的柔软,自然表现出自在与慈悲。道家老子颂扬这种精神而写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方的灵性在美国开始流行时,其修行方法在一开始被理想化和浪漫化。

  许多人相信有完美的上师和绝妙的教法,只要加以跟随,就能达到全然的开悟,并改变世界。

  表面上接受灵性传承的仪式、服装和哲学,实际上却借此逃避日常生活,只想成为更属灵的生命。

  几年后,大部分人开始发现,高超的状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而灵性也不是离开日常生活,去寻找一种崇高、充满光明的生活。

  去掉修行的浪漫憧憬之后,大家开始清醒过来,了解到灵性要求我们以诚实和勇气看清真实的生活处境,包括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在周遭社会的位置。

  我们独自或在团体中通过滋长的智慧和幻灭的经验,开始放弃灵性生活和团体的理想化观点,不再以之为逃避世界或拯救自己的方式。

  灵性工作包括正当的关系、正当的生计、正当的话语,以及灵性生活的各种伦理面相。

  这种工作要求不再有切割分隔,并了解所有被推入阴影或加以逃避的事物,最终仍必须融入我们的灵性生活,没有一件事会被遗漏。

  灵性不再是到远方的印度、西藏或秘鲁的马丘比丘(Machu Picchu),而是回到家中。

  这种灵性能让我们在生活的惊奇之中安住,这种成熟的灵性让神圣之光照亮我们、穿透我们。

  非理想主义的灵性不会寻求完美的世界,也不试图使自己、身体与人格变得完美.

  有一天,阿凡提在市场遇见一位即将结婚的老朋友,这位朋友问阿凡提是否曾考虑结婚。

  接下来,他到更远的伊斯法罕,遇见一位非常有灵性,且能在世上自在生活又很美丽的女子,可惜他们无法好好沟通。

  “最后,我在开罗找到了她,”他说,“她是完美的女人,充满灵性、优雅、美丽、非常自在,每方面都很完美。”

  朋友问:“那你和她结婚了吗?”“没有”,阿凡提回答,“不幸的是,她要的是完美的男人。”

  成熟灵性的基础并不是追求完美,也不是要得到某种想象的纯净感,它的基础只是放下、爱、向一切敞开心房的能力。

  在这种非理想主义的修行中,即使是无知和恐惧的行为,也能被神圣照亮、穿透。

  引导我们对一切之中的奥秘感到惊奇,而没有批判和指责,因为我们并不是尝试使世界完美,而是使我们对世上一切的爱变得完美。

  托马斯·默顿就是以这种方式看待灵性的,他说:我好像突然看见他们内心隐藏的美丽。

  如果他们能看见自己的本然样貌,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方式看见彼此,就不可能再有战争、仇恨、残酷的行为……

  为我们曾有过的无知行为或仍留在我们心里的恐惧而产生的罪恶感、指责或羞愧,无法发展出仁慈。

  了解开放需要慈爱的温暖阳光,我们太容易把灵性和宗教转变成艾伦·沃茨所说的“可怕的义务”。

  “我当然会生气,但几分钟后,我会告诉自己:‘生气有什么用!’然后就放下生气。”

  这种自我接纳之上占了灵性修行一半以上的分量,成熟的灵性会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感恩与宽恕的能力.

  任何一刻,准备这一餐我们可能放出三万尺的瓦斯立刻进入空中让毒物落到树叶、蕨类和动物的皮毛上,眼前的一切都将结束。

  我们仍然继续烹调,将一切珍爱的梦想放上餐桌,滋养和保障我们亲近又亲爱的人。

  古时候的真人,不以心对抗道,也不试图以自己的想法来帮助道。(原文: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我等了一会儿,感觉等了好久,觉得不耐烦,于是把茧折弯,向里面吹气,使之暖和。

  我尽可能用最快的速度让它变暖,然后奇迹在我眼前出现,茧打开了,蝴蝶慢慢爬出来。

  我永远忘不了自己当时的惊恐,因为我看见它的翅膀向后合拢、皱成一团,因为它的时候未到。

  成熟的灵性了解觉醒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季节和周期,它要求我们作出最深的承诺,在心中坐定,并向生活的每一部分敞开。

  “你若和一个美丽的女孩同坐两个小时,好像只过了一分钟,但你若坐在火炉上一分钟,就好像过了两个小时。时间是相对的。”

  佛陀谈到要修行十万大劫的时间,意思不是说要花上无穷的时间才能觉醒,而是指觉醒是超越时间的。

  觉醒不在于几周、几年或几辈子,而是指现在就以爱与耐性打开自己,进入奥秘。

  铃木禅师说:“耐性这个词的问题在于它意指我们正等待某种东西变得更好,我们在等待某种东西出现。

  所以应该更准确地描述这个性质,应该用‘坚定’,这种能力可以在每一片刻中坚持真理,发现开悟。”

  以最深入的方式来说,耐性就是了解我们寻找的是自己的本来面目,而它一直就在这里。

  伟大的印度大师马哈希在学生为了他的身体即将死亡而流泪时说:“你向我还能去哪里呢?”

  灵性生活的成熟让我们可以只是安住在这里,安住在过去一直存在也将永远存在的真理中。

  灵性的成熟不只会在超越中展现,也会在内心展现,想要让神圣照亮、穿透我们的每一个动作。

  超常意识状态、超凡的心灵经验、意识的巨大开启都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在经验本身。

  而在于这些经验促使我们转而注意自己化身为人,在人身中增长智慧、深化慈悲的能力。

  就如阿姜查所说:“就算是超凡的经验,除非能联结到此时此地的这一刻,否则就一无是处,只不过是某种需要放下的东西。”

  灵性的状态如果能照亮识见、开启身心,就是重要的经验,但仍只是返回永恒当下的通道。

  在当下此刻,成熟的灵性允许我们“言行一致”,彼此的行动、话语及碰触好像在反映最深处的知识。

  我们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活在当下,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呼吸、身体和身为人的限制,都是神圣的一部分。

  它会倾听心的声音,热爱心的感受能力。以这种方式活在当下,正是慈悲和了解的真正来源。

  佛陀说:“只有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带着它的心,才会看见束缚和苦难,也只有在此,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

  “体证”是指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重视灵性,否则,我们的灵性就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

  个人和普世是相互联结的,灵性生活的普遍真理只能在每一个特定的个人环境中实现。

  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的灵性生活,就如一位有智慧的学生所说的:“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一位禅学大师,就要和他的妻子谈一谈。”

  灵性的整合感使我们了解,若想把光明和慈悲带进世界,就得从自己的生活开始。

  尊重生命是生与死之间的无常之舞,也肯定我们独特的身体、家庭和社会,以及个人的历史,包括我们拥有的一切喜悦与悲伤。

  亚马逊丛林有九百种黄蜂,每一种都会传播一种特殊无花果树的花粉,这些无花果树是雨林中所有小型哺乳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每一种黄蜂都维系了一条食物链上其他动物的生存,同样地,世界上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贡献。

  灵性生活的实现不可能通过模仿,而须经由个人身为世上某个男子或女子的特殊天赋与能力来达成,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我们并不是要采纳一种哲学,或是盲目遵循一个伟大的老师或一条迷人的道路,而是要体认我们必须为自己而看见。

  这种质疑的性质被佛陀称为“择法”(Dhamma-vicaya),也就是自己对真理的研究。

  曾有人让毕加索照事物的原貌来画,就是画出客观的事物,毕加索说他无法了解。

  毕加索看着照片说:“她好小,而且很扁平,不是吗?”就像毕加索一样,我们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事物。

  在成熟的灵性中,可以看见许多自主的感觉,而不是对权威的反应,但这必须是由衷的体认:

  我们就像佛陀一样,可以觉醒,成熟的灵性有一种深刻的民主精神,所有人都能在其中味自己找到神圣与解脱。

  这种质疑结合了思想的开放、禅宗的“不知道”的心,和一种“分辨的智慧”,能区分有益与无益的事,能一直睁开愿意学习的双眼。

  同时仍与自己保持接触,能在非常尊重自己的整合与觉醒中看见真理、述说真理。

  这种质疑可能不会使我们对自己更加确定,但能让我们队自己更加诚实,而灵性修行也能在这种精神中充满趣味与活力。

  灵性成熟的人已学会留在当下和放下的伟大艺术,弹性使他们能了解并不是只有一种修行方式,也不是只有一种美好的灵性传承,而是有许多方式。

  了解灵性生活不是采纳某种特定的哲学、整套信仰或教法,不能据此反对某人或某事。

  佛陀在最早期的对话录中,警告我们不要把竹筏当成彼岸,并反对采纳任何僵化的主张或观点,他接着说:

  “对一位不采纳任何观点的智者而言,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会有任何造成冲突的事呢?”

  佛陀劝告大家以自由取代傲慢,并提醒追随者,坚持某些哲学和观点的人只是在四处打扰别人。

  有时适合正式而有系统的方法,有时却适合出乎意料、不寻常而令人吃惊的方法。

  他想让球队获胜,却在第一天发现只有四个球员来受训,其中一位还坐在轮椅上。

  教练光是要五个球员在球场排好、面对同一个方向,就花了四十五分钟,于是决定丢掉原来的教学计划。

  当他丢掉计划,篮球队反而开始成长。他们常练球,有拉拉队长,还有热狗可吃。

  最后,他们成为篮球史上唯一得分超过一百万分的球队,因为计分员喜欢一直压着计分板上的得分钮,只为了听得分的铃声。

  我的老师阿姜查谈到自己好像宁静的树,会结出果实,让鸟儿有筑巢的空间,在风中摇曳,弹性之道就是喜悦和宁静。

  当他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欲望或不照我们的期望而做时,就把他们看成百分之百的坏人。

  孩子的意识发展最终会使他们清楚了解父母,了解同一个人同时有好有坏:有爱,也有愤怒;有慷慨,也有恐惧。

  灵性修行的成熟也有类似的发展,我们不再寻找完美的父母、具有完美智慧的老师或上师。

  也不再尝试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对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会再区分受害者与施虐者。

  一位年轻女子是原生家庭的受虐者,她在早期的灵性修行中花了许多时间想疗愈这种痛苦。

  在处理加害人团体(几乎都是男性)的第一年,她很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谁是犯罪的人。

  她面对一群表面上看来是四十、五十、六十岁的男子,其实骨子里都是受虐儿童,她发现许多人都被目前虐待,相当震惊。

  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故事后,又发现他们的母亲也曾被父亲或家族中的叔伯虐待,可悲的虐待模式可以一代一代地回推。

  她该怎么办?她能指责谁?她只能尽一切力量说:“不,这种行为不能再继续下去。”

  人在灵性生活中成熟时,就更能与矛盾自在相处,欣赏生活的模糊之处,包括其中的诸多层面和内在冲突。

  于是能了解生活中的反讽、隐喻,发展出幽默感、拥抱整体的能力,并以宽宏的心面对其中的美丽与丑陋。

  在某禅学大师著名的故事中,学生向他询问:“大师,请告诉我们什么是开悟?”

  他们穿过松林时,禅学大师指着一棵树说:“看见这棵树有多高吗?”学生回答:“是。”

  大师又指着另一棵树说:“看见那棵树有多矮吗?”学生回答:“是。”大师说:“这就是开悟。”

  当我们拥抱生命中的对立面,就容纳了自己的生与死、自身的喜悦与痛苦,将两面看成不可分开的。

  我们会同时尊重空性和表象形式中的神圣,了解苏菲派所说的:“向安拉祈祷,但要拴好骆驼。”

  我们需要老师,也要为自己的修行负责;意识有各种超越的状态,也要以个人的方式实现它们;

  有业力制约的力量,也有人性全然自由的能力——成为灵魂之舞的一部分,以轻松幽默的态度拥抱它,与之完全和平相处。

  我们对生命中发生的事可能没什么控制力,却能选择如何与自己的经验建立关系。

  我们的家庭生活、性欲、社会、地球的生态、政治、金钱,我们与每一种存有、行动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出道(法)。

  一行禅师喜欢提醒我们如何洗杯碗,他问:“我们在洗每一个杯碗时,是否能像是为新生的佛陀洗澡呢?”

  灵性成熟的最后一个特质就是平凡,在某些传承中称为“开悟后的修行”,这是在特殊灵性状态和副作用消退之后的平凡。

  尼萨伽达塔是不二论的大师,有人问他,他的意识和周遭的寻道者有何不同,他微笑着回答,他已不再认同寻道者。

  没错,他会坐着等待早餐、午餐,饥肠辘辘,也许像其他人一样不耐烦,但其下是有如海洋般的安详与了解。

  他不会陷入或认同生活中任何变化的情境,所以他和周遭的人不同,不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是平静的。

  梭罗警告我们“小心任何需要买新衣服的活动”时,是在提醒我们以单纯来向每日的惊奇敞开。

  这不是因为达到某种神秘状态或得到非凡力量,也不是寻找某种特殊的东西,而是放空、倾听。

  我相信一片草叶的贡献不亚于群星的工作,流动的黑莓也能装饰苍穹的宫室,一只老鼠就足以是惊动众多异教徒的奇迹。

  在这种平凡中,没有高下之分,不需要改善什么,不需要渴望什么,只是在爱与了解中向世界的喜悦与苦难敞开。

  就像河道中的河流,能在石头间找到自己的路,或一点一滴磨去石头,逐渐向下流,回到海洋,这种平凡使我们安息。

  平凡具有极大的力量,这是灵性成熟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能自然地疗愈自己,就像我们的清明与慈悲能扩及周遭世界一样自然。

  深受世人喜爱的日本禅宗诗人良宽一生充满这种平凡的精神,并以此转化他所接触的人。

  据说良宽不曾对任何人说教或训斥他人,有次他弟弟请他来家里,与难以管教的儿子谈谈。

  任性的侄儿为良宽系上草鞋时,感觉到一滴温暖的水珠滴落下来,他抬头一看,见良宽双眼满是泪水。

  会自然而然地化解我们的冲突,缓解我们的挣扎,解决我们的困难,并有能力回到喜悦而自在的宁静。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