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 园为心居
原问题:境由心造 园为心居
沧溪图卷 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藏
林榭煎茶图卷 文徵明 天津博物馆藏
茶事图不只可以示意内容繁多的茶事,也浮现着以茶会友的雅事。画面中,篱墙环绕的院落内,一人凭栏远眺,童仆悉心烹茶,不远处友人正持杖而来,一派闲适恬静、高雅寂静的园居糊口图景。图中山石以花青、赭石赋染后,再以焦墨干笔重复皴擦,墨色厚重,条理富厚。
蕉林酌酒图 陈洪绶 天津博物馆藏
此幅是陈洪绶暮年人物画代表之作,描画一位高士在蕉林独自酌饮的景象。高士倚案而坐,碰杯独饮,模样外形闲适。两位女子在旁,一位正拾花煮酒,另一位高捧着酒壶款款而行。
画中铺排的器物如鼎与壶等,皆为文士糊口中的常见之物。“瘦、皱、漏、透”的湖石,古朴的几案,厚重的书函,精细的青铜爵、盍等,反应出主人是好古博雅之士。全图勾线染色未用皴法,浮现了中国画的线条之美。
玉溪梦隐图 张培敦 苏州博物馆藏
画家以清雅笔法绘青山微耸,溪流环抱。山中有一石洞,洞口附近繁花盛放,令人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禁要循着山势去找寻石洞何处的天下。在画卷另一侧,似“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茅舍之中坐着几人,似乎在评论着什么。画面如梦乡般平安淡然,令民气憧憬之。
西园雅集图 李士达 苏州博物馆藏
【艺境观象】
秉持高洁、寻觅大雅的文人士夫,在群山树林间与清泉顽石相伴,于园林中安放本身心田天下的一方净土。隐与仕、物与心,毗连着中国文人的精力内质,也是中国园林延绵千年的来由。
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的“信有山林在市城”展览,以明代字画家文徵明的诗句为题,连系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都城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海内重量级文博单元,展出自元代以来的古代字画作品48件套。赵孟頫、戴进、周臣、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陈淳、仇英、陈洪绶、石涛等名家之作,仿若一扇扇可窥中国文人园林糊口的菱窗,移步奇观,引人睁开一场身临其境的游园之旅。
林木苍郁,山峦清幽,寓所“沧溪”隐于湖山之中。近处小桥流水,有高士或策杖独行,或静坐扁舟。《沧溪图卷》是文徵明75岁时为友人吴俦所作的别号图,勾皴与渲染团结,敷色冷逸,颇有苍古之气。吴俦辞官后归隐田园荆溪之上,自号沧溪居士。文徵明不只在《沧溪记》一文秩傩耶格物,以物品人,喻示吴俦居官廉洁,更是以此为蓝本在《沧溪图卷》中传写出官吏文人书斋庭园的寂静景色和其高隐达观的糊口意趣。
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总监王亚楠先容,参展作品并没有凭证创作年月排序,而是但愿观众可以或许由远及近,在看到山林丘壑中的园林情况后,像访客一样平常步入园林,观物赏景,看一树一石,看盆栽与鱼塘,尔后闲居个中,领会清风与明月,感悟近水与远山。
于园中游山玩水、赏月对弈,诗酒唱和、字画谴兴……园林不只是古代文人糊口的寓所,也是他们交游的空间。浩瀚传世的雅集图像,为此提供了贵重的史料。《西园雅集图》即是明代画家李士达按照这一经典母题绘制的“名园留像”。
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府邸,宋时文人书生多雅集于此。元丰年头,王诜请画家李公麟将本身和友人苏轼、苏辙、黄鲁直、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和尚圆通、羽士陈碧虚等人的来往以绘画的情势记录下来,绘成《西园雅集图》。或挥毫作画,或吮笔构想,或谈禅论道,或弹琴唱和,以工笔重彩刻画的5组共22小我私人物模样外形各异,并以树石或小桥天然脱离,又借童仆的回顾反顾使各组之间呼应相连。“托情寄缣素,聊即今天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目,似乎能照见千年前的丝竹管弦、吟唱欢笑。因为画中人多为翰苑奇才,后人仰慕之余纷纷摹绘,使之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绝被形貌的主题。
品茶韵,闻酒香,花窗前的翘头案上,全心摆放的一组文雅的茶酒具,让人即刻陶醉在大雅诗意间。园林,犹如“壶中天地”,于方寸天下映照着文民气中的丘壑。石、砚、瓶、架这些手边清供雅物,为它增加了糊口吻息;鸟、兽、虫、鱼这些鲜活的生命,为它补足了灵动之趣;梅、兰、竹、菊清逸高洁,更是为它附着了人文意蕴。
明代画家陈淳的《墨花八种卷》绘制于1540年。这一年,57岁的陈淳出行归家,见春华繁盛有感而发,单以水墨绘八种春花:绣球、栀子、兰花、牡丹、桃花、瑞香、月季、玉兰。画面运用分段折枝的构图方法,淡墨勾花,重墨勾筋,欹侧俯仰,纵逸多姿。再看清代字画家金农所作《雪浪灵璧图》,绘雪浪、灵璧二石。雪浪石是苏轼任定州知府时偶尔所得,此石黑地白脉,上如百泉涓涌的水波纹甚得苏轼喜欢,特将书斋命名“雪浪斋”,该石也因此而有名。自唐宋时起,绅士雅士赏石、玩石蔚然成风,叠山理水成为中国园林经典的营造伎俩。
《回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创作的抒怀诗赋。言辞朴实畅达,情绪真挚丰满,讴歌不衰。元代赵孟頫所书《回去来兮辞》,笔法娴熟精辟,潇洒天然,笔锋藏露交织,笔速疾缓有度,字形虽取法王羲之,却也泛起出赵氏遒劲清爽的书风。全卷六百余字趁热打铁,字里行间表暴露作者的超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