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古今觅知音 台青与“大圣遗音琴”的千年对话

文化新闻 2025-03-05120网络整理知心

  中新网杭州3月2日电(曹丹)在浙江省博物馆柔和的灯光下,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悄悄陈列。“00后”台青曹景雯伫立展柜前,时而俯身,时而轻抚展柜玻璃,恐怕错过任何细节。

  “这张‘大圣遗音琴’,是我们古琴民气中的至宝。”她叹息道,眼中全是敬畏与痴迷。

  曹景雯从小发展在杭州,父亲是台湾台北人,母亲是杭州人。2012年,12岁的她因一曲《鸥鹭忘机》与古琴结缘,成为浙派古琴艺术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郑云飞的学生。

  克日,“‘故宫·茶天下’观茶——茶文化佳构文物展”在杭州开展。展览以“茶”为主线,展出故宫博物院院藏的114件(套)文物,包罗字画、器物、贡茶以及古籍善本等。个中,“大圣遗音琴”备受瞩目。

  “‘大圣遗音琴’琴身龙池处的‘至德丙申’四字铭文,与安史之乱第二年唐肃宗继位改元至德的汗青记实完全相符。”导览部认真人郭涛先容说,专家展望,该琴是专为道贺新皇登位打造的礼节乐器。

  “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曹景雯轻声念着琴身的铭文,思路似乎穿越千年,凝听着悠扬的雅乐。

  学琴的经验,让她深谙乐器与乐曲是文化的载体、汗青的产品。现在,她已能从“大圣遗音琴”的纯金琴徽、玉制轸足等细节中,解读唐代斫琴工艺的高深水准。

  “我的父亲于1990年从台湾到大陆创业。在他的支持下,我在大学阶段,就在杭州富阳公望两岸圆缘园内筹建了小我私人事变室。”曹景雯说。

  自2021年以来,曹景雯开办的事变室不只成为撒播古琴文化的教室,更成了两岸青年相识中汉文化,体验“曲水流觞”之地。

  客岁暑期,曹景雯以“琴茶雅集”为媒,在10余天的时刻里,手把手指导6位台湾大门生体验古琴的魅力,辅佐他们把握古琴的弹奏能力。离去时,台湾大门生演奏的古琴版《康定情歌》已初见雏形。“他们出格喜好古琴的音色,暗示要再找机遇深入进修。”曹景雯说。

  连续对文物的热爱,2024年,曹景雯选择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文物掩护与修复系的研究生,开始打仗南派壁画修复,玉器修复,瓷器金缮等规模。

  “每件文物都是立体的史书。当我们借助当代科技解码古代工艺时,实则是与无数个‘已往的本身’举办跨时空对话。”曹景雯笑着说,“这种通过文物与古代匠人的对话,让我乐在个中。”(完)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