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青台胞品游山西历史文化瑰宝
新华社太原12月10日电 (记者陈志豪、原勋)12月10日,“随着悟空走晋来”台青台胞品游山西文化拜望之旅启动典礼暨佳构线路产物宣布推介会在山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文化、旅游、教诲、收集等规模的100多位高朋和300余位高校师生相聚山西,共襄晋台交换融合...
-
影视作品用数智技术为文化传播赋能
连年来,数智技能成为搅动天下范畴内影视创作的急流,既为中外影视创作插上想象的同党,也为中外影视文化交换搭建多彩的桥梁。克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撒播研究院举行“文化中国与天下将来”国际学术集会会议,文化学者聚焦中外文化的交换撒播,切磋如...
-
新业态、深体验、富创意——看2024年中国文旅产业发展
本年以来,中国文旅市场泛起出活力四射的新图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地优化供应、改进处事,创意频出,为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新业态 天津,近代中国北方最大的工贸易都市,有着奇异的津商文化。得益于精采的区位上风和开放海涵的都市基因,2021年7...
-
记录一家三代大陆寻根的故事
“记得我第一次走进河南田园的家门时,从未碰面的姑奶奶一晤面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就哭起来。正是从这一刻起,我开始贯通到,有一些拘束可以逾越时刻和地理的限定,把人们牢牢地维系在一路。”克日,在90靠山湾作家张遇的大陆寻根新书《黄土家属...
-
中国故事|一家四代,见证两岸学者百年殷墟情
这是一处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豫北村庄。层层黄土之下,却埋藏着领略中汉文明的要害“钥匙”——殷墟。一代代中国考古事变者躬耕于此、上下求索,不绝向天下转达超过三千年的文明反响。 翻阅殷墟掘客史资,一位老者时不时呈此刻那些照片中。尤其在殷墟第一次...
-
“汉语盘点2024”前五字词出炉 融、智、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应妮)由国度说话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连系主办的“汉语盘货2024”年度各组前五位字词9日正式出炉,“融”“智”“...
-
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中国钢琴家郎朗奏响音乐祝福
曾于2019年被销毁的巴黎圣母院,终于以全新的面孔再次对外开放。12月7日,一场隆重的音乐会为巴黎圣母院的新生揭开序幕。国际古典与风行音乐界顶尖艺术家齐聚整饬一新的巴黎圣母院,中国钢琴家郎朗也以琴声为汗青留痕。 郎朗在巴黎圣母院奏响琴音 2019年,...
-
“伟大的女性——宋庆龄生平事迹展”在西安举行
中新网西安12月9日电 (记者 梅镱泷)“巨大的女性——宋庆龄平生古迹展”校园巡展启动典礼9日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 据先容,“巨大的女性——宋庆龄平生古迹展”,以“编年”与“专题”相团结的情势,由“靠近革命行为的中心”“为新中国格斗”“走进人民的...
-
中国作家协会致唁电悼念琼瑶女士
中新网12月6日电 据“中国作家网”微信公家号动静,12月4日,台湾闻名作家琼瑶在家中归天,终年86岁。6日,中国作家协会向琼瑶密斯支属致唁电,对琼瑶密斯归天暗示哀伤,并向其支属暗示慰问。 唁 电 琼瑶密斯支属: 惊悉闻名作家琼瑶密斯辞世,我会谨暗示...
-
第十七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福州启幕
中新网福州12月7日电 (郑江洛)36位头戴福州特色发饰“三条簪”的女子,依据陈靖姑文化传说中的“三十六官婆”欢迎四海宾客,活跃还原了陈靖姑文化传说。 7日,第十七届闽台陈靖姑习惯文化交换暨2024陈靖姑文化海丝行勾当在福州市仓山区启幕。 勾当以“南台...
-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走进”台湾佛光山
中新网大同12月8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8日从云冈研究院获悉,“芥子纳须弥:云冈石窟艺术特展”日前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眷念馆开展,旨在通过展示云冈石窟的汗青配景、艺术气魄沤背同向台湾公众揭示中华优越传统文化魅力。 此次展览是云冈研究院初次在台湾举行的文...
-
30位台湾青年走进安徽安庆感受黄梅戏魅力
中新社安徽安庆12月8日电 (记者 赵强)“文化是一个地域的魂灵,更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在当代社会快速成长的本日,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换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传承不只仅是武艺的连续,更是心灵的毗连。当我们走进黄梅戏、走进安徽,现实上也是走进互相的心中。...
-
两岸餐饮界青年、专家业者三明沙县交流小吃文化
中新网三明12月8日电(黄艳 林克明)“我认真洗菜”“我手劲大,我来捶打肉馅”……12月7日,海峡两岸小吃文化沙龙在福建省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沙县校区进行,60余名两岸青年就两岸美食厨艺等开展交换切磋。 勾当时代,两岸青年通过小组协作配合完成一道沙...
-
第二十八届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启幕 700余台湾代表参加
中新网三明12月8日电(雷朝良)“食尚两岸,香聚沙县”。12月7日晚,第二十八届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第二届海峡两岸美食嘉岁月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开幕,将开展小吃、体裁、旅游、商贸等交换勾当27项,700多名台湾代表介入。 连年来,跟着沙台两地人...
-
“90后”台湾青年推出新书讲述历史与寻亲故事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张晓曦)“90后”台湾青年张遇(本名张毓中)写作的《黄土家属》新书宣布会6日在北京进行。该书以张遇祖父张文学从河南辗转至台湾、再从台湾返回大陆寻亲的故事为主线,追溯家属三代汗青,记录了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1994年出生于...
-
“我在大陆·天气晴”:台湾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泉州行
中新网泉州12月6日电 (吴冠标)6日,“我在大陆·气候晴”勾当在福建泉州举行,十余位台湾青年自媒体创作者走进泉州这座“世遗之城”,用笔触和镜头记录古城风物,感觉泉州魅力。 当天,台湾青年们首站踏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旅行新版《闽台缘》主题展览、...
-
福建漳州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揭牌
中新社漳州12月5日电 (叶秋云)5日,和善县迁台影象展示中心揭牌典礼在福建漳州和善县埔坪村进行。 作为福建省的重点侨乡和重要的台胞祖籍地之一,和善县与台湾地域血脉相连、渊源深挚。这里拥有浩瀚涉台文物掩护单元,同时也是浩瀚台湾绅士志士的祖籍地址...
-
台胞在杭州良渚任双语讲解员 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
克日,在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内,来自中国台湾的双语讲授员张文宁正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旅客们报告良渚遗址上的故事。 “良渚”意即“瑰丽的水中之洲”。良渚遗址,1936年初次被发明。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乐成列入《天下遗产名录》。 张文宁...
-
两岸清华师生在梅园共同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中新社台北12月4日电 (记者 路梅)大陆高校师生赴台会见团4日前去新竹清华大学交换参访,两岸清华师生还共赴新竹清华校园内的梅园,拜谒、惦记老校长梅贻琦。 “本日,一进新竹清华的校门我就知道本身是回家了,领会到了‘人世团圆乐,身外总云轻’的感动和...
-
作家琼瑶去世
新华社台北12月4日电(记者陈君、谈昦玄)知名作家琼瑶4日在台湾新北淡水家中归天,享年86岁。 据琼瑶儿子先容,琼瑶留有遗书,秘书当天午时回家查察发明琼瑶轻生,当即拨打施舍电话。新北警消证实,作家琼瑶当全国午在淡水区住家轻存亡亡,救护职员发明时...
-
台湾知名音乐人刘家昌病逝
中新社台北12月4日电 据中时消息网、连系消息网等台媒3日晚间动静,“华语风行音乐教父”、台湾资深音乐人刘家昌2日因癌症病逝。 刘家昌1941年出生于哈尔滨市,童年随家人移居韩国,之后去往台湾,就读台湾政治大学时代辍学从事音乐奇迹。1970年,刘家昌谱...
-
台湾诗人姚时晴:我从宋词中寻找灵感
曾经,影戏和文学是台湾墨客姚时晴相识上海的前言,这次终于亲身踏上这片土地,她感想很欢快,“张爱玲是我蛮喜好的一个作家,她在上海那段时刻,写出的作品很出色。以是我就写了一首关于张爱玲的诗,送给上海。” 11月30日至12月4日,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
-
“融合发展看江苏”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在南京启动
中新网南京12月3日电(谷华)12月2日,由江苏省台办主办的“融合成长看江苏”两岸媒体连系采访勾当在南京启动,来自两岸的十多家消息媒体记者将通过为期5天的江苏之旅,感觉江苏的成长变革。 作为大陆对台经济交换相助最麋集、成就最厚实的地域之一,台资已...
-
中国2024年“最美的书”揭晓
中新社上海12月2日电 (记者 李姝徵)2024年“最美的书”评比功效2日在上海发表。作为中国图书计划的最高声誉,来自中国8个省市的21家出书单元的25种图书荣膺今年度“最美的书”称谓,并将参加2025年莱比锡书展“天下最美的书”竞赛。 本年的图书“25美”,...
-
四川: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中新网成都12月2日电 (记者 岳依桐)四川省第四次世界文物普查中期推进会12月2日在成都召开,文物普查各项事变正有序推进。 据相识,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是第四次世界文物普查事变的第二阶段,首要使命是以县域为根基单位,实地开展文物观测。制止今朝,四...
-
一场学生课程衍生出的展览 “尔滨·宝藏”让人眼前一亮
中新网哈尔滨12月2日电 (张又元 夏雷)“这个展是我们上学期从一堂课萌生出的一个斗胆设法,没想到我们的教室功课真的能在哈尔滨筹划展览馆落地生根……”12月2日,在哈尔滨筹划展览馆,由哈尔滨家产大学构筑与计划学院门生团队筹谋的“尔滨·宝藏——都市...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亮相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高凯)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宣布官方吉利物形象“巳升升”,这一2025蛇年春晚吉利物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探求计划灵感,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中的“巳”字,憨态可掬优拘古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蛇年春晚...
-
在常来常往中越走越亲(观沧海)
不久前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中汉文化峰会上,两岸高朋以文会友,共论中汉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叹息“中汉文化是两岸最基础的连结”;在2024中华济公函化节上,两岸同胞配合探寻济公踪迹、体悟和合精力,在配合的文化传承中厚植乡情、交情和亲情……面扑面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