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钓鱼台国宾馆是坐落于中国(39°55N 116°19E)东侧的一处古代皇家园林及现代国宾馆建筑群。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国家接待各国元首和重要客人的超星级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于1959年国庆前夕建成,至今已接待130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下榻,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国务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古钓鱼台是北京西郊著名的园林之一,因金章宗皇帝(公元1168年-1208年)在此筑台垂钓而得名,园区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总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湖水面积5万平方米,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钓鱼台国宾馆附近的地标有海军总医院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广播电视塔中央电视台中华世纪坛国家税务总局军事博物馆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港澳办等。
钓鱼台国宾馆坐落在北京西郊阜成门外古钓鱼台风景区,南北长约一 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总面积42万平方米。钓鱼台国宾馆有十几栋楼房,楼房从钓鱼台东门北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钓鱼台国宾馆环境幽雅清宁,楼台亭阁间碧水红花、林木石桥,是中国古典建筑情趣与现代建筑格调的完美融合。
要说历史,北京钓鱼台可以上溯到800年前的金代,当时这里位于京城的西北,名为鱼藻池,水域面积很大,玉渊潭和钓鱼台没有间隔,是金、元皇帝每年游幸之地。金章宗皇帝喜在此处垂钓,因而得名“钓鱼台”。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这里成为明代皇亲的京郊别墅。明代著名文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这样描绘钓鱼台的景观:“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鸟闲,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你看,刘侗将钓鱼台描绘得多美:水上有舟,水心有岛,岛上有榭,还有花鸟,
泉水潺潺,冬夏不竭。这景色美得太“江南园林味”了。明代以后,大清乙酉年(1765年),正值康乾盛世,这里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皇帝专门请人将金元时代的鱼藻池旧址浚治成湖,引来西山之水扩容玉渊潭、钓鱼台之水域,并将水源疏通引至阜成门、西直门的护城河,改善整个京城水系。1774年,乾隆皇帝又决定在钓鱼台行宫大兴土木,营造了多处建筑,如养源斋、同乐宫、清露堂、澄漪亭、望海楼等。乾隆皇帝还为每座亭、台、楼、阁亲笔题写了匾额。于是钓鱼台的清泉碧水可终年曲折迂回于亭台楼阁和翠林茂木石桥之间,钓鱼台行宫显得愈加秀美。
1774年,乾隆皇帝还亲自为钓鱼台西侧瓮门赋诗题匾“钓鱼台”,如今西侧瓮门上壁依然嵌有乾隆书这3个字的石额。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活动发展迅速。中央决定在钓鱼台建一座国宾馆,要建18栋设计风格迥异的现代化接待楼,客房400多套,还要建室内网球场、游泳场、健身房等。还决定要将原有的亭台楼阁古建筑重新修缮,外部保持原有风格,内部改成现代化装修。第18号楼总统套楼是楼群中最重点、最豪华的建筑,其外形是纯中国皇帝宫殿结构,黄色琉璃瓦铺顶,绿色画栋雕梁环绕,楼高3层,处处富丽堂皇、金玉交辉。楼内的总统卧室更是气派,使用的大床和衣橱都用紫檀木精雕而成,落地宫灯分列四周,雍容瑰丽。卧室前的落地大挡屏用红木精雕细刻并配以十余幅山水花鸟画卷,营造出浓浓的中国情调。除总统楼外,其它17栋楼有西方别墅式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有伊斯兰式的,也有东方民族式,但均是现代化建筑,楼下一般是会客室,备有餐厅或会议谈判厅。1959年国庆10周年庆典前夕,钓鱼台国宾馆迎来了首批国宾。钓鱼台国宾馆建成以后,这里的景色大为改观,原钓鱼台行宫和现代化18栋楼连成一片,古今相映、珠联璧合。整个国宾馆古木茂密、碧水潺潺、绿草茵茵、柳堤弯弯、石桥小径通幽,恰似人间仙境。
国宾馆从创建之初,中央有关部门就提出要以钓鱼台国宾馆作为展示中国历代文化的重要场所,国宾馆就竭其所能广泛征集历代有价值之文物,包括明清时期及更早的书画、文物、传统古家具,并不断得到收藏家和当代书画名家以及海外华侨的捐赠,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件文物和书画古玩珍品分别陈列在各栋楼馆内。钓鱼台国宾馆的菜系博采国内八大菜系之长,也广纳世界各国菜肴之精。上至宫廷肴馔谱录,下采民间风味小吃,外及各国元首口味、习俗,构成了钓鱼台国宾馆菜肴的特色风味:“清鲜淡雅,淳和隽永”。上千位曾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对钓鱼台菜肴均报以满意的称赞。不久前,国宾馆的高级厨师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宫廷宴”,品尝过的海内外宾客个个啧啧称奇。
钓鱼台国宾馆坐落在北京西郊古钓鱼台风景区。古钓鱼台昔日为帝王游息的行宫,是北京著名的园林之一,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金章宗皇帝曾在这里建台垂钓,故后是有“皇帝的钓鱼台”之称。元代(公元1271-1368年)初年,宰相廉希宪在这里修建别墅“万柳堂”,成为盛极一时的游览胜地。明代永乐之后,这里是达官贵戚的别墅,许多文人学士游宴赋诗于此。清代乾隆皇帝爱其风光旖旎,定为行宫,营建了养源斋、清露堂、潇碧轩、澄漪亭、望海楼,并亲笔题诗立匾。一九五八年,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并接待应邀来华参加国庆的一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国家决定选古钓鱼台风景区为址,并责成外交部具体组织、
筹划,营建国宾馆,并以其地为名,定名为钓鱼台国宾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十七栋接待楼,其中为体现大小国平等对待,迎合中国当时对外政策不设“一号楼”,为尊重欧洲国家习惯,不设“十三号楼”。为尊重中国传统,以“芳菲苑”替代“十七号楼”称呼,以“八方苑”替代“四号楼”称呼。全园面积为四十二万平方米,全馆总建筑面积十六万五千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积五万平方米。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的庆典前夕,这里迎来首批国宾。此后,国宾馆专门接待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世界知名人士,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金代章宗皇帝(西元1190年至1208年)完颜璟曾在此筑台垂钓,“钓鱼台”因而得名,迄今已有800余年。《日下旧闻考》:“钓鱼台在三里河西里许,乃大金时旧迹也。台下有泉涌出汇为池,其水至冬不竭。”《帝京景物略》:“出府城门南十里,花园村,古花园。其后树,今平畴也。金王郁钓鱼台,台其处,郁前玉渊潭,今池也。有泉地涌出,古今人因之。郁台焉,钓焉,钓鱼台以名。”清朝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将金代鱼藻池旧址滩疏浚成湖,引来香山之水,通至阜成门外护城河,此湖即为“玉渊潭”;乾隆三十九年,敕造钓鱼台,皇帝并题写“钓鱼台”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隆重庆祝建国10周年,接待来华参加国庆的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于1958年选址古钓鱼台风景区,责成外交部组织、筹划、营建国宾馆,并定名为“
”。经一年多努力,于1959年建成17栋接待楼,全部是二层青砖红瓦楼房。各楼从中心湖南侧起始,沿逆时针方向,由“一号楼”编号至“十八号楼”,钓鱼台国宾馆于1959年国庆庆典前夕启用,以后陆续有扩建修葺。钓鱼台国宾馆环境宁静幽雅,楼台亭阁间有绿荫花卉、林木石桥,古典情调与现代建筑和谐结合。
曾在这里组织写作班子起草《二月提纲》。文革时成为中央文革小组的办公地点(14号楼、16号楼),而康生(8号楼)、陈伯达(15号楼)、(先8号楼,后11号楼)、张春桥姚文元(9号楼)、关锋也都集中住在这里,于是它就成了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成员办公、生活二合一的驻地。因为中央文革小组是文革的发源地,并处在运动的领导地位,甚至取代了中央政治局,与国务院、鼎足而三,居于实际的权力核心圈子:政令从此发出,接见上下内外来访者在此进行,幕后交易在此敲定。各派政治势力都穿梭来往、角逐于这里,或联络示好,或冲突交恶。
钓鱼台四周原是涂绿油漆竹竿扎成的篱笆,约略可见里面的房屋树木,1966年改筑了围墙,围墙上安了电网。围墙东面、北面各开一座大门。东面大门里是一座假山;北面大门
里砌了很大一个照壁,遮住行人视线。照壁上涂有红漆,堆出笔势飞动的金字:“为人民服务”。东湖沿岸安装着带毛刺的铁丝网,原本就游人罕至的这里更加幽深。其警卫由中央警卫局一、二处负责。
九大之后,中央文革小组影响渐次淡出,政治运作渐复常轨,这里又成为“”成员集中居住的处所。后来居上的王洪文住16号楼;陈永贵吴桂贤等文革升迁的政治局委员亦曾住在这里。使他们的交往、磨合,除政治利益上的一致外,还增加了地利的方便。因此,钓鱼台就先后成为中央文革小组和“”的代名词,作为地理名词的钓鱼台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符号意义。
1975年由于陈永贵上书请求搬出钓鱼台,搬到东城区交道口四条一个老四合院里。批示:“很好,钓鱼台无鱼可钓。”于是,住在钓鱼台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搬走了。只有直到1976年逝世后,才搬到中南海。
1980年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对社会开放营业。一天住宿费为2000-3000元人民币。根据接待处提供的市场报价,标准间(最便宜)298美元一天/夜,总统套房为3998美元一天/夜。
由中国主办的,旨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北京六方会谈的中美俄朝韩日六方团长会议,也在芳菲苑举行。
二号楼西临钓鱼台中心湖、南面是樱桃园,毗邻18号总统楼,楼内设有团长套、豪华套、普通间及标准客房27套,大、小会见厅、宴会厅和四季厅。该楼既可独自接待各类代表团、旅游团,承办中、小型宴会,又可配合18号总统楼接待大型政府代表团。
三号楼坐落在国宾馆中心位置,北邻俱乐部,周围湖水潺潺,花草林木环抱,环境十分优美。室内设宴会厅、大、小客厅及豪华客房,是一座理想的综合接待楼。
俱乐部位于宾馆的东北部,集康体娱乐与餐饮会议于一体,设有游泳池、健身房、保龄球、台球、网球馆、棋牌室、乒乓球、酒吧、桑拿、美容及大型自助餐、新闻发布会等服务设施。
五号楼位于宾馆园区的北部正中,是很多国事活动的举办场所。五号楼有团长套、豪华套、普通套及标准客房共二十四套,内设会见厅、谈判厅、宴会厅和百人厅。国家领导人经常在此举办国事活动。时任总理向香港特区董建华先生颁发特首证书仪式曾在此举行。
六号楼位于钓鱼台国宾馆的西北角,玉渊潭溪水从楼前流过,透过茂密的树林,一潭碧水隐约可见。
七号楼经过改造后,内饰为欧式风格,团长套、豪华套及标准客房共14套。通过宽敞的宴会厅向外望去是赏心悦目的花园。
八号楼团长套、豪华套、普通套及标准客房共27套,并有大、小会见厅和宴会厅。
九号楼地处宾馆的中心位置,取欧式风格,毗邻芳菲苑,北临中心湖,适合举办各种小型宴会、会议,也是办公和居住的理想别墅。
十号楼有团长套、豪华套、普通套及标准客房共23套,内设大、小会见厅、会堂厅、宴会厅和四季厅,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举办各类中小型宴会的理想场所。
十一号楼有团长套、豪华套、普通套及标准客房26套,并有大、小会见厅和宴会厅。
十二号楼位于宾馆园区南部正中,对望芳菲苑,有总统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标准客房共17间,并设会见厅、谈判厅、宴会厅、四季厅。会见厅绘有刘海粟的巨幅国画《江山多娇》。四季厅宽敞明亮,内有假山、溪流、涌泉、池水、名贵花木。十二号楼曾是的住处,美国总统里根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在此下榻。
十四楼位于钓鱼台东南角,与古建群隔湖相望,毗邻钓鱼台国际会展中心。此楼有宴会厅、谈判厅、豪华客房,是一座综合接待楼。
十五号楼有团长套、豪华套、普通套及标准客房共17套,并有大、小会见厅和宴会厅。“丹若园”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园中之园与十五楼连为一体。“丹若”为石榴别名。因遍植石榴树,故名丹若园。环池曲桥,重亭凉榭,幽径回廊,绿草芳菲,小瀑飞花,金鱼戏水。杜牧石榴诗“五月榴花红似火……”等由名家书法的题匾刻字布于厅内或石上。入夜,灯笼高挂,宫灯闪亮,泛光映射,丝毫不逊白日之佳趣。
举办大型会议、新闻发布会、酒会、宴会,钓鱼台国宾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十八号楼外型为仿明式建筑,位于钓鱼台中央位置,在中心湖北侧。十八号楼有总统套、豪华套及标准客房共25套。内设候宾厅、谈判厅、宴会厅和四季厅。中式总统套房古色古香,仿明式装饰和内设,颇具皇家气派。典雅华贵的古建筑外观气势恢宏。圆明园鎏金铜狮座于大门两侧。楼外处处是中国古园林美景。绝大多数外国元首或首脑均下榻于十八号楼。
清代皇帝的行宫,“养源斋”三字为乾隆皇帝题写。内设会见厅和宴会厅。宴会厅金碧辉煌,厅内悬挂乾隆皇帝的孙子临摹其书法“幽怀托泉石,乐事在桑麻”。养源斋是国家领导人举办重要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毗邻养源斋,古时亦为皇帝行宫,是钓鱼台的院中之院,院内古树参天,翠竹花草掩映朱漆回廊,会见厅、宴会厅、豪华套房和标准客房一应俱全,结合现代装修,别有情趣。
1959年“十一”前夕,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各国政要们,陆续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团,每个代表团入住一栋楼。率领苏联代表团的是赫鲁晓夫。在18号楼的大门前,栽下了象征和平友好的纪念树,那是一棵白皮松树。率领朝鲜代表团的是金日成,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的12号楼。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金日成和中方的接待人员,在楼前栽种了象征中朝永远友好的常青松树。胡志明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的11号楼,在12号楼的西北侧。齐奥塞斯库率领的罗马尼亚代表团住在8号楼。其他如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的代表团也都在各自住的楼前栽树纪念。
自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彭真等中共中央的领袖有时也到钓鱼台国宾馆召集会议或临时小住。毛主席每次来钓鱼台国宾馆开会或小住,都是在12号楼。但是他在12号楼留宿时,从来都不住二层的最高级的贵宾大卧室,而总是住在一层的贵宾随员住的套间。这种套间只有一个很小的厅,一个浴室,一个卧室。周总理习惯住5号楼,他不仅在此休息、小住、办公,还在此接见外宾,处理许多涉外事宜。到钓鱼台国宾馆,一般住在11号楼。彭线号楼。
钓鱼台国宾馆隶属中国外交部,院内绿草如茵,湖水清清,散落着十六栋接待楼和一个古建筑群,客房有四百多套,有“东方第一馆”美誉。如今,中国的朋友遍天下,钓鱼台的客人“全球化”。2006年8月23日,钓鱼台迎来第一千位外国政要,仅仅一年多,又增加二百余位。发生在此的一些“经典”事件,可圈可点;更有数不清的趣闻轶事,广为流传。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进行历史性的“破冰之旅”,他同主席、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下榻之处便是钓鱼台18号楼。宴会之上,尼克松展示了他练习半年多的“筷子功”。此前,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其“铺路”时,住在不远处的6号楼。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入住钓鱼台12号楼。她从这里去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在大会堂前的台阶上跌了一跤。上世纪80年代,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前途问题谈判,以及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也是在钓鱼台进行的。1999年12月,国家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最后一次以俄罗斯总统身份访华的叶利钦,两人一起在园中散步,留下许多难得一见的轻松画面。此前的1992年,中韩双方经过谈判,在17号楼芳菲苑签署了建交公报。从2003年8月开始,世人瞩目的六方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历经波折,终于在2007年实现突破,通过“二·一三”共同文件;2007年10月3日晚,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又发表《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对于六方会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主席和总理高度关注,常在第一时间听取中方官员的汇报。
众多的宾馆楼中,以12号、18号楼最突出,因为这是专门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领袖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便是住在18号楼,而12号楼,也曾于此下榻。因此,这幢楼被人们戏称为“元首楼”。
钓鱼台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金代皇帝曾在此筑台垂钓,清朝乾隆皇帝尤为喜爱。新中国成立后,钓鱼台的用途发生很大改变,从皇帝行宫变成来访国家领导人的下榻寓所。钓鱼台不仅接待各国高级官员,还常被用做各类论坛和会谈的场所。
按照中国人的文化特点,钓鱼台的每栋建筑都应有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名字,然而每座别墅楼都是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一共排了18号,显得缺少才情,感觉完全不像中国风格。为尊重外国习惯,没有1号和13号楼编号;而为尊重中国传统,以“芳菲苑”替代“十七号楼”,以“八方苑”替代“四号楼”。不说名字,只说几号楼客人,数字给人的神秘感和中国外交的神秘感是一脉相承的。
钓鱼台是中国秘密外交活动的见证,其中14号楼便是韩中建交的温室。1992年5月,韩国外交人员分几组经由第三国秘密来到中国,在钓鱼台国宾馆14号楼拉开韩中建交序幕。之后不到3个月,两国外长在17号楼芳菲苑签署了建交公报。芳菲苑中有个非常大的宴会厅。据工作人员说,这里有无数对话空间,可以坐着谈话,站着谈话,甚至可在洗手间谈。举世瞩目的六方会谈便是在这里举行的。
钓鱼台已接待了900余位国家首脑,其中600余位下榻18号楼,那里珍藏着中国外交的众多逸事。6号楼则翻开中国外交新篇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便是在那里就尼克松访华与中方磋商。
中国有鲁、粤、川和淮扬四大菜系,而吃过钓鱼台美食的人都说中国有五大菜系。钓鱼台美食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低脂肪、低胆固醇、低卡路里和高蛋白质,与传统中国食品较油腻不同,非常清淡,是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