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娱乐新闻 2019-11-12196未知admin

  绿萝无处不在,摇曳如大树巨人的须发。鲜嫩的绿苔爬满树干,宛如大树巨人翠绿的肌肤。高大的板根如巨人腿上暴涨的青筋,将地面分割成无数小隔间。台风刮倒的大树凌空跨过山涧,成为野生动物通行的天然桥梁。

  要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就不能不谈天然林保护工程。海南热带雨林正是我国众多被妥善保护的天然林的缩影。

  自古以来,我们所用的木材绝大部分取自天然林。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支援基础建设,国家在东北、西南等林木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了大量林场。数十年来,全国累计采伐天然林木材约110亿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导致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以海南热带雨林为例,建国初期,海南岛拥有热带天然林1800万亩。1958年,为满足国家建设对木材的需求,海南相继建立16个森工采伐企业,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质木材。至1979年,海南天然林锐减至570万亩,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停止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的采伐,有计划地对东北地区的天然林实行禁伐和限伐,同时采取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等手段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并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海南等12个省(区、市)开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试点。包括尖峰岭在内的海南省4个林区、7个森工林场共计688.5万亩林区被纳入天保工程范围。

  1998年天保工程启动以来,海南尖峰岭原生态热带雨林得到妥善保护。图为尖峰岭林区护林员在巡山中用手机报告林情。 黄俊毅 摄

  2000 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天然林保护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也称为“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规划年限为11年,实施范围包括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3个森工局。

  2010年,为巩固工程一期实施成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时限为2011年至2020年。在延续一期范围的基础上,二期工程增加了丹江口库区的11个县(市、区)。

  2014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开展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2016年我国全面停止全国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在福建、广西等6省区开展集体林区天然林停伐试点。

  “重点国有林区停伐宣告了100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已结束,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新阶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树铭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天保工程从1998年启动试点至今20年来,国家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工程区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95亿亩,中幼龄林抚育任务2.19亿亩,19.44亿亩天然乔木林得以休养生息。

  尖峰岭林业局南崖林场54岁的护林员刘大业挎着小水壶,手提小砍刀,巡护在密林里。山风吹过,苏铁叶子沙沙作响,一条山蚂蟥悄悄爬到他的裤腿上。刘大业将蚂蟥抓下来,顺手扔进腰间小盐袋里。“不用盐,蚂蟥会爬出来。”刘大业解释道。

  如今海南天然雨林已全部列为禁伐区,由像刘大业这样的护林员日夜精心守护着。让他们欣慰的是,海南天保区内林地面积从2000年的591.16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683.7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87.38%增加到2018年的98.16%,森林蓄积量从2000年的4458万立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7090.4万立方米。一些曾经濒临灭绝的物种,在海南热带雨林中正逐步恢复种群。比如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珍稀的四大类人猿之一,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1980年海南黑冠长臂猿只剩7只,目前已经发展到4群29只。

  “全面停伐以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内黑熊、野猪、狍子、野鹿,以及猞猁、豹猫等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最近5年来,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区域内的各林业局共监测到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活动记录500余次。”黑龙江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旭东说。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与第七次(2003-2008年)数据相比,全国天然林面积增加了3225万亩,天然林蓄积增加了8.94 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天然林面积、蓄积分别占总增量的 88%和61%。

  环境监测数据也显示,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年至2010年短短10年间,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了1312.39平方公里,黄河含沙量每立方米减少1.92公斤。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年来,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成效卓著,林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也凸显出来。

  首要问题是生态保护与林区群众发展经济的关系如何平衡。古话说:靠山吃山。以前林区居民世世代代砍树卖钱,现在全部封禁保护,生活如何保障和改善?

  国家林草局的办法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改卖木材为卖生态,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用手机扫扫罐身上的二维码,就能查到产地是海南霸王岭。霸王岭空气负离子浓度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我们在早上负氧离子最高时采集空气装罐。”海南蓝天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威威举着罐装空气对记者说。

  据了解,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后,海南全省11个森工企业已而发展多种经营收入。林区已形成小水电、经济林种植、森林旅游、林果采集、林下种养等多元化产业结构。目前林区旅游年收入已达1295万元。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近8万人,仅景区门票收入就达225.7万元。

  前不久,龙江森工集团桦南局14万枚紫苏鸡蛋成功销往万里之外的新疆。紫苏产业是桦南局种植结构调整的主力品种。目前,该局紫苏种植基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0万亩。从2015年至今,桦南紫苏产业已从单一的冷榨紫苏油发展到现在的9大类、80余种产品,真正叫响了“紫苏之乡”的美誉。

  四川省攀枝花市普威林业局白凹林区以前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山,1998年天保工程启动后,林业工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如今这里已成为大片森林。 黄俊毅 摄

  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实施,各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优化,特色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了从依靠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和依托林区资源综合发展的转变,一二三产业比由2003年的86:3:11调整为2017年的37:28:35,林区造血功能明显增强。职工就业从过去采伐、运输、加工等岗位转向管护、造林、抚育、种苗、林下经济、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多种经营开发等多元化就业岗位。

  天保工程有力地支持了国家扶贫攻坚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长江、黄河流域天保工程区通过森林管护、营造林生产等项目带动数十万林农就近就业。龙江森工集团旗下的森林游、冰雪游、湿地游、康养游引来天南海北无数游人,旗下的森林食品集团在全国各地建起“黑森”品牌旗舰店,龙江森工林区人不卖木材卖生态,依旧靠山吃山,日子越过越红火。

  主办:绿色中国杂志社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 北京华夏明珠网络电视技术有限公司不良信息举报:12377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