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影视化,突破“智子”封锁(3)
“三体”IP,不能只算经济账
杨磊此前对媒体的采访中,讲了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个是接受邀请后,犹豫不决的杨磊想和合伙人陆贝珂商量,结果后者喊着答复他:“你快接啊!你人生中可以不接任何项目,但就是《三体》不行。如果这辈子能和《三体》有一次重合,简直就是最美妙的事情!”
另一个是筹备阶段,主创们准备去全国各大物理研究所“上课”,一开始因为保密没说是什么项目而纷纷遭拒,结果杨磊决定“解密”,进而敲开了所有研究所的大门。
这是“三体”IP价值的体现,从科研人员,到影视从业者再到诸多读者,对“三体”的情绪都堪称“狂热”。
IP改编的难度,也恰恰是因为这种“狂热”。这是夹杂着来源于这部雨果奖作品的民族自豪感、作品本身极富想象力的宏大叙事和此前多年开发迟迟无果之后,累积下来的一种极其复杂的期待情绪。
在《三体》动画版折戟沉沙之后,已经有声音质疑:是否真的存在让市场满意的“三体”IP改编?
剧版证明了“是有的”,但这种证明有代价。主要问题也是所有影视改编必然面对的,就是在影视观众和书迷之间做选择。
一方面,从《三体》原著内容来看,制作一部完全大众娱乐化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三体”的影响力是超出其读者基本盘的,甚至改编本身获得的审视是全民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剧版的受众辐射范围,但也让改编在原创尺度上的压力更大。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剧版《三体》已经尽最大可能吸引了广义上的原著粉,那么是否意味着,“三体”IP基本盘对影视化内容的加持,也就仅限于此?